四、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的路径与方向
(一)新闻直播:省级地面频道的真正联动
节目交换、资源共享是现有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主要形式,但合作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从竞争格局来看,央视以十几个频道就能占据全国收视份额的三分之一,其占有全国性资源的竞争力可见一斑,而省级卫视的竞争力靠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来维持。与上述两者不同,从现有成功案例来看,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新闻(民生新闻)和新闻类的节目上。从竞争格局来看,从央视的收视市场分割地方收视是各个省级地面卫视发展的方向,切入点为综艺节目;而对省级地面频道而言,与央视形成竞争,从新闻切入,这样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在全球化、市场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新闻即便是民生新闻都具有跨区域的属性;通讯技术可以按预期发展,现场连线报道的成本会下降。新闻直播、连线播出的形式将成为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重要方向。可以想象的是,一条新闻如食品安全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生产安全问题、入学问题等,一旦进行多地连线报道,其新闻冲击力可想而知。就算纯粹具有本地属性的新闻,如果能够进行跨区域类比式的连线直播,其新闻传播效果将会大大增强。
新闻直播、连线式的合作具有“去中心化”的概念,既往的电视新闻采制的合作具有单一媒体的主导性,比如央视主导或者新闻事发地主导,而新闻直播、连线式的合作则更多体现的是平等的合作,合作所产生的新闻资源会产生叠加价值,为参与者共享。“去中心化”的合作方式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经常性的合作机制,各省级地面频道在现有资源配置不变、成本不额外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新闻价值的增值。
(二)舆论共振:省级地面频道合作新型空间
近年来,电视评论成为电视新闻新的增长点,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电视评论栏目,新闻时评、专家点评、电视辩论等,形式多样,从电视评论的属性来看,媒介较为看重的是电视评论观点的“组织属性”。梁建增认为,“央视新闻评论员是央视新闻传播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他们要站在国家电视台的立场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发表的不是专家学者的一家之言,而是代表国家电视台的声音。”说明新闻评论对舆论的代表与引导,但从舆论的另一个属性来看,舆论就是公意,就是众人之论。电视评论对于事件的评点、诠释纯粹从本台立场来进行,至少是不完整的,还有可能影响到新闻的“平衡性”准则。
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以及舆论的固有属性给省级地面频道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空间。2008年,在“全国民生新闻协作体”年会上,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提议,创办一个新闻评论节目,在北京设立演播室,由著名时事评论员曹景行等主持,周一到周五制作播出,有12家频道同意,但最终没有施行。对于同样一个政策,各地在各自的立场下如何进行解读,将这些差异化甚至相左的意见全面地提供给受众,能够帮助受众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真正内涵。另外一个角度是,对于某些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省级地面频道更可进行新闻评论的互动,最终形成舆论共振,促进社会舆论场的产生与发酵,促使事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三)区域化合作:省级地面频道的常态互动
对于省级地面频道而言,立足区域,凝聚传媒竞争力是省级地面频道可行的操作方式。首先,区域的划分都是依托一定的基础。在经济上,区域内省市经济互补性比较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资源、信息流动比较频繁;在文化习惯上,区域内省市文化习俗比较接近,对于大众传播的形式内容有着相近的接受习惯。这都奠定了区域化合作的基础。其次,区域化合作是省级地面频道面对央视、卫视、地市台竞争时的新空间的拓展,既不会像央视模式那样宏观解读,也不会局限在地市台的微观诠释,更能够避免卫视传播的行政主导。最后,省级地面频道的区域化合作的成本非常有限,且有现实的政策支撑,施行起来较为容易。
从现有成熟的区域经济区发展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媒介区域化传播已经成为常态,但在新的区域经济综合区如中部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相应的媒介合作还没有展开。立足区域化发展,将是摆脱省级地面频道收视对于省会城市的依赖,提升传媒形象与传媒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四)经营合作:省级地面频道整合营销
省级地面频道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缺乏全国性的播出平台。出于同样的原因,央视和地方卫视更受具有实力的广告主的青睐。从现有案例来看,地面电视台的整合营销具有可行性。早在2004年,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经视频道的《第一时间》、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和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城市新闻》这四个地面频道新闻栏目组成“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推出“华东全垒打”工程。这意味着,四个栏目将联合起来推出特约栏目播映权的联合招标活动。同样在2004年,湖北微波频道宣布加入安徽影视频道、浙江科教频道、湖南经视频道和山东齐鲁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媒介金牛工程”,五大频道还推出了黄金栏目联合冠名招标标的,最终江西仁和药业以2000万元的价格夺得标的。事实证明,播出平台的整合能够吸引更具实力的广告主,媒介品牌、媒介资源在整合的平台上得以充分的利用。
省级地面频道整合营销的施行,必须以明晰的权益作为合作前提。客观而言,频道的影响力与收视率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这就为整合营销后如何分配收益提出了难题。客观评估收视率与影响力,明晰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是合作的前提,也是合作持续的保障。
(五)资本合作:建立责权利一体的公司制度
资本合作是跨区域合作的必然路径,在目前的制度条件下,探索由资本连接的公司制度,将是提高效率、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最大化的最优形式。
资本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探索以优质节目为资本的合作平台,进行制度创新试点。从理论上,合作可以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经济收益,同时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调研现实来看,掌握优质节目和优质资源的省级都市频道,往往难以将优质资源投入到合作中,因为其本身承担着政治与经济双重任务,无法承担不确定的合作风险。就此,课题组建议尝试局部制度创新(此种创新面临的风险较小),同时完成制度创新的试点任务。例如,区域性的两个省级地面频道,可以尝试在屏幕之外的资源合作中,进行公司制合作,大量的区域性大中型演艺活动、企业营销、组织活动均可以利用频道媒体资源集聚,再由市场化的公司进行运营与经营。
(六)搭建技术创新的跨媒体平台
地面电视频道跨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当代新媒体技术,音视频和文本多种媒介资源可适应不同的屏幕形式,真正形成媒介消费的立体网络。
目前,借助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是跨媒体合作的可行路径。通过资本联系起来的跨媒体平台,将是一个统一技术标准的网络平台,由合作方规范视频类、音频类和文本文件的技术标准。在媒资管理上,采用网络计算技术的海量媒资管理方法,而非传统的媒资分类方法进行存储,为未来合作的海量存储做好准备。在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合作方的全媒体记者可进行充分的新闻资源共享。
跨媒体平台的技术统一是合作的基础,重要的是据全媒体而开展的节目流程再造。以新闻生产为例,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促生了新的分工。记者的信息采集可以采用多种或者一种融合媒介的技术,而后期制作、传输流程的分工则更加细化和多样化。一名记者不再配备一个制作而是多个制作工作/工种。跨区域、跨媒体合作,要求合作者在后期编辑、产品制作、产品包装上配备专门的团队,以适应跨区域的信息沟通和信息本地化。
在其他视频内容方面,除新闻以外,应针对不同的屏幕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这些产品均可以在内部的信息平台上共享,生产的激励机制可采用与经营挂钩的绩效管理机制,如果不实行资本合作下的绩效管理,难以实现有效的跨区域、跨媒体合作。
总之,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的探索自新闻类节目开始,未来将逐步扩展到多种节目层次;自电视新闻合作开始,未来将逐步扩展到跨媒体、多媒体的层次;自节目的初级合作开始,未来将逐步扩展到资本合作。这三个维度上的发展,是跨区域合作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竞争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入跨区域市场,选择合适的制度创新方式,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决定未来自我发展程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