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陈思霈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闭幕,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这是理论转型下党报指导思想的新特征。以宣传党的政策为己任的党报,也应当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话语方式,深入解读政策,有效进行传播。用多元化的视角,生动具体地解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理论热点,体现和谐文化这一党报指导思想的新特征。
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达58年的执政实践中,呈现了阶段性变化规律,这种规律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执政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调整领导和执政方式,及时制定符合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纲领,将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要适应党执政的规律,党报的指导思想也要在党的职能转变中确立其历史定位。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逐步认识和概括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从总体上看,党报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起点,标志着“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1]从1949年到1956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党报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为这一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结合共和国建立后的新国情、党情和报情,初步确立党报的指导思想是:发扬党报优良传统,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报的三大作用,坚持党性原则,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忠实于党的总路线、总方针,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新中国成立最初七年的党报指导思想和新闻实践表明,党报的新闻与宣传取得了初步胜利。然而,从执政党严格治政角度看,这七年的经济报道,还有不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尽管党和毛泽东同志已经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对党的新闻事业实现这一战略转移也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但七年中新闻媒介以政治斗争为重要报道内容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2]新闻宣传工作重心的真正转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实现,这同党的指导思想、党报指导思想及新闻政策的偏误有直接关系。同时与以后党的新闻事业曲折发展并步入歧途也有关联。
第二阶段是1957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是党报指导思想发展的曲折过程。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认为,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基本确立,国内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物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物质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状况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不是靠阶级斗争,而是要靠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在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被否定。从此一直到“文革”十年,党的思想路线指导方针偏离了经济建设主战场,转而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党报的指导思想也经历了18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从1957年开始,毛泽东同志提出“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开始成为中国新闻学的立论之本,成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由此带来的1958年恶性膨胀的“假、大、空”浮夸风和“文革”期间恶劣的报道作风,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灾难。
第三阶段是1977年以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党报指导思想。粉碎“四人帮”后,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为了总结党取得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党的十二大于1982年9月召开,会议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此,作为执政党,党在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上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重新把党的执政方略放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来。197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召开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新闻工作的主题如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此次会议标志着党的历史上第三次新闻改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