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19701500000027

第27章 我国传媒(广播电视)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3)

第三,加强教育培训的需求研究,做到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着供需之间的矛盾。内容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总是很难达到高度一致,这是继续教育工作很难令人满意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需求预测,确定重点领域,明确目标和任务。要认真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解决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学科综合、科研项目和人才汇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提高素质和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

继续教育的需求多种多样。继续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需要分门别类地施行继续教育。可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建立用人单位、继续教育内容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联动机制,使得供需双方及时了解供需动态和供需变化,及时沟通与商榷,从而科学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继续教育计划,也可设立或鼓励信息中介机构加入到信息的采集和反馈中去。

第四,完善和落实专门经费和时间投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保障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完成。

继续教育工作需要足够的经费和时间投入,需要良好的硬软件条件。继续教育经费要实行国家、省和地市县三级统筹,国家、省和地市县各按一定比例筹集和使用,以保障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单位、个人共同出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投入,中央财政继续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继续教育工作经费。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事业单位可参照企业相关规定,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在重大项目中拿出一定份额的项目经费用于培训人才,使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可见,对于继续教育费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一些必要的规定。行业各部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相关收费制度,加大继续教育投入,改善继续教育条件,以尽可能满足行业日常的和紧缺的需求。

要使继续教育证书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职业资格证书挂起钩来,以加大继续教育证书的效力,提高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出台政策和法律规范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度,同时对继续教育的时间和任务提出硬性要求,使员工能够挤出所需的最少培训时间用于继续教育。根据调查结果,一般认为,年中是培训的最好时间。因此,继续教育工作者应当搞好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规划。

第五,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建设。

目前可操作性最强的继续教育方式是以省为单位,整合全省教育资源,并与高校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培训关系。用人单位可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内部员工培训、自学和单位集中培训相结合,实力雄厚的用人单位还可设立培训学校,对外招生,以教养教等。要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大力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创造和拉动继续教育需求,以推动用人单位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要开拓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用人单位对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和省两级示范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带动施教机构整体质量提升;要建立数字化的互动性的培训平台,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以尽可能减少继续教育成本;要分级分类进行培训,等等。

采编、播音主持、制片、编导和策划创意方面的人才相对较为急需。基本技能的培训,如摄像、编导,以及对非电视专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最为普遍。一般的,采编需要1-2天的培训;工程技术专业需要1-6月的培训。调查中,许多人不赞成10天以内的培训;而以1月的培训时间为宜,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大约要各占一半的时间。省级和市级,市级与县级彼此的需要皆有不同,所以要考虑分层分级培训。不同的地域需求也会不同,可考虑分地区、分地域进行轮流培训。要区分不同情况,合理编班。总之,培训人员、场地、时间、经费、内容、受训对象、培训方式等的选择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在采、编、录、播等方面要与国际接轨。一方面,积极开展国内外优秀电视栏目和节目研究;另一方面,加强继续教育国际培训与交流活动,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培训,为节目创新、栏目创新不断提供智力支持。

要落实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的政策规定,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兼职为主、兼专结合的原则,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培训机构和示范培训基地,建设继续教育队伍。争取并创造条件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师资共享。

总之,要能“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研讨、进修、自修、案例教学、技术考察、咨询服务、对口培训、特殊培养等多种培训形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对重要、特殊和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可以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培养。大力推广网络继续教育,开发网络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5.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和激励体系,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和良性运转

教育部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评估、督导和激励体系,从职责划分、责任承担、晋升考核、岗位聘用、经费划拨、奖惩制度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以切实保障培训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首先,要研究制定对继续教育机构、师资和对象的评估标准。通过规范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来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施教机构,支持他们做大做强,并提高师资水平,以及行业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考核、督导和激励机制。要依法实行职业准入制度,要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岗位聘用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有硬性的任务要求;要有教材、辅导、考核等系统化的考评体系;应当将继续教育成绩和岗位聘任、待遇等挂钩。

最后,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各级人事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检查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继续教育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继续教育机构的信用情况。要求继续教育机构如实向社会公告其培训科目、培训教师、培训地点、收费项目和标准及设施等情况,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秩序。尤其对继续教育活动中乱办班、乱收费,或者擅自提高收费盈利,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负担的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保障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持续的推进”。

毋庸讳言,为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和良性运转,做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公共服务和示范培训等工作也是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且需要针对性强的对策和实施建议。事物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任何具体的对策和实施建议,都要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我们反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教条主义做法。当然,这里所总结的各种策略和建议,难免挂一漏万,更多的策略和建议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形成。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