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介形态,在社会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一环,在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广播电视,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级广电媒体机构组成。广电总局、各省广电局和地市广电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作用是确立行业标准、制定和执行行业规章,实行行业监督。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有部分地方的广电局统一归属到大文化局内,对广电进行专业指导和管理。
各级广电媒体机构主要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传输机构。我国的电台、电视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它们一方面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路线,履行“事业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它们也是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单位。自从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来,国家财政对电台、电视台的财政性拨款,在这些单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取消了行政拨款,其收入主要或者是完全地依靠经营性收入。截止到2006年,广播电视收入达到1099.12亿元。其中广告收入占据主导地位,达到527.35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广播电视承担起了最主要的文化娱乐、信息资讯提供者的重要职能。新闻、综艺、电视剧等各种形式的节目内容,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新的数字技术的推出,对广播电视的产业升级和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总结多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开始加快,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融合趋势正在加快显现。移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直播卫星技术的加入,使广电和电信在业务层面的相互进入也成为了现实。截至2006年,数字电视新业务收入5.23亿元,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事业发展、产业升级、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发展,推动广电行业在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方面也开始投入更大的关注度。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编制了《广播影视“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同时,广电总局还颁布实施了广电行业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具体办法,加速了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化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行业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建设。
一、行业管理模式及特征
我国广播电视从1958年成立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算起,至今已经有整整50年的发展历史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电视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在之后的十年内陆续确定下来。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发[1983]37号),批准了实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确立了四级办台、四级管理的新体制。1997年国务院令颁布施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授予广电行政部门设立和管理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责和权限,确立了现行广电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地位。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92号),确认国家广电总局为国务院主管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直属机构,赋予指导宣传工作、规划事业发展、审批播出机构、监管视听节目、管理科技外事、领导中央三台等八项主要职责。上述文件和法规,从根本上确立和规定了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合法地位。
1980年代确立的这种管理和发展模式,形成此后广电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管办合一
同西方国家如美国FCC或者英国offcom主要负责行业监管和标准制定不同的是,我国各级广电主管部门和广电媒体机构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在很多地方甚至是合二为一的。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的出台,为的是解决广电发展之初缺乏资金的问题,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进行投资建设。又由于从行政序列关系上来说,地方各级广电主管部门是从属于相应一级地方政府的,广电媒体机构在专业上接受当地广电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政治上接受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虽然各级广电局作为一级政府部门对广电媒体机构只负有专业指导的责任和权力,但是由于最早的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是地方政府,因此在很多地方的广电局同广电媒体机构是合二为一的。广电主管部门成为身兼“教练”和“运动员”两种角色于一身的单位。由于1990年代改革之后,至今几乎所有的广电媒体机构都已经成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很少的事业拨款之外,几乎全部的人员工资和设备费用、运行费用都依靠广告等经营性收入来维持,所以作为政府部门的广电局同时也就变相地成为了某种市场竞争的主体。
一级广电主管部门是一级政府的从属机构,而各级地方政府又是广电媒体机构的最初出资建设者,广电行业现在又在事实上成为了财务上独立的市场主体,这些特征体现在广电媒体机构的管理上,就是级别分明,但又相互独立。上一级的广电主管部门对下一级的广电主管部门和广电媒体机构有专业指导和规范的权力,但是无法完全贯彻。至于其他没有实现管办合一的地方,广电管理部门由于在经济上需要广电媒体机构的支持,后者需要向前者缴纳数额不等的财政经费,前者也因此和后者具有了同一经济利益。这又产生如下一些问题:首先,事实上具有独立市场主体性质的广电媒体机构无法完全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人、财、物的操作。这种现象越是在行政级别较低、市场规模不大的地方越是明显。
其次,专业管理和市场竞争都无法充分展开,或者难以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由于牵涉到地方利益,专业标准无法完全统一,理应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广电主管部门,由于具有和广电传媒统一的利益,因此也存在先抢占市场而不愿意进行行业标准统一或者规范市场的短期行为趋向。
例如,在数字电视和新媒体的推广过程中,广电和信产有各自力推的技术规范,相互之间在确立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出于利益考虑而互不相让,大大延缓了技术标准的确立和市场的开发。但是与这种现象同时存在的,是在广电行业内部,也存在着由于条块分割而产生的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例如早在2003年,广电总局就确立该年份为数字化发展年,并制定了有线数字平台推广和转换的整体目标。但是到了2007年,全国范围内有线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也只是60个城市,2500万户。而在这2500万户中间,由于投资主体的分化和管理上的分割,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我国广电行业管办合一的特征,并不是整体上的管办合一,而是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大分散、小集中,无论是管理还是市场,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画地为牢、力量分散的特征。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1985年国家在统计分类中,第一次把广播电视列入第三产业。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定》中将广播电视明确为第三产业。1996年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的讲话中指出:“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从1990年代开始,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整个新闻传播行业都开始大规模地走向市场。从行政归属上,我国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属于国有性质的事业单位,因此经费都由国家专门划拨。但是随着政策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广告收入的增加,专门由政府划拨的行政事业性经费逐年减少,而由广电单位通过广告经营而得的收入逐渐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全部的经费来源。
虽然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广播曾经出现过低潮,一些地方的广播电台的经费仍然需要依靠行政性划拨,而另外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广告市场的不发达同样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而非完全自筹经费,但即使如此,在管办合一的体制之下,这些不足的经费,仍然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因此,对于很多地方广电行业来说,同一级的广电主管部门的一部分经费来源,是通过提留电视台和广播台经营性收入的5%-30%来实现的。原来设备采购、对外宣传以及人员培训等事业性投入的经费来源,从纯粹的行政拨款,变成了由市场经营来实现。
然而广电行业的事业单位性质至今没有变化。报纸、出版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很多报社和出版机构,已经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性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市场规律的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行政束缚大大放松。但由于广播电视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扮演的党和政府的宣传员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与报业和出版业不同的是,虽然市场化经营已经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广电行业,至今仍然是从属于事业单位序列。这导致了很多连带效应。首当其冲的是经营受到了限制。
1992年国务院明确广电行业属于第三产业,这其实是对其市场经营主体地位的肯定。而多年以来,广播电视已经确立了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以及深度开发,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广电所在的文化市场,一方面对于优秀节目内容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面对国际传媒巨头的觊觎以及文化产业链对中国市场的渗透,还有我国国内增长迅速的广电行业和信息产业导致的激烈竞争,传统的广电行业开始了以资本为纽带进行新一轮的市场拓展。
中国广电行业发展时间短,成立之初由各级政府投资导致的市场分割严重、先天不足,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能力低下,节目内容质量长期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单一依靠广告盈利的模式也导致广电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文化产品高附加值的特征无法发挥。而要开发这些新的增长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产业链整合,这需要大量具有专门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职业经理人,而这同样也是广电行业多年以来没有储备的人才之一。
二、市场竞争环境对人员管理体制的冲击
(一)广电行业人事管理体制遭遇的问题
1.行业规模扩张带来人员规模扩张
广电行业长期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造成人员在“身份”上千差万别。广电局正式在编人员,属于公务员序列,电台电视台正式在编人员则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焦作市广电局,在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主动申请整体转换为事业单位编制,而不再属于政府行政序列。所以,仅“正式编制”人员一块,各地各部门的差别就非常大。而广电行业在将近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83倍和8.97倍;开办公共广播节目2477套、公共电视节目1283套(不包括县级电视节目套数),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16.62倍和32.08倍;付费电视138套,付费广播17套。2007年全国共制作广播节目633.25万小时,电视节目255.33万小时,分别比1984年增长了26.41倍和90.85倍。全年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1127.24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1454.67万小时。这么多的播出机构,如此庞大的节目播出量,背后是一支庞大的采编播队伍。
由于我国政策规定,广电播出机构所播出的节目中,引进节目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在播出比例上也不能超过30%,所以作为播出机构的广电机构的制作能力和节目生产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在欧美等广电行业发展时间比较长,发展程度比较成熟的地方,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传输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有专业的企业公司提供服务。仅电视节目内容而言,电视节目内容集成商从市场中专门从事内容生产的公司收购大量的节目,再集中地销售给播出机构,这种“电视辛迪加模式”早已成为西方广电市场的基本模式。其好处是一方面促进节目创新,另一方面电视台无需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一支庞大的节目制作队伍,而可以集中精力办精品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