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著作
尹韵公:《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陈崇山主编:《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刘习良:《冷热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陈富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广播电视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昝廷全主编:《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秦晖:《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彭宗超等:《听证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薛晓源等主编:《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杨雪东:《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郑保卫主编:《冲突与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张洁等:《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调查十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国良主编:《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何建华著:《分配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范敬宜、李彬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梁晓涛:《震撼——媒体回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李启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美]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J.赫伯特·阿尔休尔著:《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约翰·基恩著:《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吉林出版社,2000年版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著:《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的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陈芒·马特拉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约翰·基恩著:《媒体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士军等译,2003年版
[美]凯瑟琳·霍尔·贾米森等:《影响力的互动》,洪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与穷民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英]约翰·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赛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英]H.K.科尔巴奇著:《政策》,张毅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布莱·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段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寻找政治》,洪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英]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日]大前研一著:《M型社会》,刘锦秀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中文期刊
程世寿:《湖北农村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张国良:《中国大众传媒议题设置功能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
孙正一:《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新闻记者》,2003年第12期
喻国明等:《面对重大事件时的传播渠道选择:有关“非典”问题的北京居民调查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6期
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吴敬琏主编:《比较》,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12期
[美]约·埃尔斯特:《市场与论坛:政治理论的三种形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周战超:《风险文明:一种新的解释范式》,《马克思主义现实》,2005年第6期
董才生:《中西社会信任的制度与比较》,《学习与探索》,2005年6期
康晓光:《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克新:《一组舆论监督报道的三个“意外”》,《青年记者》,2005年第9期
汪波:《体制改良路径与体制变革路径的互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张涛甫:《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卢汉龙:《民间组织与社会治理》,《新华文摘》,2006年第16期
苏杨:《中国公益机构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思路》,《新华文摘》,2006年第16期
陈朝荣:《中西社会中介组织比较研究》,《新华文摘》,2006年第16期
胡联合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
张杰等:《对我国信任体系缺失的再思考》,《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
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中国香港),2006年第1期
张欢:《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中央和地方府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
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
易小明:《论差异性正义和同一性正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
贾可卿:《“公平”辨正》,《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陈韬文等:《中国、传播与网络社会》,《传播与社会学刊》(中国香港),2006年第1期
理查德·雷文:《大学如何服务于社会》,《新华文摘》,2006年第24期
郑涵、金冠军:《论当代国际传媒研究中的两大关键词:社会责任与问责》,《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白美英:《NHK与BBC公共电视发展比较》,《国际广播影视学刊》,2007年第8期
马锋、周东华:《现代风险报道中的传播悖论》,《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0期
阎明:《发达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07年第4期
李淑英:《社会契约论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赵月枝:《文化产业、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陈中原:《点击新闻职业道德关键词》,《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郭小平:《怒江事件中的风险传播与决策民主》,《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2期
袁艳:《城中村的媒介话语的建构》,《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王以超等:《气候危机》,《新华文摘》,2007年第8期
陈建胜:《新闻传媒: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涂光晋:《非典以来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喻国明:《地震大考:关于传播体制构件的若干思考》,《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BBI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品牌管理参考》,2008年第1期
周宇:《奶业潜规则》,《凤凰周刊》,2008年第28期
周兼明:《三鹿的悲剧该警醒谁?》,《凤凰周刊》,2008年第28期
潘力:《汶川地震凸显广播价值》,《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罗科:《漩涡中的大陆主流经济学家》,《凤凰周刊》,2008年第27期
陈力丹等:《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外文图书及期刊
James Watson.Media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ocess.PALGRAVE MACMILLAN,2003.
Lelia Green.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and society,SAGE Puublications,2001.
Duncan Watt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da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Everrett M.Rogers.Empowerment and Communication:Lessons Leaarned From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Stephanie J.Coopman.Communicating Disability:Metaphor of Oppression,Metaphors of Empowerment.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Stephanie J.Coopman.Communicating Disability:Metaphor of Oppression,Metaphors of Empowerment.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Stephanie J.Coopman.Communicating Disability:Metaphor of Oppression,Metaphors of Empowerment.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Particia S.Parker.Control,Resistance,and Empowerment in Raced,Gendered,and Classed Work Contexts:The Case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Jessica R.Abrams.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Group Vitality:Can Television Empower Nodominant Groups.Communication Yearbook.LEA,2003,(27)
[日]宇野文夫:《报道要与灾民保持同样的目光》,《新闻研究》,2007年第7期
[日]杉田贤一:《白热化的香港公共广播改革》(一),《放送研究与调查》,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