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9702700000072

第72章 汶川地震报道与中国新闻改革

任蕾

汶川大地震对中国人民既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精神,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赏,在国际上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这其中,中国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为弘扬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是中国新闻界有效引导国际舆论的成功案例,也展现了中国新闻报道的巨大进步。本文拟从中国主流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出现的新变化,透视近年来中国新闻改革的成效。

一、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

传播学认为,首发信息形成“第一印象”后难以改变,如果要改变,则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时效决定成效。新闻报道必须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突出一个“快”字。正是基于这一点,西方有实力的媒体才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新闻的首发权。过去,为了营造社会安定的局面,在重大灾难面前,我们的各级政府习惯于“沉默”,往往不能及时把真相告诉公众;媒体也受到限制,把“灾难新闻”作为“负面新闻”,本能地对灾难报道选择沉默或观望。在这次汶川地震的巨大灾难面前,政府和媒体都吸取了教训,学会了与谣言赛跑。政府反应迅速而有效,媒体报道充分而及时,信息全面公开而透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形成了鲜明对照。

地震后仅18分钟,政府通过新华网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52分钟后,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1]地震发生后,中央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排除各种困难进入灾区,发回第一手信息。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5月14日评论说:“作为许多人眼里中国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的官方媒体新华社,此次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之迅捷、之全面大出人们预料。地震发生当天,新华社发出了成百上千条震情通报,几乎每分钟都有新信息发出,它还发布了现场记者对灾情的坦率评估。”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1日的一篇文章中评论说:“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自由度,也让世界刮目相看,甚至可以说是‘地震般的巨变。’”中国媒体在这次灾难报道中能争得主动,并赢得了对手的敬意,首要的原因应当归于新闻时效的“快”。由此可见,“时间越快越主动”。这说明,改变过去那种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或者等情况完全弄清楚之后才报道的做法,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发言,做到先声夺人,才能掌握舆论主导权。

二、信息公开透明,提高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谣言止于智者,信任来自透明。汶川大地震发生,正值中外人士对中国政府在3·14“藏独”事件、4月初的手足口疫情以及4·28火车相撞事故中的信息公开颇多质疑之时,政府的信息公开承诺面临巨大的考验。5月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一条例的实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媒体将其解读为“阳光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作为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抗震救灾工作的一部分,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信息公开、透明是前所未有的。电视画面上不仅随时可见残垣断壁、飞沙走石,惊魂未定、痛哭流涕的灾民,甚至他们的不解和抱怨都被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汶川地震报道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让人们了解真实情况,有效化解了人们的思想疑虑,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汶川大地震报道创造了许多第一:在重大事件报道中,首次赢得了话语权和主动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次贯穿于整个报道全过程;中央电视台24小时不停地连续报道,长达一个月,这也是创纪录的……

信息传播有其自身规律。事实表明,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越是公开透明,越有助于提升媒体的公信力,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越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必须不断增加透明度,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更好地取信于民,努力在道义上、舆论上占据有利地位。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新闻媒体正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摈弃不合时宜的做法,自觉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三、贯彻以人为本,彰显先进的价值理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中央近年来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在新闻报道方面就是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自然灾害是对生活常态的破坏甚至毁灭,对人和社会影响深远。汶川地震报道全景式反映灾难事件,灾民成为报道主体,使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的新闻理念得到广泛而充分的体现。[2]媒体把对生命的关爱、对民生的关注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及时充分地报道抢救生命、救治伤员、哀悼逝者等的动人场景。触及心灵的细节、感人至深的故事,既感动了中国,也打动了世界。比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评价,这“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所做出的改变,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性化的一面,也展示出一个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国家”。[3]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从新闻媒体进驻的那一刻起,一个个遇难者、抗争者、救护者真实而生动的个体形象就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源源不断地传播出来。人们看到的是切实的救援进展和灾区全貌。“生命”这一词语成了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和高频词:《目击生命争夺战》、《面对生命的呼唤》、《“赶快救人!”》、《全力挺进震中,打通生命之路》、《搜寻每一丝生命气息》这样的新闻报道,《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与时间和生命赛跑》这样的重磅评论,“我给遗体三鞠躬”、“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这样的领导人话语,共同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个体生命和尊严的珍视表达得淋漓尽致。至2008年5月19日,随着全国哀悼日的设立,这种对生命的尊重达到了高潮。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很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样的报道,不仅没有削弱党和政府领导抗震救灾的主导地位,反而更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的讲话,对这一精神作出了这样的概括:“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4]我们可以相信,以这一次汶川地震报道为契机,未来的中国新闻界在“以人为本”的道路上会有更大的作为。

四、遵从国际惯例,实行有序开放

信息公开不仅代表了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也代表了国家对内对外的自信心。开放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采访报道,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满足公民知情权、避免我主流媒体关键时刻失语的必然要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让媒体记者迅速进入现场,才能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进行报道。汶川地震一发生,中央主要媒体就组织记者赶赴现场采访,同时对自行到灾区的境外记者主动提供新闻信息、做好服务引导。高峰时期,有来自142家境外媒体的800多位记者在灾区采访,境内记者总数达到2000多人。我们看到,舆论强烈呼吁开放外国援助人员,果然两天后外国救援人员被允许进入;舆论指责银行收取捐款手续费,两天后银监会即要求各银行免收捐款手续费;灾情发生后,国务院顺应民意正式确定了国家哀悼日,举国哀悼地震遇难同胞,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我们常说全球化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的流动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条件。很难想象,对重要事件的新闻报道动不动进行封堵和过滤的国家,会在国际上有一个好的形象。中国政府在汶川地震后表现出的近乎“完全的透明”——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可以自由地进行报道,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形象,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各国对此高度评价。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汶川地震: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一文,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掌握舆论的主动”。美联社注意到,“国家电视台取消了一些常规节目,来对地震作24小时的报道。”BBC评述,“面对大地震,中国政府的反应给人一个迅速、灵活及异常开放的印象。”

五、各种媒体通力合作,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当前,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西方传媒之所以能够掀起一轮又一轮反华浪潮,而且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相比之下,我们的传播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各级各类媒体只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才能对抗西方传媒霸权,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这次汶川地震报道,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各级各类媒体全动员、一起上,所有的传媒以前所未有的报道容量一起发动,汇成了密集传播、动人心魄的立体化信息流。如此集中的报道却能够始终保持群众的新鲜感和关注度,除了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外,众多媒体的报道各具特色也是重要原因。以往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同质化问题,往往较为突出。但这次震灾报道,即使是同种类型的媒体,报道的关注点和角度也各有侧重,从而使得报道内容异常丰富。各级各类媒体共同行动,打组合拳、打总体战,形成了多声部、多旋律的大合唱、交响乐,让世界看到了一个高度团结、凝聚力强大、整体实力雄厚的中国传媒,看到了一个蓬勃向上的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

虽然这次震灾报道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但总体看应当说是十分成功的,可以作为我国新闻改革的一个历史性的成功范例。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对于我国新闻媒体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新闻报道水平将是一种有益的镜鉴。

〔任蕾: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方向2008级博士生〕

[1]叶皓:《信息公开的成功范例——5·12汶川地震舆论有效引导的启示》,《传媒观察》2008年第6期。

[2]刘一平:《以人为本的震灾报道》,《传媒观察》2008年第8期。

[3]陈家兴:《在地震中体会“以人为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6月11日,第1版。

[4]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