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意南广
19703000000018

第18章 南广第一楼(2)

南广学院从筹办到现在只有短短的六年,经常听到大家说两个词:“南广速度”和“南广精神”。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深圳速度”一词,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慢速度而言的。“南广速度”的背后,反映的是办学效率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南广学院由纸上的概念变成了具有生龙活虎的800学生的校园;又经过一年的建设,南广学院新校区十几万平方米建筑拔地而起,第二届学员如期在新校区开学,老生也全部迁入;办学四年,一所万人大学矗立在方山脚下。所有这一切,令人不得不承认南广学院确实是在快速发展,“南广速度”的确名不虚传。但是,如果2004年没有刘校长果断决定租赁校舍开学,没有她适时启动新校区建设申请,也就没有南广学院今天的规模了。所以,我认为审时度势、善抓机遇、乘势而上应是南广速度的精髓所在。

南广学院进入第二个学期,开始了紧张的新校区建设和入住准备工作。2003年至2004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大检查,江宁大学城因为用地手续等问题,受到了点名批评,当时的区委书记及大学城的两位干部受到了行政处分。一时间大学城内所有建校工作都停了下来,到了2004年下半年仍然没有开工的校区。南广学院虽然在江宁落脚了,但江宁高中只能容纳800学生,如果不能在2005年8月份迁入新校区,2005级新生将怎么办我们与江宁高中签署的校舍租赁协议只有一年的时间,高中也在等待我们迁出后扩大招生规模,改善自身条件。时间越逼近2005年,我们便越感到压力之大。刘继南校长当时紧紧抓住争取土地解冻这一关键环节,多处奔走,汇报和说明南广学院办学情况及发展前景。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江苏省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同意南广学院于2005年初开工建设新校区。记得2005年3月5日在南广八层会议室就新校区设计、施工等问题召开了各方协调会。校本部刘继南校长、苏志武书记等领导参加,江宁开发区杨友林主任等到会,合作方蒲树林、江浩、张景春等几位领导在场,另外还有一期工程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的陶郅副院长等。会议确定2005年10月8日,南广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所有时间按此倒排。设计院图纸3月20日才能出齐,整个校园建设工期只有六个月的时间,的确令人不敢想象。一期工程包含教学主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宿舍等建筑,田径场、篮排球场,校园内市政管网、道路、绿化等工程,以及校外大市政配套。会上决定大市政配套由开发区保证完成,校区建设由善打硬仗的江宇集团承接,传媒大学做好教学、生活设备设施计划,提出任务。会上各自领了军令状,一场恶仗就这样打响了。设计院的陶院长当时说,按照以往经验,会议订的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但2005年10月7日南广学院在新校区举行了开学典礼暨新校区启用仪式,3200多名学生入住新校区,合作各方真正创造了一个奇迹,将陶院长所说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在南广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南广学院干部教师的一种精神面貌,富有朝气、团结和谐、甘于奉献、勇挑重担。南广学院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世界,新学校、新机制使南广从一开始便显得生机勃勃,南广也为年轻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南广是一个大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做到良好沟通,相互尊重,协商共事。在南广有这样一种习惯,大家有分工,但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合作第一,工作需要时能够共同担当。南广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干部都是第一次独立担当重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畏惧,而是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江宁高中地处江宁老城区边缘,平时夜间道路寂静、楼宇无灯。自南广学院落脚江宁高中后,南广第一楼内每夜灯火通明,即使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八层各部门办公室的灯光仍然闪烁着光芒。南广的干部教师似乎形成了一种惯性,每天晚饭后不是回到宿舍,而是又回到办公室,宿舍仅仅是夜间休息的地方而已。几年以后,当我再次夜晚经过南广第一楼时,只能在一片漆黑中分辨出楼的轮廓,而曾经从那一扇扇窗里透出的光亮也只有在我的记忆中留存了。

南广学院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是南广第一年取得良好开局的重要保障。第一年的教师由校本部各二级学院选派,在学校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各二级学院克服困难,安排师资、调整课程。学校教务处也专门派人来到南广学院,与校本部的课表统筹兼顾,保证了南广学院的课程安排。校本部教师队伍老中青三结合,他们住在书香名门,一年中始终保持40多位任课教师在南广任教,加上校本部在南广学院担任副院长、系主任、部门领导的双肩挑教师,第一年的师资队伍几乎完全覆盖了南广学院的课程。当然南广学院从第一年开始已注意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在体育、英语等公共课程方面招聘一些师资,体育部除校本部派来一人负责外,其余全部是通过招聘上岗的教师,他们几年后已经成为南广学院的业务骨干。

2004年末,南广掀开了大规模招聘教师的序幕,我们参加了一次江苏省人才招聘会,根据2005年的专业设置列出了各种教学岗位的需求条件。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是,南广学院招聘台前人头攒动,南广职位受到应聘者热捧,半天时间我们接收简历600余份。由于外语人才较少,我们决定主动走出去招聘,我曾和孙中一老师、房颖老师一同前往西安,重点走访几所外语院校,有所收获。截至2005年3月份,南广签约50多名教师,到了8月份已签约教师100多名。8月15日在江宁高中礼堂召开新教师培训大会,冯克庄副校长主持,校本部高福安副校长做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情况报告,丁俊杰副校长做媒体发展报告,我介绍了南广学院的创办历程和办学理念,刘亚文介绍了新校区建设情况。之后几天每天上午大会,下午展开讨论。20日上午,刘继南校长、南广董事会领导、校本部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与全体新教师座谈,听取了10位教师代表发言后,刘校长回顾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南广学院经过5年的时间将会成长为规模万人的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她欢迎大家加入南广学院的创业队伍,这是正确的选择,创业艰难,希望大家有思想准备。她勉励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南广学院的名师、骨干和中流砥柱。新教师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校本部来的指导教师组织新教师们深入备课、反复试讲、完善教案,使新教师站在讲台上第一次面对学生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一炮打响,学生普遍给予了认可。

南广学院的干部队伍在第一年艰苦的环境下经受住了考验。校本部派丁海宴、廖祥忠和我任副院级领导,派韩宪柱任教务长、战琦任学务部部长、金北平任团委书记、魏峰任秘书处处长、李怀亮任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梦玉任新闻传播系主任、邹韶军任艺术传播系主任(后由李磊接任)、李洪岩任语言传播系主任、寇德广任媒介管理系主任(后由宋香云接任)、曹云生任动画系主任,后又调孙中一任人事处处长。这之中年龄最长的要数南广学院第一任教务长韩宪柱教授,他刚从校本部退休便承担起筹建南广的重任,一直负责教学准备工作。开学后,作为第一任教务长,他工作上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身先士卒,带领教务部刚刚走出校门的几个年轻人,承担起全院教学管理的重担。韩教授于2005年底离开南广学院,走时他特意让车停在江宁高中门前,久久凝视着南广第一楼这一让他眷恋和追忆的地方,对南广创业之情感,令人动容。南广学院的系主任我觉得个个都了不起,他们是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全面负责一个系的工作。我当时说过,校本部的二级学院是行政和总支两套班子,各有分工。而南广学院系主任身兼二任,党政双挑,除了一个教学秘书外,别无他兵,摸爬滚打全凭一人,可见其工作难度和强度有多大。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便适应了南广特殊时期的特殊环境。在人手不足的条件下,发动各方面力量积极独立开展以系为单位的各项活动,很快打开了各系工作的新局面。

南广学院的学生工作有声有色,在廖祥忠副院长的带领下,战琦、金北平密切配合,辅导员队伍朝气蓬勃,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南广第一道学生风景线是学生社团,开学不久南广团委便批准成立了十多个学生社团。学校规定,课余时间教室自由开放,学生可以用来开展各项活动。位于九层的大教室是团委及社团活动的理想场所,而一层大厅则成为各社团展示自身活动和作品的场地。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社团的同学们自己筹资组织活动,锻炼了接触社会的能力。南广大讲堂成了学生活动的重要品牌,每期由教务部和学务部联合发布公告,专家学者、业界名人云集,送给学生一期期精神大餐。最火暴的一次是李瑞英来校讲座,同学们从校门口一直迎接到楼门前,400座位的九层大教室座无虚席,讲座之后,100多名同学与李瑞英合影留念。此外,结合学生工作需要,请当地公安部门进行治安形势讲座和消防知识讲座,举办全院学生消防演习,举办南广学院数字艺术节、读书节等,丰富了南广学院的教学实践活动。南广学院辅导员是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全部来自校本部,他们集中在学务部办公,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总是会在学生最需要他们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南广第一年的稳定与这支负责学生工作队伍的良好素质密不可分。

南广秘书处是全院的行政枢纽,日常事务,迎来送往,还负责定期编辑学院工作简报,工作强度很大,只有五名工作人员。校本部派来的魏峰和郑苏晖勇敢地挑起了担子,他们刚刚研究生毕业,凭着高度的责任心边干边学,很快进入角色,使秘书处成为院领导的得力助手。自孙中一老师过来以后,人事工作从秘书处独立出来。孙老师身体不太好,但他仍然马不停蹄地操劳,人事代理、党团关系、招聘制度、工资标准、人事考察、合同签署等各项工作,都争取做得让各方满意。

南广首届学员的招生是由我直接负责的,800名学生几乎一一经过我的笔下被选拔进南广学院。原来的招生团队是校本部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人马,南广开学后,由李怀亮负责招生办,从南广学院职工中补充了几位人员。2005年招生是南广学院第一次独立面向全国招生,指标争取到了2500人。一切都要按规定办事,同时还要取得各省招生办的支持,我们这些人除了有些第一年的招生经验外,几乎还是门外汉。在这种情况下,南广招办紧紧依靠中国传媒大学,通过不断虚心讨教,使2005年的招生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圆满地完成了当年招生任务。后来李怀亮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了,仍然兼着南广学院招办主任,有人称之为南广史上最牛招办主任。

南广还有一支校本部派来的教辅队伍,一直富有成效地、默默地工作着,这就是图书馆管理队伍。南广学院图书馆建设由时任校本部图书馆馆长的林淑华亲自负责,从图书选进到编目上架,林馆长都仔细安排。校本部图书馆每期抽调2人来南广指导工作,两个月一轮换,在一年时间里,校本部图书馆派出8人次帮助南广进行图书馆建设。他们与南广学院招聘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起,在南广第一楼里布置了规范的图书借阅书库、图书开放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自习室等,每天延长借阅开放时间,工作得很辛苦,为南广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默默的奉献。

五岁的南广实现了万人大学的目标,从南广第一楼到方山新校区,不过几公里路程,却记录着南广学院的一次重要转变。作为首批创业者,我们见证了南广学院的诞生和发展,也为之贡献过力量。如今,当我们站在方山脚下,环顾美丽的校园和一张张充满自信、骄傲的年轻面孔时,我们深信,南广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9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