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耕耘南广
19703100000027

第27章 我热爱南广这片创业热土

新闻传播系胡太春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界有两件新事。一是中国传媒大学由北京广播学院脱胎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专业学科设置最多的综合性的新闻大学,它的教育面覆盖了整个新闻传媒业的各个领域;二是新成立的中国传媒大学在南京兴办了一所独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这两件事都是在刘继南校长手中完成的。当时我在首都新闻界一线工作,业界同行都认为这两件事具有划时代意义,将载入中国新闻教育史册。

2005年12月,尚任全国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总编辑的我,专程到南京造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当江苏省政协的车子把我送到方山新校区时,眼前呈现出的一片创业热土令人难忘:三座学生宿舍楼、两座教工宿舍楼、一所食堂、一幢教学楼,校园内的许多道路还未硬化,没建全围墙,推土机在平整土地,略显空旷的校园寒风凛冽,但创业先驱者们的火热激情感染着每个来访者。在校园里,我首先见到了艺术传播系的主任李磊。在一食堂二层,新闻传播系主任金梦玉在系办公室给我介绍了系里的教学情况。临时设在这里的系办公室虽然简陋且显得拥挤,但系训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厚德载物,卓越传播”。而后,他们领我见到了许学锋校长,许校长领我参观了全校,最后送我上车,表示希望我能来讲课。不久,我在2006年元旦期间收到许校长的贺年卡,其中有感人的一句话:“美丽的方山欢迎你!”

2006年2月,我来到南广开始授课,受聘在新闻传播系。此时金梦玉已担任学院教务部长,并兼任新传系主任,繁忙的工作使他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但还是十分关心我们老教师的工作环境。记得当时南京冬天很冷,房间空调不太管用,他把丁海宴院长办公室的一个电暖器搬到我的宿舍,令我十分感动。

新传系是个很好的教学集体,教师们都是年轻人,充滿激情与活力,为研究教学经常开会,七嘴八舌议论到深夜。教师们承担授课任务都是自告奋勇,各显其长。大家也不计较课时量,都是几门课连轴转。不少教师不仅承担本系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全院兄弟系的一些教学任务。按系里安排,我先后给新传系、广电系的学生讲授《中国新闻史》等课程。系里教研空气浓厚,下课后教师们常聚在教学楼二层的系办公室中互相交流讲课心得,还实行新老教师共授一课相互取长补短的办法。系里遇到事情,多是各种会议随时召开,针对性强,见效快。年轻人思想活跃,心直口快,使我这位六十岁的老人顿觉年轻不少。

在金梦玉的领导下,新传系还承担了组建南广学院院报编辑部以及院报试刊编辑出版工作,以谢蓓等青年教师为核心骨干进行策划实施。创刊第一期时,还聘我担任顾问。在教学楼的二层系办公室里,大家一连几个晚上都讨论稿件、设计版面,商讨印刷事宜。《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报》第一期正式出版后,冯克庄院长特意把校报编辑部的人请到一起,用车送到江宁一个饭店请大家吃饭、喝咖啡,一方面庆贺院报创刊成功,感谢大家辛苦劳动,一方面发表讲话勉励大家继续把院报办得更好。

紧接着,金梦玉带领系里教师筹划办一份南广学院的学术期刊,他起草了给新闻出版署有关老领导的一封信函,让我转致。我当即用电话向老首长做了汇报,请求关照。后又经过许多同志奔走努力,几经周折,终于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的关怀下,拿到了刊号,促成了《传媒与教育》的诞生。金梦玉主任起草的那份信函至今完整地保存在我的手中,当年他一片创业者的热情跃然纸上。

新传系教师们不断完善科学教学理念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同时和学生们的关系十分融洽。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当时的新闻采访写作课中,几乎每个班级都办了铅印小报,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练笔。其中《新报》、《星报》、《镜报》就是新传系主办的几份报纸。我曾在几个班级中利用夜晚课余时间讲授过报刊版面的设计,并借来专业工具版样纸、行尺等,做了具体操作演示,把报社和杂志社的第一线画版流程搬到学生教室。学生实践课的报纸印出来了,虽显粗糙稚嫩,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天才,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也未必是一首好诗。学生们自办的这些实习报我至今珍藏着,它记录着南广新传系学子们2006年秋冬的收获和学习成果。新闻系的领导和教师们都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努力着。我不会忘记为论证系实验室的建立,系主任刘自雄与我顶着骄阳乘暑假之机奔波在北京印刷界实地考察时的忙碌情景,也不会忘记和唐凯芹老师一起给06级学生宋倩等人创立的创业协会《创客湿地》杂志出谋划策的曲折经历。

2006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们南广老教师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在南广大讲堂,刘继南院长亲自给我们数十名老教师颁发了南广学院专职教授聘书。校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场面十分动人。

新传系是一个富有创新实践传统的集体。金梦玉同志担任院教务部部长后,继任他的几位系主任都发扬光大了这一优良传统。刘自雄、张燕、翟静宜,在他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制度,如教学督导、教学示范、精品课程形成、鼓励教学科研、特色专业方向打造等。几年来,大家围绕全系设有的五个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媒介创意,不断创新思维,共谋发展。如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已先走出创新步伐,教学初步找到企业传播、舆情调查等突破点,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客观上由于编辑出版学是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才批准新设立的二级学科,师资匮乏、教材短缺,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改革、科学创新起步较晚。系里分配我讲授《中国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实务》、《编辑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多次组织有关教师对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反复讨论。院部和系领导支持大家把设计科研课题与系里专业教学建设结合起来,广泛联系业界进行社会调查,争取走出一条专业创新之路。

新传系根据院领导努力扩大毕业生就业面的指导思想,还提出学生进校专业不必一下子框得很死,限制在几门较少的专业课中,要扩大通识教育,厚基础、宽专业,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待基础扎实后再细分学科专业方向。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思路。院领导在针对扩大毕业生就业面时指出,本科教育是一个大平台,就业择业不应拘泥于专业的限制,要开拓思路开拓眼界。系里的学科专业建设要与这一思路对接,落实在教学实际中。近年来,系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倡教师多开公选课。在系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利用自己曾多次到国外考察和留学所积累的资源,开设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欧美主流传媒现状比较》等课程。

光阴荏苒,我来南广不觉已经三年多了。我作为一名南广新传系的教师,不过是参加了部分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分内该做的事情。但我觉得,能跟随这个学院的创业者们一道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十分自豪。我深爱南广这片创业热土。在南广成立5周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并深信,这所学院一定能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建设成全国第一流的有特色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