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19703500000010

第10章 党报集团十三年发展回顾(6)

四、党报集团的经营与资本运营

整体而言,党报集团的经营已经由计划经济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方式,逐步摆脱“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着制度化、科学化的“集约式”迈进,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北京日报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年广告额只有100多万元,2002年达到10亿元。广州日报报业集团1996年广告收入5.1亿元,2008年广告收入翻两番达到22.06亿元。经营在党报集团中的位置相比报业集团成立初期有了明显提高,集团的组织结构中都设立了类似“经营管理委员会”的机构,与传统的“编辑管理委员会”平起平坐,平分秋色。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党报集团的经营表现出以下特点:

经营业务上,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三大支柱成为党报集团创收主力军。多数党报集团都拥有独立的印务中心,具有强大的承印能力,除接印本集团所办报纸外,都会代印本省、本地区其他报纸的印刷业务,成为当地的印务龙头。而各党报集团旗下的发行中心,随着发行网络的完善和市场的需求,有的演变成了现代物流、配送公司,专事城际快递业务。例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印务中心,投资1.5亿元,拥有5台印刷机组,每台机组最高印速每小时七万份,承担《杭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多家报纸每天350余万张对开张的印刷任务。发行中心拥有员工千余人,送报汽车二十余辆,2003年5月成立“每日送物流配送公司”,专业经营物流、配送业务。

经营拓展上,开创以报业为龙头的多元化经营。依托党报集团的优势,拓展多元化经营,组建现代化的党报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相关企业就有印务公司、报刊发行公司、连锁店公司、交互式信息网络公司、大洋网络公司、大洋房地产公司等十多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独立核算的二级法人,构成了集团重要的收入来源。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等也各自拥有各类公司二十余家。

部分党报集团成立了企业性质、独立法人的集团公司,由政府授权经营集团所有的国有资产。集团公司作为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对公司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享有包括资产重组、投资收益、产权经营等一系列产权主体权利。目前成立集团公司的有南京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传媒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家。

资本运营的意识初步显现,追逐上市成为潮流。2001年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获得市政府特批的550个报亭。他们将其中的一半以拍卖的方式卖给下岗职工,获得利润1500多万元,将另一半融资5500万元,与天津药业、天士力公司、上海复星合作,成立由媒体创建的最大的物流配送公司。成都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对旗下《成都商报》进行资本运作,成为国内第一家控股上市公司的报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进入2007年后党报集团渴求上市的愿望异常强烈,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进入资本市场:先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借壳“新华传媒”实现上市,后有“粤传媒”(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从三板成功转主板,其他党报报业集团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等也都在积极筹划上市之路。

总体而言,党报集团的资本运营意识开始觉醒,但对于资本运营的认识还停留在上市、融资等单一方式上,还没有将资本运营作为集团多元化扩张的主要战略和手段。

五、党报集团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传媒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集团在新的环境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2005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内各主要大报广告的普遍下滑和以三家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广告的飞速增长,业界部分人士发出了“报业寒冬到来”的论调。尽管2005年中国报业没有出现严重的寒冬,甚至还在年末逆市上扬,但报业不再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暴利行业”。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人一天只接触一种媒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媒体对一个人处于“绝对影响力地位”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受众接受媒体的时间被切割、碎片化,进而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也凌乱而分散。这一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直投广告等新媒体瓜分、蚕食着报纸的广告份额。在新的媒体结构中,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的强势地位正在从根本上被动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迈尔2044年的预言。

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报纸走向消亡的步伐。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1月28日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将于2009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日报的全国发行报纸;

旗下拥有《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和十多家电视台的美国著名媒体集团——论坛公司于12月份提交了破产申请;

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落基山新闻》2009年2月27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美联社援引这一期纪念刊头版文章报道:我们今天非常悲伤地与你们道别。我们的报纸在丹佛,在科罗拉多,在美国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就此结束了。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网站公布的1950年以来的统计数字,2008年,美国纸质媒体(包括报纸和杂志)的广告收入首次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高达-17.7%),甚至自2004年以来广告一直呈双位数增长的网络媒体在2008年也呈现了1.8%的负增长。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1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传媒生产和传媒产业也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而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经营不能仅仅限于生产经营、产品经营,而要进入企业经营的高级阶段——资本运营。

报业广告收益的下降、互联网的强势冲击、国外报业的窘困现状以及国内日益市场化的外部环境,都使党报集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来自党报集团自身的挑战则在于,“新闻出版业的行政管理体制、产权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相当部分的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还在沿用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长期依赖行政保护和垄断利润。一些国有新闻出版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陈旧,管理机制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消息。《意见》指出,国家将“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报业将承担起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任,以党报为龙头的综合性报业集团要想获得最具市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打破过度依赖规模、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打破单一资本结构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党报集团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