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19703600000021

第21章 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子场域的变化(8)

[10]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11]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转引自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12]詹姆斯·R.汤森、布兰科特·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200页。

[13]谢岳:《变化中的政治控制——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论纲》,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4]王晓真:《让主题报道活起来——中央电视台主题宣传报道创新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15]姜涌:《政治文化沉思录——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政治文化问题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16]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17]申明民:《政治转变中的中国共产党》,《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年5月刊。

[18]转引自郭力:《〈新闻联播〉在变吗》中对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的采访,《南方周末》2006年6月15日。

[19]CCTV广告频道:《神奇的7.5秒》,http://www.cctv.com/advertisement/special/C16998/01/

[20]转引自郭力:《〈新闻联播〉在变吗》,《南方周末》2006年6月15日。

[21]何舟:《从喉舌到党营舆论公司》,载何舟、陈怀林编著《中国传媒新论》,香港太平洋世纪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41页。

[22]恩格尔:《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版,第18~22页。

[23]James C.Scott,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News Har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4]唐世鼎主编:《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央电视台》,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25]另一栏目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

[26]刘畅:《〈焦点访谈〉:鲜为人知的舆论监督内幕》,《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9日。

[27]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28]《南方周末·朱镕基专版》,2003年3月6日。

[29]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相互关系的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

[30]Griffith,William E.Communist Esoteric Communications:Explication de Texte,in Ithiel de sola pool and Wilbur Schramm eds.,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Chicago:Rand McNally,1973).

[31]俞圣宏:《我不过是一个做节目的人》,http://www.yushenghong.com/prog/showDetail.asp?id=142

[32]刘畅:《〈焦点访谈〉:鲜为人知的舆论监督内幕》,《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9日。

[33]潘知常、李绮:《没有“焦点”的“访谈”——对〈焦点访谈〉的一种解读》,http://forum.zisi.net/dispbbs.asp?boardid=5&;id=34691

[34]李金铨,转引自庄永志:《〈新闻调查〉2005年第一季度评奖会上的发言》,《调查》(内部发行)2005年6月总地43期。

[35]李佳:《央视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谈〈焦点访谈〉》,http://news.sina.com.cn/c/2004-04-23/02563156889.shtml

[36]庄永志(《焦点访谈》主编):在2004年中国传媒论坛的演讲,http://ent.sina.com.cn/v/2004-07-26/2057455309.html

[37]俞圣宏:《我不过是一个做节目的人》,http://www.yushenghong.com/prog/showDetail.asp?id=142

[38]庄永志(《焦点访谈》主编):在2004年中国传媒论坛的演讲,http://ent.sina.com.cn/v/2004-07-26/2057455309.html

[39]裴鲁恂著,胡祖庆译:《中国政治的变与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北),第251页。

[40]孙玉胜:《十年》,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9页。

[41]此处“知识分子”采纳悉尼科技大学冯崇义教授定义中的后者,知识分子分为两类,即“创造和传播符号文化知识的专业人士和凭借良心、理性和知识来干预社会政治事务的人士。前者是靠符号文化知识来谋生的芸芸众生,后者则是跨越专业界限、凭借符号文化知识干预社会政治事物的人士。(冯崇义:《市场化、全球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3页。)

[42]《新闻调查》(内刊)。

[43]许纪霖:《智者的尊严》,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1页。

[44]J.阿特休尔著,黄煜、龚志康译:《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134页。

[45]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www.Mediachina.net.

[46]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www.Mediachina.net.

[47]赵华:《我们从未生产过轰动效应——刘春先生访谈录》,《调查》2005年3月总第42期。

[48]赵华:《〈新闻调查〉是一株名贵的植物——钱钢先生访谈录》,《调查》2005年6月总第43期。

[49]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50]张洁:《十年后的调查时代》,《调查》2006年7月总第48期。

[51]白云升:《远观〈调查〉——暂时离开〈调查〉的散思》,《调查》2006年7月总第48期。

[52]白云升:《远观〈调查〉——暂时离开〈调查〉的散思》,《调查》2006年7月总第48期。

[53]仲伟宁:《珍藏》,《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3页。

[54]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页。

[55]钱钢:《〈新闻调查〉的成长脉络》,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C15587/20060418/101317.shtml

[56]张洁:《十年后的调查时代》,《调查》2006年7月总第48期。

[57]来自“中国广播电视新闻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对戴听祥先生(江苏电视总台副台长)的访谈。

[5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9]倪鹏飞:《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转引自《南京城建:在“辩论”中进步》,《南方周末》2005年6月2日,B11版。

[60]来自课题组对景志刚先生(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传媒中心副总裁、原城市频道总监、《南京零距离》创始人)的访谈。

[61]来自课题组对李建勋先生(江苏电视台《1860新闻眼》制片人)的访谈。

[62]同上。

[63]来自课题组对苏祝平先生(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的访谈。

[64]来自课题组对景志刚先生(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传媒中心副总裁、原城市频道总监、《南京零距离》创始人)的访谈。

[65]周云龙:《一个电视记者的困惑:用血腥赚取收视率》,《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8日。

[66]来自课题组对苏祝平先生(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的访谈。

[67]周云龙:《一个电视记者的困惑:用血腥赚取收视率》,《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8日。

[68]对中国电视新闻到底发生了几次“革命”,学界意见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第三次,有的是第二次。对名号的看重,也凸显了商业化下栏目对象征资本的看重。

[69]陈立生:《公共新闻:真的超越“民生新闻”?》,《今传媒》2006年第10期。

[70]来自课题组对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总制片人李建勋先生的访谈,负责人:朱羽君教授;调研人:谢勤亮。本节访谈引文若未特别注明,皆出于此。

[71]James Carey,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Discourse.Center Magazine 21(March/April 1987):4-16,p.10~11.

[72]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New Haven,C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p.62.

[73]摘自李瞻主编:《新闻采访学——报道公共事务的新策略》,台北远流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74]张强:《“新权威主义”在中国》,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3774

[75]潘忠党:《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第54期1997年1月。

[76]转引自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

[77]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