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20005000000002

第2章 社会杂言(1)

爱“憎”不分明

我们评价一个人品质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爱憎分明”这样一个词。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发音多有不同,有的人读作“zēng”,有的人读作“zèng”,使得原本表现明确的词语反而多加了一层模糊的概念。

爱憎分明是上个世纪才产生来出的当代成语,是指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出自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台湾女作家陈若曦的《耿尔在北京》一书中就运用了此词,原句为“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憎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即“zēng”。其为形声字,从心(忄)字部,音“增”。本义:憎恨厌恶(憎,恶也。——《说文》)。例如:“秦甚憎齐(秦国很厌恶齐国)”(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若是细细想来,也许不会读错,只是平日会受到一些语音习惯的误导。前文提到“憎”为形声字,左边的“忄”叫形旁(也叫义符),表明其是由心而生的一种情感,右边的“曾”叫声旁(也叫音符),则说明其读音的演变根源。

爱憎分明说的是情感上的鲜明,熟悉了“憎”的字形结构后,这个词语的读音也就鲜明、易记了。

伤脑筋的“蚵仔煎”

说到偶像剧,年轻人们一定会想到台湾的新生玉女大S。大S以她俏丽的外表征服了许多少男少女的心,也被台湾演艺界称为收视天后。

2007年,大S与台湾小哥罗志祥主演的《转角遇到爱》在海峡两岸掀起了收视狂潮。剧中有一个情节是,在一次聚会中,大S要做一道著名的台湾小吃以飨来宾。但是富家女出身的她从未下过厨,于是她请来罗志祥所扮演的小厨子做“枪手”,才完成了任务。这道让大美女伤透脑筋的台湾著名小吃就叫做“蚵蛤煎”。在剧中,大S根据闽南语方言音译,把蚵蛤煎读作“ǒu ā jiān”。但是,当我们在文档中输入“ǒu ā jiān”的时候,是找不到这道美味的。是大S读错了吗?这道著名的小吃究竟又是什么呢?

蚵蛤煎又叫蚵仔煎,最早的也被称为“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猪肉、香菇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公元1661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时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不过,在大陆出版的一些书籍中,却有将蚵蛤煎列为福建小吃的记录,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

关于“蚵蛤煎”这三个字,根据现代标准普通话的读音,应读作“kē há jiān”。又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蚵”字应有“hé、kē”两种读音,当其读作“kē”时,多用于指代一种名为“屎蚵郎”小虫(学名蜣螂,《本草纲目》中记载,此物可入药)。其作“hé”时,为一种软体动物,蚵仔的学名叫牡蛎,属食用贝类。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厦门及闽台一带称之为“蚵仔”。台湾地区流传一首民谣,叫作《青蚵嫂》,齐秦和罗大佑等人都翻唱过,其中的“青蚵”说的就是它,并且它的营养价值丰富,被人比喻为“深海牛奶”。

如果有机会去闽、粤、台等东南沿海地区出差或旅游时,一定不要忘记品尝蚵仔煎这个沿传百年的经典美食。

再来说说这个“蛤”。“蛤”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读音,分别为“há”、“gé”。当它读作“há”时,是指我们常见的“蛤蟆”,即青蛙和蟾蜍的统称。当它读作“gé”的时候,则是指一种软体动物,这种软体动物产于浅海泥沙中,也可以人工养殖。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蛤蚧(gé jiè):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且大,头大,灰色背部上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中医用做强壮剂。

②蛤蜊(gé lì):蛤蜊科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壳卵圆形,长寸余,壳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缘边淡紫色,栖浅海沙中,肉可吃。

过去的时候,冬日的北方十分寒冷,人们为了不被冻伤,经常会在此时涂抹一种名叫“蛤蜊油”的东西,北方人口语经常读作“gǎ lì yóu”,说的就是用这种动物的壳盛放的一种润肤霜。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应当读作“gé lì yóu”。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这种护肤品因物美价廉而深受好评,是家家必备的日化用品之一。现在说来,这种物品也会勾起人们怀旧的思绪。

给《潜伏》挑错

如果有人问,2009年最红的电视剧是哪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回答是《潜伏》。这时,谁要是说没有听说过《潜伏》,他一定会被周围人嘲笑是“过时的人”。

《潜伏》可以说是几年来十分精彩的一部谍战戏,惊心动魄又不乏诙谐。好的作品离不开每个环节的紧密协作——优秀的编剧、敬业的导演、演技高超的演员等等,都为这部影视佳作贡献了力量。

就是这样一部堪称完美的电视剧集仍旧被细心的观众挑出了错误,穿帮镜头自不必说,且说主演们在出席各个发布会时,有很多次都将片名“潜伏”的读音读错。

潜伏的“潜”字,其读音从古至今只有一个,即“qián”。在字典中,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①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如潜龙(比喻贤才怀才不遇)、潜水、潜泳等;

②隐藏,如潜晦(潜藏养晦,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等;

③埋伏,如潜伏(潜藏、暗中埋伏)等;

④秘密地行动,如潜逃(偷偷地逃走)、潜入(偷偷地进入)等;

⑤深隐、隐居,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等;

⑥专心,如潜心研究(专心致志研究)等;

⑦深邃,如潜林(高深的树林);

⑧默默地、无形中地,如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变化)等。

“潜”字的用法很多,但读音只有一个,即“qián”。

《潜伏》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其中多次出现了“间谍”、“离间”等词语。不同的演员,大家的读法也有所不同,“jiān dié”、“jiàn dié”、“lí jiān”、“lí jiàn”读法也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

“间”在字典中有两种读法,即“jiān”与“jiàn”。

当它读作“jiān”时,有以下意义:

①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如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等;

②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如田间等;

③房子内隔成的部分,如衣帽间、里外间等;

④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如一间房等;

⑤一会儿,顷刻,如瞬间等;

⑥近来(常用于古汉语中),如近间等。

当它读作“jiàn”时,有以下意义:

①空隙,如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

②隔开,不连接,如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等;

③挑拨使人不和,如离间、间谍、反间计等;

④拔去,除去,如间苗等;

⑤偏僻的小路,如间道、间行(从小路走)等;

⑥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焉”等。

1938年4月,蒋介石将中华复兴社特务处扩编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局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贺耀祖兼任,原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以副局长代行局长职务。而电视剧《潜伏》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这个“军统局”天津站中,电视剧中简称“军统天津站”。

天津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因其独特的地形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保卫北京的重要市镇,因此,有“天津卫”之名。人们对于天津并不陌生,但是经常会将“天津”二字读错。

在人们的口头语中,“天津”二字多读作“tiān jīng”,而在字典中,“津”字的读音为“jīn”。其义有以下几点:

①渡水的地方,如津渡、关津、津要、问津(原意为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中>)等;

②口液、唾液,如津液、津津有味等;

③汗液,如遍体生津等;

④滋润、补充,如津润、津贴等;

⑤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天津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因其守卫京畿且城郭临水,故又有“天子津渡”的美名。读准“天津”的字音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津的历史渊源,更能体会它深蕴着的文化内涵。

韦小宝到底姓什么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武侠小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代。伴随着武侠书籍的风靡,相关的影视作品也逐步发展起来。喜欢武侠小说的人们都知道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自己的文学风韵,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其中尤以金庸的作品最为受欢迎。

金庸本名查良镛,是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更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武侠小说史上的“泰山北斗”。在他众多的小说当中,有一本风格颇为诙谐戏谑的作品,名为《鹿鼎记》。

韦(甲骨文)韦(小篆)

《鹿鼎记》的主人公是生于江南烟花之地的韦小宝,因种种机缘被封为“鹿鼎公”。对于主人公的名字大家有很多版本的叫法,有的说是“wéi”小宝,有的说是“wěi”小宝。这种分歧还存在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名人身上,例如著名歌手韦唯和韦嘉,她们名字中的“韦”字也经常产生分歧。那么这个“韦”字究竟应该怎么读呢?

在标准的字典中,“韦”字只有一个读音,即“wéi”,字义也很简单:

①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如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刻苦)等;

②〔韦伯〕磁通量实用单位,如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等;

③姓。

韦小宝、韦唯、韦嘉的姓氏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一个小小的“韦”字竟然贯通“文理”两科,既有语文的意义,又代表物理术语,可谓是博学多才。

读着不舒服的“呕吐”和“吐血”

说起“呕吐”与“吐血”,大家都不会有很舒服的感觉,但这种反应又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可将胃和部分小肠内食物经食道反应流出口腔,而将摄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从而起到有利的保护作用。

在中文里,“呕”与“吐”都是多音字,就“呕”字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读作“ǒu”时,作“吐”讲,如呕吐、呕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呕(恶心,厌恶)等;

读作“ōu”时有以下情况:

①与哑同用,即“呕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呕呕学语”、“管弦呕哑”等;

②古同“讴”,作歌颂讲;

读作“òu”时,古同“怄”,即故意惹人恼怒,或使人发笑,逗弄。

“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字,它的读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读作“tǔ”时,有以下意义:

①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如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等;

②放出、露出,如高粱吐穗、吐故纳新等;

③说出,吐话,如一吐为快、吐字清晰等。

读作“tù”时,有以下意义:

①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如呕吐、上吐下泻等;

②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如吐还、吐赃等。

我们常常在口语中说的“吐痰”,也经常有两种发音,一为“tǔ”痰,也有人读作“tù”痰,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从上文的解释中我们可知,这个词应属于“tù”音的第二种情况,故,应念作“tù”痰。与此相对应,“吐血”一词也属于“tù”的第二种情况。但是,“吐血”中的“血”字又应当怎么读呢?

血(甲骨文)血(小篆)

在字典中,“血”字的书面读音是唯一的,即“xuè”,它的意思有:

①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如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汗、血泪、血书、血海深仇等;

②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或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如血统、血缘等;

③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等。

血字在口语中,多读作“xiě”,具体有以下解释:

“血”(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如鸡血、血块子、血的教训等。

像这种口语读音与书面读音不同的情况,在我国的汉语中还有很多,笔者会在下文中尽量多地提及,目的就是为了给读者提醒。

文海撷零——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字(金文)字(小篆)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