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20005000000020

第20章 和谐的职场不“走调”(4)

不要以同事的缺点或不足作为开玩笑的目标

电脑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使用电脑,也不只是开机、关机、上网那么简单,电脑礼仪也会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1.虽然是公司的电脑,但也要倍加爱护,平时要擦拭干干净净,不要把白色电脑用成黑色了还没擦过;擦试显示屏时,注意不要为了干净,用湿抹布一擦了之,损害屏幕;不用时正常关机,不要丢下就走;外接插件时,要正常退出,避免导致数据丢失、电脑崩溃等故障。

2.还有的人公私不分,拿着个U盘,一会将个人电脑资料拷贝到公司电脑上,一会又将公司电脑资料拷贝到个人电脑上,这种现象被公司发现,肯定坚决制止。

3.在公司里上网,要查找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和资料,而不是自己凭兴趣查看自己的东西,既违反公司章程,慢慢地还会导致业务落伍。

4.很多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网上聊天,但仍有人利用领导不在时私自偷玩,或用公司的内部网络“笑傲江湖”,从网站上下载图片,这些都是违反劳动纪律的。

5.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我们都应当讲究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别让电子邮件出笑话。电子邮件是职业信件的一种,而职业信件中是没有不严肃的内容的。尤其在商业界,我们崇尚信誉、掌握时机及合作分工,信奉顾客至上,着重与顾客的沟通,以达成促销、增产与营利的目的。但我们常忽视了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一些邋遢懒散的习惯,不仅会引起员工的窃笑,更容易在顾客面前闹笑话。在今天的许多公司里,电子邮件充斥着笑话、垃圾邮件和私人便条,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不多。

(1)标题要提纲挈领,切忌使用含义不清、胡乱浪漫的标题,例如:“嘿!”或是“收着!”

添加邮件主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整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权衡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尤其是回复的信件,要重新添加、更换邮件主题是要格外注意的环节,最好写上来自**公司的邮件,年、月、日,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保留。

(2)电子邮件的文体格式应该类似于书面交谈式的风格,开头要有问候语,但问候语的选择比较自由,像“你好”、“Hi”,或者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结尾也可随意一些,比如“以后再谈”、“祝你愉快”等;也可什么都不写,直接注上自己的名字。但是,如果你写的是一封较为正式的邮件,还是要用和正式的信笺一样的文体。开头要用“尊敬的”或者是“先生/女士,您好!”结尾要有祝福语,并使用“此致/敬礼!”这样的格式。

(3)内容简明扼要,针对需要回复及转寄的电子邮件,要小心写在电子邮件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因为现在法律规定电子邮件也可以作为法律证据,所以发电子邮件时要小心,如果对公司不利的,如报价等,千万不要写上,发邮件时一定要慎重,还要定期重新审查你发过的电子邮件,评估其对商业往来所产生的影响。

(4)一定要清理回复的内容。在美国加州有一位传播学专家摩根女士曾举例说:我最近收到一份电子邮件,其中包括了辗转收送的十二个人之姓名,我实在没有必要知道这些讯息。有一个妙方就是寄信时采用匿名附件收信者(BC)取代附件收信者(CC)方式,或是在转寄之前删除一切无关紧要或重复的内容,例如:原件中摘要部分之主题、地址及日期等。

注意回答问题的技巧。当回件答复问题的时候,最好只把相关的问题抄到回件,然后附上答案。不要用自动应答键,那样会把来件所有内容都包括到回件中;但也不要仅以“是的”二字回复,那样太生硬了,而且让读的人摸不着头脑。

(5)合宜地称呼收件者,并且在信尾签名。虽然电子邮件本身已标明了邮自哪方,寄与何人,但在邮件中注明收信者及寄件者大名乃是必须的礼节,包括在信件开头尊称收信者的姓名,在信尾也注明寄件者的姓名以及通讯地址、电话,以方便收信者未来与你的联系。越是在大型的公司,你越是要注意在自己的邮件地址中注上自己的姓名,同时在邮件的结尾添加个人签名栏。人们通常会把邮件转发给过多的人,打开邮件箱你可能发现有一半的邮件是与你无关的,删除它们费时费力,所以在转发前要做一下整理,把邮件的数量控制在最小。条件允许的话要每天检查自己的邮箱,及早回复邮件。重要邮件发出后要电话确认。另外,重要的机密和敏感的话题不要使用电子邮件,因为它不能保证严守机密。

(6)切忌全文使用英文大写字母。这样写成的邮件太强势,甚至暗示寄件人懒得使用正确的文法。毕竟,这仍是种文字沟通方式,遵守标准的文书规范是一种职业礼貌。

掌握手机与电脑使用的礼仪,将是职场新式礼仪的必修课。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人多为受过教育,属于有一定层次和档次的人,如果不懂使用礼仪,会让人反感和讨厌,使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层次下降。这些看似细节的礼仪,才是你自身魅力与众不同之处。他人对你的评价往往是靠细节来“加分”的。

批评下属的艺术

广东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某遇刺身亡,凶手是他的一个下属。原来,王某在工作中批评这名下属,致使其心怀不满,最终痛下杀手。

批评实际上是企业纠正某些违犯条规行为的内部沟通行为,批评下属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如果批评不当,势必会引起下属的敌对情绪。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最感到头痛的就是这些问题。所以批评下属也是必须注重技巧的。

一、批评的原则

1.批评必须是关心与负责任的:首先要清楚,上司批评是对“过失者”的一种关心与负责任。指出缺点与错误,找出其薄弱环节,意在使其今后能够扬长避短,是对下属负责任的表现。

2.批评必须是善意的:如果上司的批评不是善意的,批评只能成为制造下属与上司冲突的导火索。若上司长期对某个下属的工作不满,久而久之就会对这名下属产生看法,如果这种个人成见在批评时暴露出来,就会让下属怀疑上司批评的动机。批评本身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上司应该注意自己在批评时的态度,即便有些个人成见,也应始终保持友善的气氛。

3.批评时要尽量“对事不对人”:一般来说,批评下属是因为下属的行为触犯了规则,事情办得不好。因此,批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员工的人品联系在一起。要时刻记住,你训诫的是违规的行为,而不是违规的人。训诫之后,管理者应当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公平地对待员工。不仅容易使下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问题,让下属对你心服口服;而且,也有助于在部门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下属不会产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溜须拍马的想法。

二、批评的要点

1.批评得明白:没人愿意接受不明不白的批评,所以上司在对下属进行批评时,上司要让下属明白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挨批,挨批的原因是什么。批评前一定要把原因调查清楚,以免造成“冤假错”案。

2.批评得具体:在批评之前,上司最好能对事件的过程认真调查,且让下属再将事情经过仔细地复述一遍,并让他谈谈个人看法。有时,你会通过下属的谈话发现一些你以前可能未注意到的问题。如果下属是因这些问题而犯错,那么你就不应急于批评下属。

3.批评得公正:当事件涉及到几名下属时,上司应对相关的下属都要进行相应的批评,而不是仅仅只批评其中的一个,“宁可少一村,不可缺一户”。如果有失公平,会引起被批评下属的强烈不满,甚至会对上司不信任。

4.批评得及时:如果违规行为与批评时间间隔很长,效果就会削弱。在下属违规后迅速批评,下属会更倾向于承认错误,而不是狡辩。因此,一旦发现违规,要及时地进行批评。

三、不要忽略赞美在批评中的关键作用:

著名公关专家、美国人卡耐基曾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他的批评,我们的心里往往就会好受得多。”如果用到批评中去,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俗点讲,就是“先扬后抑”。许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

1.在批评下属时,不能将下属“一棍子打死”。先肯定,后否定,在肯定的基础上局部否定,可顾全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2.自我批评。比如,在批评下属前,自己先承担一定责任,“是我没有把握大局,这件事我有一定的责任”;规劝年轻人时,“我当年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表示自己当初也曾“年轻过”……领导在批评时使用“先扬后抑”的方法,比起标榜自己“一贯正确”来,往往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树立起批评者对自己的尊重。

四、“忠言逆耳”的误区:

批评必须控制态度:主管在面对部属表现欠佳的时候,往往大发雷霆,甚至破口大骂。这种情况下的批评很容易流露出人身攻击的倾向,让下属产生自卫心态,无法放开心胸接受批评,让下属认为你对他有成见;同时,你也会给下属没涵养、缺乏领导风度的印象。在每次批评时,仅对一件事情进行批评。

1.重话轻说:话说得太难听了,谁听了都会不高兴。

2.表情平稳:批评下属时,语气要尽量放缓,勿失尊重。良药未必都要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在批评规劝他人时,完全可以把同一种意思表达得更中听一些。

3.尽可能地缩小批评的范围: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尤其是批评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下属时,更要注意技巧。在外人面前规劝同事、批评下属,有时会有“借题发挥”、“指桑骂槐”的嫌疑。若找对方单独交谈,哪怕批评的话说得重一些,也易为对方接受。

五、学会“增值批评”

上司批评下属,无非也是为公司好,为下属好;为了耍威风、耍派头而找茬批评下属的领导或许有,但毕竟是少数。所以,上司在批评下属时,也要学会“增值批评”。

1.改进下属的工作方法:经理们批评下属的目的是为了促其改进工作方法,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所以,在批评时,要和犯错者一起分析这件事情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这样做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要让人家挨骂挨得明白,而不是被骂过之后,还稀里糊涂地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否则,这个人下一次可能会重蹈覆辙,甚至可能会因此造成情绪上的障碍,不合作或者捅出更大的娄子。

2.树立领导的威信:做下属的最讨厌那种喜欢训人、但对任何事情又没有主意的领导。领导的威信不是通过大嗓门的训斥吼出来的,而是要靠比别人高出一筹的处理问题能力赢得的。

3.培养下属好的思维方式:经理要做的并不只是去纠正下属一时一事上的错误,而是要着力去培养下属一种好的思维方式。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具体办法也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让下属从批评中学到东西,每挨一次批评,都要有所长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增值批评”。

4.上司批评技巧的提高:要做到每一次的批评都能“增值”,上司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进步,否则,若你的水平还不如下属高,你的批评就很难让对方服气,“增值”就更无从谈起了。

5.学会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大多数的错误不是由下属主观引起的,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当上司在批评下属时,要尽量以沟通的姿态和下属探讨分析错误的前因后果,同时,也要认真地反省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阶层人员,怎样管理好下属,是你们一个重要的课题,要是下属做错了,要批评,但是要看你是怎么批评的才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所以说批评也是一门艺术。

文海撷零——十大最可笑的迟到理由

几乎每个上班族都有过迟到的经历,而真实的迟到原因要么有些尴尬,要么微不足道。于是,大部分迟到者都会为自己找一个自认为最佳的理由。据俄罗斯《真理报》日前刊登的一项最新社会调查结果显示,13%的上班族每周至少迟到一次,24%的人会每月迟到一次。而且调查还显示,五分之一的人承认曾编造故事来解释迟到的原因。

以下便是一些公司老板提供的他们听过的十大最可笑的迟到理由:

1.我梦见被炒鱿鱼了,所以我就没有着急起床上班。

2.我不得不带我病危的宠物去看医生。

3.我急匆匆地赶去上班,却在路上发现自己还穿着睡裤,所以只得回家换裤子了。

4.我看见老板您不在办公室,所以出去找您了。

5.我找不到合适的领带搭配今天的西服,于是等商店开门后去买了一条。

6.我家里的狗掉进了下水道,我必须全力把狗救出来。

7.上班路上我碰见了一个色鬼。

8.在我买三明治时那家三明治店被打劫了,于是警察要求每个人都留下来问话。

9.一只蜜蜂飞进了我的汽车并袭击了我,我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来对付它。

10.我在路上弄湿了我的裤子,所以回家换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