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20005000000019

第19章 和谐的职场不“走调”(3)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拿同事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你以为你很熟悉对方,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但这些玩笑话却容易被对方觉得你是在冷嘲热讽,倘若对方又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你会因一句无心的话而触怒他,以至毁了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或使同事关系变得紧张。而你要切记,这种玩笑话一说出去,是无法收回的,也无法郑重地解释。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不要和异性同事开过分的玩笑

有时候,在办公室开个玩笑可以调节紧张工作的气氛,异性之间玩笑亦能让人缩近距离。但切记异性之间开玩笑不可过分,尤其是不能在异性面前说黄色笑话,这会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会让异性认为你思想不健康。

莫板着脸开玩笑

到了幽默的最高境界,往往是幽默大师自己不笑,却能把你逗得前仰后合。然而在生活中我们都不是幽默大师,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你就不要板着面孔和人家开玩笑,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不要总和同事开玩笑

开玩笑要掌握尺度,不要大大咧咧总是在开玩笑。这样时间久了,在同事面前就显得不够庄重,同事们就不会尊重你;在领导面前,你会显得不够成熟,不够踏实,领导也不能再信任你,不能对你委以重任。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要以为捉弄人也是开玩笑

捉弄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会让人认为你是恶意的。而且事后也很难解释。它绝不在开玩笑的范畴之内,是不可以随意乱做乱说的。轻者会伤及你和同事之间的感情,重者会危及你的饭碗。记住“群居守口”这句话吧,不要祸从口出,否则你后悔也晚矣!

职业女性必须注意的十大职场禁忌

女性,是这个社会中受关注度最高的群体,在职场中,也是这样。作为女性,每当你接听电话、参加会议或与老板交流时,你都在工作。你说话的内容也许很有道理,但是表达方式未必最佳。别让贫乏的工作技能影响了你的业绩。以下是必须注意的事项:

1.过多的点头

当妇女点头时,她们表示“我明白了”。而男士往往把点头理解为同意他们的观点,过多的点头会被看成是软弱的表现。

2.大声说话

在一句话末尾突然提高音调,给人的感觉好象是要提出什么问题以表现出自己对此事的不相信。但是大多数妇女对此并不重视。所以你应该试着降低结束话语时的语调,使之听上去更有权威性。

3.口头禅

有些人把交流工作变成反问句并要求得到证实:“这是个好主意,你不认为是这样吗?”“我们有最好的工作团体,对吗?”类似于这样的口头禅会减少权威性和可信性,所以应该避免。

4.修饰

有些词像“只是、但愿、猜想”会使表达者及所表达的信息受到轻视。“这只是个想法。”“我只是个初学者。”“但愿我干得不错。”“我想我有个问题。”这些语句都表明表达者缺少自信心,而且告诉听者所表达的信息无关紧要。同样,频繁地道歉也是不恰当的。应该用强有力的语言代替那些软弱无能的词汇。

5.允许打断

男士会突然插进来说自己想说的事,他们比妇女更喜欢打断别人;而妇女则往往会容忍自己的话被打断,以致对自己的主见失去信心。所以你应该说“我还没说完”或“请先保留你的问题”,或者继续发言直到表达完了自己的意见为止。

6.等待他人的邀请

在商业圈内,不能大胆说话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知识的,所以你要积极投入每一次会议的发言中。有些妇女等着他人邀请她们发言,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发言。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打断他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你必须学会让别人来听你的意见。

7.说话太软弱

说话软弱无力往往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或自信心。从喉部的膈膜发声可以使自己的声音被与会的每一个人听到,因为如果他们不得不费全力才能听到你的声音,他们往往听不进你在说什么;而且发言人一旦以一种软弱的声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失去说服力。

8.允许他人夸耀自己的意见

妇女常常抱怨男士喜欢夸耀自己的意见。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妇女应该勇敢地指出自己的贡献:“对不起,关于这点我刚刚已经说过了!”或“这与我刚刚所提及的有什么差别吗?”而不要当别人打断了你的意见时还无动于衷。

9.不雅观的身体姿势

有些细小的动作如耸肩,斜视对方,一条腿交叉着站立,或手的轻微晃动都会弱化一个人的强者形象。男士往往占据更大的空间。所以你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地盘。站如松,坐如钟,理直气壮地从事属于自己的工作。

10.穿着过于性感

视觉印象往往7秒之内即可形成。衣着和外表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如果一位妇女脚穿高跟鞋,身着缎衫和迷你裙并化浓妆,那么她表示的是性挑逗而不是职业上的交流。所以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妇女的穿着应该符合她的身份。你不必丢弃女子的温柔气质,但也不要穿得过于招摇。你的穿着可以效仿比自己职位高一层的人:如果你是管理人员,那么不妨穿得像个经理。

“拐弯抹角”的职场进攻路线

如果问你,你喜欢直来直去的人还是拐弯抹角的人,你一定喜欢前者。是的,生活当中我们都喜欢直爽的朋友,期待彼此直来直去,甚至肝胆相照,但往往我们又陷入深深的内心矛盾之中——喜欢彼此无话不谈,又讨厌对方口无遮拦,所以,直爽还真得分时候,看场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直率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人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单纯的,他们没有受过世俗的污染,处处表现出天然的真实,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真”。他们的率直是本性的真实体现,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可以不经加工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这种直接的表达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就是所谓“童言无忌”。

与孩子的率直讨人喜欢不同,成年人的率直往往不太被人接受,因为成年人是世故的,成年人的表达被认为是经过加工甚至是伪装过的,心口不一,甚至口是心非似乎是常有的事。我们并不排除口蜜腹剑的人,但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良好愿望却往往收不到好的结果,也是相当多成年人内心的一大苦痛。

直爽直爽,你直接说了,自己就感觉爽,但别忘了,你太直白了别人就不爽。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尤其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要善于做到不讨人厌,好心办好事就要有个好结果,提建议和意见就要讲究个时机、方式和方法。

绝大部分的人都好面子,尤其是有身份的人,体察现场的气氛,对方的情绪,是否适合直抒胸臆,有些意见点到为止,或者暂时搁置一下,甚至干脆等对方自醒自悟也未尝不可,不必立马分出高低。

古人说,“六十而耳顺”,既包含了虚怀若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也包含了含而不露、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悟清了这些,对于良好的初衷取得良好的结果会有所裨益的。

如果这样说

职场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做绕指柔还是百炼钢,全凭个人,如下列举八大职场金句,希望能对大家的职场生涯有所启迪。

1.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妙处: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

如果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关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此时,你应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本句型,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听起来像是你将与上司站在同一阵线,并肩作战。

2.句型:我马上处理。

妙处: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

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上司直觉地认为你是名有效率的好部属;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责任本就繁重的上司不快。

3.句型:安琪的主意真不错。

妙处:表现出团队精神。

想出了一条上司都赞赏的绝妙好计,你恨不得你的脑筋动得比人家快;与其拉长脸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他的光。会让上司觉得你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4.句型:这个报告没有你不行啦!

妙处:说服同事帮忙。

有件棘手的工作,你无法独立完成,怎么开口才能让那个以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心甘情愿地助你一臂之力呢?送高帽,灌迷汤,而那位好心人为了不负自己在这方面的名声,通常会答应你的请求。

5.句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3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

妙处:巧妙闪避你不知道的事。

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作答,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本句型不仅暂时为你解危,也让上司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头很用心。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6.句型:我很想知道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妙外:恰如其分的讨好。

你与高层要人共处一室,这是一个让你能够赢得青睐的绝佳时机。但说些什么好呢?此时,最恰当的莫过一个跟公司前景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在他滔滔不绝地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

7.句型:是我一时失察,不过幸好……

妙处:承认疏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

犯错在所难免,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非常重要,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诚却淡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焦点。

8.句型: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

妙处:面对批评表现冷静。

自己的工作成果遭人修正或批评,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不需要将不满的情绪写出在脸上,不卑不亢的表现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更值得人敬重。

职场中的礼仪“修行”

手机和电脑是传递信息必不可少的传输工具,也是青年人的新时尚玩具,手机和电脑的日益普及,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

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外,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就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宣传手机礼仪。

那么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拨打对方的手机?

1.在一切公共场合,手机在没有使用时,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不要在并没使用的时候放在手里或是挂在上衣口袋外。放手机的常规位置有:一是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这种位置最正规;二是上衣的内袋里;有时候,可以将手机暂放腰带上,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边、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桌子上,特别是不要对着对面正在聊天的客户。

2.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关掉,起码也要调到振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像是业务很忙,使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你的行为,则显示出你缺少修养。

3.注意手机使用礼仪的人,不会在公共场合或座机电话接听中、开车中、飞机上、剧场里、图书馆和医院里接打手机,就是在公交车上大声地接打电话也是有失礼仪的。

4.给对方打手机时,尤其当知道对方是身居要职的忙人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时间他(她)方便接听吗?并且要有对方不方便接听的准备。在给对方打手机时,注意从听筒里听到的回音来鉴别对方所处的环境。如果很静,应想到对方在会议上,有时大的会场能感到一种空阔的回声,当听到噪音时对方就很可能在室外,开车时的隆隆声也是可以听出来的。有了初步的鉴别,对能否顺利通话就有了准备。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否通话还是由对方来定为好,所以“现在通话方便吗?”通常是拨打手机的第一句问话。其实,在没有事先约定和不熟悉对方的前提下,我们很难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方便接听电话。所以,在有其他联络方式时,还是尽量不打对方手机好些。

5.公共场合特别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应该把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压低一下,而绝不能大声说话。

6.在一些场合,比如在看电影时或在剧院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如果非得回话,或许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是比较适合的。

7.在餐桌上,关掉手机或是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还是必要的。避免正吃到兴头上的时候,被一阵烦人的铃声打断。

8.不要在别人能注视到你的时候查看短信。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查看手机短信,对别人不尊重。

9.在短信的内容选择和编辑上,应该和通话文明一样重视。因为通过你发的短信,意味着你赞同或至少不否认短信的内容,也同时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准。所以不要编辑或转发不健康的短信,特别是一些带有讽刺伟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更不应该转发。

10.当与朋友面对面聊天时,不要正对着朋友拨打手机,避免通话时高频大电流对他产生辐射,让对方心中不愉快。

二、电脑礼仪——别损伤你的办公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