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青少年卷)
20006000000024

第24章 实践篇:说话技巧双响炮,优化你的表达方式(9)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将军回到母校——美国西点军校。校园里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英姿勃发的青春岁月。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了演讲,他是这样开的头: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军校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得也很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将军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将军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E.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人们都有着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个究竟不可。为了激发起听众的强烈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既要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要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呈浑然一体。

②演讲的正文要中心明确。

演讲的正文部分,中心必须明确,并使整个演讲围绕它合乎逻辑的展开。为此,一方面要主次分明,层次井然,逻辑性强;另一方面,又要围绕重点,设法形成一个或几个高潮,造成一种波澜起伏的气势。这样,既能使听众得到感官上的愉悦或享受,又能抓住听众的注意,使他们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良好听讲状态,从而让演讲顺利地进行下去。

③演讲的结尾要余音绕梁。

演讲的结尾要顺理成章,深刻精彩,压得住台。有人用“虎尾”来形容演讲的结尾,就是说结尾要像老虎的尾巴一样强劲有力。合理的结尾应当能够对演讲的主题进行强化和提升,使整个演讲得以升华。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演讲结尾追求的最佳效果。幽默能使演讲结尾更富有情趣。在多种多样的演讲结束语中,幽默式可算是其中极有情趣的一种。一个演讲者能在演讲结束时赢得听众的笑声,不仅是自己演讲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现,更能给本人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也是演讲圆满结束的标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首先是造势。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是好讲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讲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当他谈完第五个问题时,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了嗓门,一本正经地说道:“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老舍先生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其次是概括。某大学中文系一次毕业生茶话会上,首先是系党总支书记讲话,三分钟的即兴讲话主要是向毕业生表示祝贺。然后是彭教授讲话,主题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还引用了列宁的名言。第三个讲话者潘教授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片断,以此勉励毕业生们学习海燕的精神。第四个讲话者副系主任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母校和老师们。紧接着,毕业生们欢迎王教授讲话。在毫无准备而又难以推辞的情况下,王教授站起来,先简单地回顾了数年来与同学们交往的几个难忘片断,最后一字一顿地说:“前面几位给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我还是喜欢说他们说过的话。(笑声)第一,我要祝同学们胜利毕业!(笑声)第二,我希望同学们‘学习、学习、再学习’。(笑声)第三,我希望同学们像海燕一样勇敢地搏击生活的风浪。(笑声、掌声)第四,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母校,不要忘记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

在这里,王教授通过对前面四个人的演讲主题的简练概括,旧瓶装新酒,不落窠臼,作了一次机智、风趣且具有个性特点的演讲。

演讲的幽默式结尾方法是不胜枚举的。关键是演讲者要具有幽默感,并能在演讲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讲的气氛和听众的心态,才能使演讲结束语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轰动效应。

7.场景七:定位人生的金口才

(1)制定你的人生规划

刚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恰如乳虎啸谷、鹰隼试翼,未来这幅巨画正在展开,等待你的大笔去挥洒、去填充。但是,面对着空白的画布,你一定踌躇了,一幅好的彩绘,先画哪一笔,后描哪一笔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你做好人生规划。

①认识自己。

在你进行人生规划时,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包括知识优势、专业优势、实践优势、能力优势等。但也决不能回避缺点和短处。

②确定你的人生目标。

要能够发现和确认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谓人生目标,就是一个你一生所追求的固定目标,你生活中的其他一切事情都围绕着它而存在,也就是说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一般地来说,大多数青少年的主要人生目标,无外乎是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能让自己快乐并满足的社交;拥有金钱能力足以维持一个符合自己身份的生活方式。

③制定你的职业生涯设计。

刚刚踏入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多多少少得称一称自己的“斤两”,并分析一下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及价值。这一行为,人们将称其为“职业生涯设计”。一般包括: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

职业方向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因而需要倍加慎重。因此,应该遵循“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四项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

(2)十招助你成功通过面试

当你找到了你的人生定位,并做出了人生职业规划,接下来,你就要走入职场,走向社会了。面试,就是你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愿下面的十招能够帮助你成功通过面试。

第一招:把紧自己的嘴巴,三思而后答。

面试场上,考官们经常采用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尽量地让应试者多讲话,目的在于想多了解一些应试者在书面材料中没有反映的情况。所以求职者一定要注意把紧自己的嘴巴,该讲则讲,不该讲的绝不要多讲,更不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免画蛇添足。

李婕到一家广告公司参加面试。当考官问到“你有什么缺点”时,她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作了回答。考官听了之后没有吱声,她以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场,于是又讲了一个缺点。可是考官一直静静地听着还是不说话,就这样,李婕一个又一个地讲了不少自己的不足,而且都是没有经过预先考虑过的。

俗话说:“言多必失。”这样的应答是不明智的,结果吃亏的往往是应试者自己。所以,在应试时一定要注意把紧自己的嘴巴,如果认为已经回答完了,就不要多讲话。不要为了自我推销而试图采用多讲话的策略来谋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招聘方多了解自己,事实上这种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可取。

第二招:留足进退余地,随机而应变。

在面试当中,对那些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或者是“圈套”式的问题,应试者要注意运用灵活的语言表达技巧,不要一开始就把话讲死。否则,很容易将自己置于尴尬境地或陷入“圈套”之中。

当考官提出“你认为应抓住几个要点?”之类的问题时,你的应答最好这样开头:“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在此用“几个”而不用具体的数字“三个”、“四个”或“五个”来回答,给自己预留了灵活发挥的空间,可以边回答、边思考、边丰富。反之,如果话一讲死,一旦出现卡壳,就会神情慌乱、精神紧张,本来完全可以应答的问题也就答不好了。

当考官提出“据说你对‘某某’问题很有研究,不妨谈些你的看法。”这样一些诱导式的问题时,你的应答须特别谨慎。因为考官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把你界定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实际上是为了对你作深入了解所设定的“圈套”。即使你真的对“某某”问题很有研究,也切不可自以为是。否则,你将会面临难度更大的追踪性问题。你不妨这样回答:“谈不上很有研究,只是略知一二,可以共同探讨一下。”这表面上看是对考官的谦恭,而实质上是在于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以便随机应变。

第三招: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而理智。

面试时,考官常常会冷不防地提出一个应试者意想不到的问题,目的是想试一试应试者的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这时,你需要的是稳定情绪,沉着冷静,千万不可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