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实用心理学2
20006400000023

第23章 职场心理(4)

市场经济的格局带来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冲击

在传统的计划时代完全的单位体制的组织管理模式下,大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曾经与男生拥有相同的机会和权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进,原有的单位制社会结构走向了多样化,体制外社会组织的数量比重逐渐增加。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劳动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进行配置,配置则意味着选择,有选择就难免有不被选中的。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障碍也越来越大。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许多方面都难以与男生一视同仁,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也难怪,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希望投入的劳动力都会带来较高的效率,而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此外,在学校里,女大学生大多只注重学习,而没有男生那样广闻博记,走上工作岗位又缺乏创新,只会因循守旧,跟着别人走,再加上女生的身体和性格弱点,这就很难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

人才市场出现了新的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要也随之不断改变。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因此,女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要与社会变化相适应。塑造新的自我,克服种种心理障碍。

(一)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化改革要求女大学生要具有现代化特征,因此女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先决条件。

1.转变观念,增强信心

女大学生首先要勇敢地接受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切挑战,面对严峻的现实,提高自己的承受力,平衡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以往那种祈盼照顾、分配的观念,把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建立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坚强信念上。心理上的转变首先要做到观念上的转变,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性,砥砺意志,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自觉地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坚强女大学生。

2.不断学习,锻炼能力

女大学生尽管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应该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缺陷。这种充实包括知识,也包括对社会的了解和学习。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由自身价值和市场需要共同决定的。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找准定位,明确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使自己在将来找工作时有良好的心态,不怕从最低层做起。保持自己的竞争活力,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3.发挥优势,迎接挑战

女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事业的成功都与正常的心理状态有关。女性有着自身的优势: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直观感觉和综合分析能力较男性明显优势。另外,女性的耐心、耐力、韧性一般都比男性要强。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适应社会,在这个极具挑战意味又有些陌生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地争得一席之地。

(二)增强自我意识

女大学生在择业中对自身的各种冲击,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1.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发展和提高的前提条件。人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固然受到家庭、朋友、团体、社会等等方面观点的影响,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真正对自我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是在主体将这些外部评价内化后形成的。因此,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面对未知领域女大学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没干过,但我能干好。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树立“我能”“我行”的意识,在心理上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产生接纳自己,承认自己能力的良好心理状态。

2.确立目标,自强不息

女大学生要自强,首先要敢于向自我挑战。女大学生只有唤醒自我意识中那部分沉睡已久的进取心,才能产生激励自己不断向既定目标迈进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择业时要善于争取自己的最佳位置。人处在最佳位置奋斗的动力和乐趣才会源源不竭,自我的能量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释放。

3.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建立国家性别平等机制。保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就业公平的基本权益。建立以国家、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女性特点,在生育和哺乳阶段,女职工可以不工作,由社会提供生育、哺乳保障,而在婴儿幼小时期,可以选择弹性工时制,一旦孩子长大,女劳动力又可进入高效阶段,恢复满负荷工作。全社会应创造一个对女性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男性一同施展才干,与男性一同参与,推动社会进步。

为你的职场心理“扫雷”

心理雷区之一:过度紧张

对象:没有太多工作经历的职场新人。

症状:考试、笔试等统统没有问题,一旦到了面试,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觉得紧张、失眠,大脑混乱。面试的时候,脑子常常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好像突然舌头大了一圈,笔也不知道该怎么拿了,字也不会写了。更有甚者会紧张到胃痛、心跳加速、面色潮红。直到面试结束,人还是觉得紧张。比较严重的情况是,有些人的紧张状态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没办法恢复正常。曾经有个计算机系的男生,到一家跨国机构面试,这家公司在办公楼的14层,面试出来后由于还没有摆脱紧张状态,他乘着电梯却直上了29层。直到电梯开门,他才意识到自己搞错了,可是两条腿已经没有知觉了。更有一些女孩子,平时读书很好,到了面试的时候却因太紧张而导致头晕,甚至突然性的失明。因为紧张而导致面试有失水准的例子很多,有些情况严重的人甚至一两年都找不到工作。不少人因为长时间过度紧张而心跳加速,就以为自己是心脏病,可是去检查也没有什么结果,吃任何药也不见效。

对策:首先,不妨先接受这样的事实:任何人,在遇到诸如面试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觉得紧张。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有人不紧张,那他倒可能有些问题。因此,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调节,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在面试的前一天做角色扮演的模拟练习,通过实战演练让自己进入角色。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那个公司的情况,并掌握情况,知己知彼,越多的练习就有越多的把握。面试后如果长时间不能走出角色,那就试试情绪转移的方法,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找一些朋友、家人倾诉一下自己的担忧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心理雷区之二:没法安定,跳槽成习惯

对象:年轻的白领。

症状:频繁跳槽,一份工作做不到一个合同期,有的甚至做不到一两个月。越跳越想跳,老是安定不下来。有的人还为自己理想的工作总结了“三要”:即一要发展,二要高薪,三要可以随时跳槽!求职者个人觉得这是为自己寻找更好的机会,“人往高处跳,水往低处流。”觉得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没办法改了,跳了再说。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主观的错误想法。曾经有位做销售的武先生,他在三年的时间里前后跳了六次槽。每次他总以为是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了一个新起点。可是当他几个月前偶然碰到以前公司的同事时,他才知道,尽管这位当年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在能力和教育背景等各方面都不如他,但现在他已经是公司的总经理了。武先生觉得后悔不迭:如果当时他不是那么急于跳槽,挡不住高薪的诱惑,那么今天这个位置就该是他的,大好的机会也不会被自己白白“跳过了”。

对策: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频繁跳槽的原因主要是求职者过分强烈的个人价值实现欲望,这和每个人成长的经历和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无论如何,频繁跳槽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如果你也是这“跳蚤一族”里的成员,你就该仔细思考和衡量一下自己的自身价值与你的追求之间的差距。你要寻找你的伯乐,但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千里马。从短期利益看,跳槽像是跳对了,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每次跳槽都要花很长的时间与新的环境、新的同事磨合,尚未深入公司,就又跳走了,也许公司正打算给你更好的机会,你却跳到别的地方去了。目光短浅,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心理雷区之三:老板前一条虫,老板后一条龙

对象:普遍性非常强,每个办公室里都有,程度从轻到重不等。

症状:每天上班看到老板坐在那里,做事情就畏首畏尾,生怕做错事情说错话。一旦哪天老板出差或者开会不在,立刻活跃起来,表现出色非凡。有位黄女士是董事长的高级执行秘书,她每次看到老板是又紧张又害怕。每次汇报工作,都生怕自己会出错,紧张得出一身冷汗。每次老板交代她工作,她都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导致吃不好、睡不着,人总是觉得没精神。时间长了,她还以为自己是身体虚弱,吃保健品长达一年左右,由于一直不见效,在朋友的帮助下去看了心理医生才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对策:众所周知,每个人看待事情,多多少少会带着自己的主观感觉。看老板也是一样,常由于自己的心理而把老板的形象夸大再夸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把老板的各种优点缺点都列出来,你就会发现他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自己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他呢,没有必要把他夸大。其次,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员工?老板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候也不得不摆摆架子,指使人做这做那,因为他在这个位子上,所以他才会这么做,这和你个人是完全不搭界的。况且,一个老板愿意把事情交给你做,就是出于对你的信任,这是好事情。你完全不必谨小慎微,担心过度。所以不妨端正自己的态度,用平凡心看待老板。尝试和他做一些接触,因为员工都怕他,所以老板有时候也是很寂寞的。

心理雷区之四:自我表现欲过强对象: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多。

症状:这种人总给别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什么事情都抢着做,冲在最前面,希望在老板面前突出自己。有一位刚刚从美国读完MBA回国的男青年,毫不费力地进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上海办事处,老板刚开始总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他做,他有点不满意,在一次计划书的招标会上,他把自己熬了几夜精心准备的材料交了上去,一心以为可以博得老板的赏识。没想到会议结束后就收到了人事处的解聘通知。原来,他因为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事,把“进口”误以为是“出口”,使公司在利益和信誉上蒙受了双重损失。

对策:形成这种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自信过度。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个正确的估计。必须明确这一点:你如果可以出色地完成自己这个岗位上的本职工作,那就已经是最大的“标新立异”了。

心理雷区之五: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

对象:领导级的人物或是职场新手。

症状:总是下意识地感觉别人在看他,观察他。有位IT业的年轻老板,在刚刚下海办公司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别人盯着自己。有的时候,和自己员工眼光偶尔一接触,他立刻就会想:他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老板很无能?我今天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决定?还有一位刚刚进入职场的女大学生,她本来是不化妆的,但是她开始工作后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外表,别人只要瞟她一眼,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口红的颜色太深了?是不是穿的衣服领口太低了?头发颜色是不是太显眼了?

对策: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属于比较敏感的,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而且有了这种症状的人一般都会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所以应该纠正这种误区。要认识到一个人偶尔的眼光里存在着几万种可能,他不一定是在看你;即使他看你,也可能是无心的,也可能是欣赏你。完全没有必要胡乱猜测,给自己盲目施加压力。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心理雷区之六:压力好大,脑袋像要爆炸

对象:各种行业的各类人群。

症状: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各类职业人都感到压力大,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些人的压力超负荷,而且没有得到有效发泄,伤害了身心健康,造成精神不济,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不少人甚至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产生暴力倾向。李先生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职员,每天要解决很多棘手的技术问题,工作压力很大。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舒缓,他变得越来越沉闷,一点点小事也会让他大发雷霆,甚至摔盆子砸碗,对妻子拳脚相加。

对策:有些公司在办公区域设置了缓解压力的房间,设有拳击等项目,方便职工发泄压力,其实这并不算积极的做法,只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措施。当我们开始感到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应该采取措施了。不妨在工作之余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或者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等等,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思想锁在工作上,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