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史一本通
20016200000029

第29章 草原帝国——元(2)

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生活了整整17年,他们非常想念家乡,几次向忽必烈请求回国,但忽必烈都没有答应他们。公元1292年,马可·波罗利用护送蒙古公主远嫁到波斯的机会,踏上归程,经过3年的长途跋涉,才回到了威尼斯。当时,威尼斯正与热那亚发生战争。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的舰队,兵败被俘,被关在热那亚的监牢里。在狱中的一年时间里,马可·波罗口述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同狱的作家鲁思梯谦把马可·波罗所讲的事记录了下来,编成了一本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详细记载了中国的富庶繁华,它一经写成,就迅速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轰动了欧洲,强烈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从那以后,东西方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了。

§§§第五节 “汉人”和“南人”

元朝建立以后,由于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蒙古统治者通过笼络各民族上层贵族才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巩固。但是,蒙古统治者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将蒙古族定为国族,把其余的各个民族划分等级,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

在元朝统治者的民族等级划分中,蒙古人地位最高。其次是那些被蒙古人征服、并帮助蒙古人征服全国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各族人民,蒙古统治者就把他们称作“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处于等级划分的最底层,是地位最为卑微的民族。所谓汉人,是指原元·赵孟頫·浴马图(局部)来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汉化的女真、契丹等族。所谓南人,就是指忽必烈灭南宋时仍在南宋统治下的汉族。

元朝各民族等级之间的差别,表现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官制上来看,自忽必烈即位以后,就定了这样一项制度:中央或地方的官员,正职一律由蒙古人担任,副职才允许汉人、南人担任。特别是中央统治机构中掌管行政的重要职位,正职绝大部分由蒙古人担任,只有极个别的汉人短期内担任过正职。至于掌管军事的要职,汉人、南人是一律不能担任的。军队的数量和驻防情况,则对汉人、南人完全保密。但是,不少蒙古人、色目人虽然当上了大官,可他们根本不识字,更不识汉字。有时衙门里的公文要他们签字写日期,他们也写不好,下面具体办事的人看了都直发笑。

除了在官吏任命上的不平等之外,元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带有鲜明的民族压迫色彩。当时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两榜录取,对汉人、南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而且还规定南人不能得前三名。汉族读书人要想通过科举做官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对百姓的日常治理方面,不同等级的民族,也要接受有差别的对待。例如,同样是杀人,一般规定杀人者死,但蒙古诸王因恩怨杀人,仅判处杖刑和流放。如果殴斗事件发生在蒙、汉之间,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罚银,而汉人只要打伤了蒙古人,就一律处死。而且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还不能还击,只能陈诉。

由于这种等级划分的民族政策,元朝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严重的隔阂。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

§§§第六节 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后人称他元曲四大家像们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的说法,最早提到的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他只提及四人的姓名,还没有“四大家”的命名。到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才正式出现四大家的说法:“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对这四位元代戏曲作家的评价和排列顺序,也因人因时有不同的提法。如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名也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饰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却推戴马致远,把关汉卿列为“可上可下之才”。现在一般认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的说法比较公允:“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一颗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响当当一颗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生平甚无记载,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善与人交往,一生写过18种杂剧,其中《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著名。伶人称他为郑老先生,死后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灵隐寺。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曲词,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流传。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yù)(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所作杂剧共18种,今存8种:《伊尹耕莘》、《三战吕布》、《无盐破环》、《王粲登楼》、《周公摄政》、《老君堂》、《翰林风月》、《倩女离魂》。另有《月夜闻筝》存残曲。

§§§第七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朝末年,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变本加厉,压迫得百姓吃不上饭,日子苦不堪言。元顺宗继位后,实施了一些想要挽救王朝没落的措施。但这些做法大多治标不治本,再加上整个统治集团的日益腐朽,元朝走向衰落的步伐开始加快。

韩山童和刘福通是河北一带的农民,他们利用百姓对元朝统治者的仇恨,成立了民间秘密宗教组织白莲会,暗地组织农民反抗官府。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借元军逼迫民工疏通元·大都遗址黄河、克扣工钱的机会,召集白莲教教民,发动反元起义。起义不久,韩山童就在战斗中被捕牺牲。刘福通领兵继续战斗。

刘福通率领的起义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很受百姓的欢迎,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很快队伍就发展到了10万人。各地起义军将士头上包着红巾,因此百姓们都称他们为红巾军。刘福通的红巾军用了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连续攻下了一批城池。元王朝见刘福通声势浩大,赶忙调动大批官兵镇压红巾军。不料元朝内部发生内乱,元军不战而溃。红巾军趁机出击,大破元军。公元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国号为宋,韩林儿被称作小明王。

与此同时,江淮一带的农民很早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他们见刘福通起义后势力发展很快,也纷纷起兵响应。这些起义军攻占了一些土地后,相继称王,建号改元,形成了与元王朝抗衡的群雄并立的局面。除了刘福通的队伍最先建立了反元武装外,最重要的起义队伍还有以下几支:一是芝麻李、赵均用、郭子兴等部。芝麻李和赵均用首先率众起义,占领徐州。次年芝麻李败死,赵均用等投靠了濠州的郭子兴。二是徐寿辉、陈友谅部。公元1351年,徐寿辉以蕲水为都,自称皇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皇帝,国号大汉。三是张士诚部。公元1353年,张士诚聚众反元,建立大周,自称“诚王”。后来,张士诚贪图高官厚禄,投降元朝。

各地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使元朝的政权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元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