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史一本通
20016200000030

第30章 汉族复兴的王朝——明(均为原书内容,顺序不变)(1)

明朝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发展至极从而逐渐扭曲的时期。它的皇权绝对化,宦官当权,“东厂”、“西厂”的设立,无一不是这一结论的阐释。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倭寇的相继侵扰更使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虽然后来有张居正的改革,但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挽救其衰败之势。唯一可提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第一节 朱元璋立国

元朝末年,统治腐朽,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农民无法生存,就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朱元璋出身贫苦,家里世世代代给地主种田,自己从小就替地主放牛。17岁那年,父母和兄弟都因为灾荒和瘟疫死了,生活没有了依靠,就到庙里当了小和尚。后来,全国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朱元璋在庙里呆不住了,就参加了郭子兴在濠州的起义队伍。

朱元璋像朱元璋作战非常勇敢,足智多谋,受到郭子兴的器重,并被郭子兴招为女婿。郭子兴死后,这支起义队伍就由朱元璋领导。

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攻克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在应天,他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招集贤能的武将谋士,重用李善长、刘基、宋濂、徐达、常遇春等人。他以应天为中心,四处征战,附近的元军据点都被他依次攻占。这时,朱元璋的占领地区东北邻张士诚,西邻陈友谅,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他们都割地称王,各霸一方。

公元1363年,陈友谅率领大军进攻洪都,朱元璋率军援救。两军相遇,展开了一场为期36天的决战。最后陈友谅战死,全军瓦解。

消灭了陈友谅,南方群雄中再也没有敢和朱元璋争锋的了。接着,朱元璋又举兵攻打张士诚。公元1367年,张士诚兵败而死,不久,方国珍也不战而降,这就奠定了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基础。此后,他依靠江南雄厚的财力,率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强大军队,南征北伐,取得了节节胜利。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的率领下,攻入元朝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建立后,各地的割据政权依然散存,朱元璋虽然已经掌握河南、江浙和闽广地区,但统一全国的任务还很艰巨。朱元璋一面着手恢复经济生产,一面继续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二节 胡蓝之狱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疑心很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杀死大臣。到了晚年,太子病死了,皇太孙成了皇帝的继承人。朱元璋考虑到皇太孙年幼文弱,怕自己死后幼帝控制不了权高望重的大臣,怕他们对皇室造成威胁,于是就找借口,大杀功臣,以消后患。

洪武初年的时候,丞相胡惟庸依仗自己功劳大和朱元璋对他的宠信,独揽大权,对朝廷大事,不向皇帝报告,就擅自做出决定,下达命令。各级官吏给皇帝的奏章,他也总是私自拆看胡惟庸案大捕杀,如果是对自己不利的,就扣下来,不上报给皇帝。朱元璋渐渐起了疑心。他不愿大权旁落,就动了杀机。这时,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员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就投其所好,向朱元璋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虽然知道没有什么证据,但还是派兵包围了丞相府,抓住胡惟庸,把他磔(分裂尸体的刑法)死了。这个案子牵涉的人并不多,但从此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让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大大加强了。

事隔十年,又有人揭发说胡惟庸曾私通日本和元朝的残余势力,企图发动政变。这时朱元璋年纪大了,疑心病越来越重,于是追究此事,很多人趁机报私仇,被揭发的人越来越多,受牵连的人,更是数不过来。这些人都被抄家灭族,共死了3万多人。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胡党大狱”。

两年后,又发生了蓝玉案。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在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凉国公。但他性格卤莽,性情粗暴,有时自作主张,不向皇帝请示,说话做事还不检点。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认为他太狂妄放肆,加上他兵权过重,朱元璋认为他将来会给皇储造成麻烦。

公元1393年,有人密告蓝玉要叛乱。朱元璋将蓝玉抓了起来,用酷刑逼他招出同伙。凡是和案件有牵连的人以及和蓝玉有来往的人,都被抄家问斩,一共杀了将近2万人。

胡、蓝两次大狱后,朱元璋几乎把明朝开国之初的功臣宿将和文武大臣都杀得差不多了。

§§§第三节 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把他的24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的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死后,皇太孙朱允玟即位,历史上把他称为“建文帝”。

明长城示意图明代修建的嘉峪关这时,建文帝的很多叔叔都是地方上的藩王,他们眼看着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侄儿的手里,心里很不舒服,特别是驻守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小时候就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有一次,朱元璋讲了句“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建文帝作对子,建文帝想了想,对道:“雨打羊毛一片膻。”老皇帝听了,觉得这对子平淡苍白,毫无生气,非常扫兴。这时,站在一旁的朱棣见了,立刻补上一句:“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后来,朱棣在抵抗元朝军队进攻时,多次立过战功,所以对建文帝更不服气。他一方面暗中练兵,准备谋反;另一方面,他为了麻痹建文帝,假装犯了精神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侯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

有一天,建文帝派使臣去看望朱棣。朱棣为了消除建文帝的猜疑,就假装精神病发作,大热天还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不停地叫冷。使臣一汇报,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疯了。

燕王知道建文帝毕竟是明太祖定下的皇帝,公开反叛,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找了个起兵的理由,说是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历史上把这场内战叫“靖难之变”(靖难是平定内乱的意思)。

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南下。建文帝得到消息,派兵抵抗。但是,他认为都是一家人,这样大动干戈,很不好,所以让将士作战时要特别小心,不得杀伤燕王,以免使皇帝担上杀害叔叔的罪名。

朱棣精于谋略,善用奇兵。建文帝的军队虽然数量多于燕王,却常常吃败仗。过了不久,燕王朱棣就攻入南京城,宫内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是后来有名的明成祖,年号永乐。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耀武扬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获得海外的奇珍异宝,于公元1405年正式任命郑和为使者,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称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域和沿海各地。

郑和本姓马,字三宝,是回族人,因靖难有功,深受明成祖信任,被赐姓名郑和。他带的船队,一共27800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62艘大船、200多艘小船,满载丝绸瓷器,从苏州刘家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了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再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西洋各国也都热情地接待了郑和的船队,并派了使者跟他一起回访。公元1407年9月回到国内,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郑和墓明成祖听了郑和第一次出海的经历,觉得这样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与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所以从此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的这些年里,郑和出海7次,前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28年的航海活动,耗尽了郑和的全部心血和体力,在最后一次远航归来不久,他就病死了。后来的明朝统治者们认为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用去了国库的大量财富,国家负担不起,出使海外就被禁止了。

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他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驱者。

§§§第五节 明成祖治国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很有军事才能,也非常具有政治远见。

由于明成祖从小就被派到边关驻守,因此他经历了很多艰难挫折,也学会了许多本事,增长了见识。为了使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得到锻炼,他把太子也经常派到地方上去视察。这样一来,太子果然从小就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苦,长大以后勤俭治国。

朱棣像“靖难”期间,华北一带遭受战争,生产被破坏得很严重。明成祖就下令减免百姓赋税,还让地方官们制造农具给百姓们使用;对于因为战争而弃土离乡的农民,明成祖让他们返乡,并给他们发放种子和农具,以重新从事生产;除此之外,明成祖还让地方官在农闲的时候修筑河渠,疏通河道,以便利灌溉。

明成祖不但注意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他自己也生活节俭,身体力行。一次,一个外国使臣送给他一对玉碗,他就对那个使臣说:“我们国家的餐具很好,已经够我用的了。我们的国库里也有玉碗,我都从来没有用过。如果今天朝中大臣们知道我收了这个玉碗,日后他们也一定会竞相效仿,献这献那,这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随即就把玉碗还给了外国使臣。

对于那些曾经与他出生入死,帮助他夺得皇位的功臣们,明成祖从来不对他们猜忌。他经常注意大臣们的优点,量才任用。对于那些真有才能的人,明成祖大胆提用。有一个驻守西部的大将被弹劾说是擅自专权,自作主张,明成祖就说:“任人不放手不能成事,何况大将远在边关,怎么能要求他事事都按照我的谕旨行事呢?”

另外,明成祖还经常鼓励大臣们敢于进谏直言。对于敢说真话的人,他总是加以奖励;对于不敢说真话的人,他就常常加以斥责。有一次,明成祖让六部的官吏下到地方,体察民情。可官吏们回来很久都没有向明成祖提出建议。于是,明成祖就把御史叫了来,说:“你去告诉他们,我很想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些地方上的情况。他们都从地方上回来很久了,怎么到现在还不提意见,难道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明朝在明成祖的精心治理下,终于取得了后代帝王难以比拟的成就,成为了当时整个东方最强大的帝国。

§§§第六节 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刚刚即位的时候,只有9岁。他成天只知道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钻了空子,他趁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的机会,把朝廷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上。王振的权力越来越大,朝中的大臣们都非常害怕他。那些对王振不满的人,不是被明英宗像撤了职,就是被关进了监狱,或者被流放到新疆充军。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部的首领也先派2000多人向明朝廷进贡马匹。瓦剌部的使臣为了多得些赏赐,谎报来的使者是3000人。这件事让王振知道了,非常生气,大骂也先欺骗朝廷,削减了原定的赏金。也先想跟朝廷和好,就为自己的儿子向明朝求婚,遭到王振拒绝。这下惹恼了也先,他决定发兵中原,给王振一点儿厉害瞧瞧。

这年夏天,也先率领瓦剌的部队进攻大同,镇守大同的明朝官兵被打得大败,边疆告急。明英宗这时已经23岁了,可还是什么都不懂,凡事都听王振的。因为大同离王振家乡很近,王振担心自己的家产、田业被侵占,就劝说英宗率兵亲征。英宗一点儿主见都没有,就同意御驾亲征。

也先听说明英宗亲征,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一举消灭明军主力。明英宗根本不会带兵打仗。他带领人马来到大同后,求胜心切,也不加休整,就命令将士进攻。由于仓促出兵,军队里粮饷都不充足,士气也十分低落。在与瓦剌军的交战中,各路明军纷纷溃败。王振看情况危急,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途中,王振为了显威风,劝英宗去他的老家蔚州住几天。往蔚州走了20公里后,王振又担心大军损坏他家的庄稼,又命令往回走。这样一耽搁,明军就被瓦剌大军追上了,在土木堡被瓦剌人包围。一连困了三天,士兵饥渴难耐,陷入困境。也先指挥大军从四面进攻,明军抵抗不住,纷纷投降。英宗在逃跑的路上被瓦剌军活捉,王振被气愤的护卫将军用锤砸死,几百名文武官员也在这一战中丧命。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