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史一本通
20016200000038

第38章 由衰而兴——现代(1)

封建王朝虽然被彻底推翻了,可中国人民的苦难并没有随之结束。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日本侵略……数不清的痛苦和磨难仍然缠绕在中国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战乱之后,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中华大地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第一节 五四运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西方列强在欧洲作战之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先是借口对德宣战,派兵强占了德国控制下的胶州铁路和青岛。随后,它又向袁世凯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最后,日本向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政府提出了独占山东的要求。

上海工人、学生、市民团结一致举行“三罢”大游行示威一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对战败国的和约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提出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一切被日本夺去的权利,但要求遭到了拒绝。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愤怒。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十多所学校的数万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高呼“誓死争回青岛”、“还我山东”、“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会后进行游行示威。学生们的行动惊动了京城各界。北洋政府派出警车前来阻止游行,但学生们仍继续前进。

游行队伍来到曹汝霖家所在的赵家楼胡同时,曹家大门禁闭。曹汝霖躲到了小储藏室中,章宗祥则藏在地下锅炉房中。学生将大门撞倒后蜂拥而入,找到了章宗祥,将他痛打了一顿,后来又放了一把火烧了赵家楼。尾随学生的警察趁机逮捕了32名学生。

消息传出后,北京众多专科以上学校的学生纷纷罢课,发出通电表示抗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天津、长沙等城市的学生也开始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以声援北京学生。这场爱国运动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没几天,西安、济南等地的学生也都罢课游行。6月3日,上海的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六七万工人联合举行了政治大罢工。上海的“三罢”运动,迅速地影响了全国20多个省、15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性的各行各业共同参加的爱国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全部被捕学生,撤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并且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各个军阀都有自己的地盘,独霸一方,相互混战。段祺瑞内阁成员合影在众多军阀之中,北洋军阀势力最为强大。北洋军阀又分为直系和皖系。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是亲英美派,占据直隶、江苏、江西和湖北;皖系的头子是段祺瑞,底盘主要是在安徽、山东、浙江和福建,并且控制了北京政府,他们以日本为后台。

当时担任大总统的是黎元洪,段祺瑞任国务院总理。两人上任不久,就开始发生矛盾。段祺瑞觉得,黎元洪没有地盘和军队,能当上总统全是靠他帮忙,所以他根本不把黎元洪放在眼里。而黎元洪也对段祺瑞的霸道作风非常反感,不愿在段祺瑞的控制之下做傀儡总统。时间长了,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由于他们两人一个在总统府,一个在国务院,因此人们就把他们两人的矛盾称为“府院之争”。

后来,两人因为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矛盾激化起来。1917年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3年。美国一直在一旁观战,没有参战。这时,美国突然决定对德宣战,准备加入协约国,希望中国与美国一同行动。但是,日本却担心美国会利用中国参战捞到好处,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鼓动段祺瑞对德宣战。美国一看日本这样,也改变了主意,又主张中国暂时无须对德宣战。黎元洪担心如果中国参战,段祺瑞的权势就会大过自己,所以他倾向于不绝交,更不参战。国会的议员们也多数支持黎元洪的主张。于是,段祺瑞企图使用武力威胁的手段来对付反对势力。他召集了各地皖系督军向黎元洪和国会施加压力。他还雇了一批流氓、地痞组成请愿团,控制国会,逼迫议员同意参战。许多议员都对段祺瑞的流氓做法不满,纷纷提出辞职。

黎元洪见段祺瑞的气焰受到了打击,就在英美的支持下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天津筹备组织临时政府,并唆使皖系和奉系军阀独立,准备以武力推翻黎元洪。黎元洪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邀请张勋进行调停。

§§§第三节 张勋复辟

张勋是清朝的旧军官,思想守旧又反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全国人民都兴高采烈,把象征着清朝顺民的辫子剪掉,可张勋却始终不剪,始终想要找机会把已经倒台了的清政府再扶起来。袁世凯建立“洪宪帝制”遭到唾骂以后,张勋大肆招兵买马,扩展自己的军队,企图等袁世凯死了以后,自己扶植溥仪重新建立清王朝。由于张勋的军队穿着民国的军装,脑后却拖着长长的辫子,因此人们都把张勋的军队称作“辫子军”。

府院之争以后,黎元洪害怕段祺瑞闹兵变,就邀请张勋到北京进行调解。张勋见机会来了,非常高兴,但他又有自己的一番打算。他要搞复辟,并不害怕黎元洪,却十分担心握有军权的段祺瑞。因此,张勋接到黎元洪的邀请后,首先到天津拜访了段祺瑞。段祺瑞也想利用张勋的力量赶走黎元洪,就对张勋表示,只要逐走黎元洪,解散国会,他不反对复辟,并且还可以保证各地的皖系军阀会为他提供武装力量。

1917年7月1日复辟时的溥仪(朝服像)于是,张勋就率领5000人的辫子军来到北京。到了北京后,张勋立即向黎元洪下通牒,让他在48小时内解散国会,否则各省的督军将自由行动。黎元洪这才自己尝到了苦果,只好在6月13日宣布解散国会。随后,张勋立即派人到清宫迎接清朝废帝溥仪。1917年7月,在张勋的策划下,紫禁城的养心殿里举行了复辟大典,溥仪再次地登基为皇帝。

张勋的复辟活动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各地报刊纷纷登出文章斥责张勋。孙中山也发表了《讨逆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讨伐张勋,反对清室复辟。而段祺瑞最初支持张勋复辟也只是为了借张勋的力量驱逐黎元洪。现在他目的已经达到,就组织了“讨逆军”,进军北京。北京的辫子军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打败。溥仪又一次宣布退位。复辟经过了短短12天就宣告结束。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出任国务院总理,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大权。他正式对德宣战,并与日本勾结,通过借款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他还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准备建立起独裁统治。百姓的苦难越来越深,军阀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过几次斗争,都先后失败了。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建立

五四运动以后,各种新的思潮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创办刊物,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后来,这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聚拢在了一起,开始准备筹备建立政党。从1920年开始,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在各地涌现。

1921年7月23日晚上,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来到了上海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12人,包括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另外,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李大钊和陈独秀因为有事没有到会,陈独秀派了包惠僧做了他的代表。大会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和周佛海记录。

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商定,为了不被反动势力发现,大会要经常更换地点。7月30号,会议在望志路10号进行,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进门张望一下后,说了句:“对不起,走错了”,就慌张地退了出去。参加会议的代表立刻提高警惕,迅速离开了会场。果然十几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钟之后,法租界的巡捕就包围了会场,他们把屋子翻了个乱七八糟,但什么也没翻出来。

经过了这次风险,大会被迫终止。但当晚代表们又商议决定:将第二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第二天是个阴雨天,代表们来到嘉兴上了船,天就开始下起了雨来。远远望去,船上就好象坐着一些文人墨客在一边欣赏着湖上的雨景一边吟诗作对,但实际上,那却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商讨中国的未来。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会议讨论了当前中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基本任务,通过了党的纲领。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推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五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工人罢工达180多次。但是,1923年2月7日,陈独秀像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了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只靠工人们的赤手空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不断遭到失败。段祺瑞夺取国政大权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护法”旗号,向北洋军阀进行讨伐,但不久就失败了。后来,孙中山又起用了老部下陈炯明领导的粤军,重新组织军队,开始了第二次护法斗争。可是,正当孙中山四处奔走,组织北伐军,准备亲自率兵北上的时候,陈炯明竟然发动叛乱,想要阴谋杀害孙中山,拥兵自立。陈炯明叛变是孙中山遭受到的一次最痛苦的失败。他最伤心的是,断送革命大业的竟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陈炯明。究竟谁才是革命真正可以依靠的对象呢?孙中山苦苦地思索着。

就在这时,共产国际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找到了孙中山。他们都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表示钦佩,并且认为,要想革命不能依靠军阀打军阀。他们还指出了国民党组织混乱、作风不正的毛病。孙中山听了非常赞同,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与苏俄合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且整顿和改组国民党。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不久,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广州召开。在参加会议的165名代表中,共产党员占了14%。会上,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各革命阶级联合的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后来,为了培养革命的武装力量,孙中山在广州黄埔成立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又建立了军队,精神为之一振,就开始准备北伐,实现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理想。

§§§第六节 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就在孙中山准备下令北伐的时候,北洋军阀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政变,掌握了北京政权。冯玉祥主动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同商议统一全国的大计。孙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英勇作战中山受到邀请后非常高兴,决定放弃武力北伐的计划,北上与冯玉祥共商国是。

可不久,张作霖就与段祺瑞勾结起来,排挤了冯玉祥,共同执掌北京政权。1924年12月,孙中山抱病抵达北京。在与段祺瑞和张作霖商谈无效后,孙中山于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

孙中山的逝世使广州的国民党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蒋介石趁机夺取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权。1926年6月6日,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誓师典礼后,分三路出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的战争开始了。

北伐军受到了各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迅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们在广大工农群众的热烈支持下,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打败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四十多万军队,攻占了武昌、南昌、九江、福建、浙江等省,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与此同时,共产党也在长江各省领导码头工人和海员向英租界发起进攻,不久,英国政府被迫将汉口和九江交还中国。同时,毛泽东开始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3月,在周恩来的指挥下,上海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上海市特别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