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03

第3章 戴着面具舞蹈——行为后面隐藏着怎样的心理(2)

吉娣·格罗维斯是位年轻的酒吧经理,她于早晨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莫斯雷是个事务处理机操作员,根本不认识她,他以前还杀死过另外两名妇女。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刺她),这期间,被害人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然而没有人下来保护或救助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人给警察打电话。(有个人的确打了——在她死后。)

调查发现,当汽车在偏僻的道路上抛锚时,往往能够得到比在繁忙的道路上抛锚时更多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呢?在偏僻的地区,每一个路过故障车的司机都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帮忙的话,这么偏僻的地方也不会有其他人来帮助他,而在繁华的道路上,可能没有人愿意上前帮忙,因为周围还有那么多车嘛。帮助别人的责任被分给了其他的路人,而结果却是没有人来帮忙。在场的目击者越多,他们提供的帮忙就越少或者越晚,目击者的数量决定了自己是否需要出手帮助他人。

人们之所以会袖手旁观,是因为受到了“责任扩散”的心理效应的影响。

人都有从众心理,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因为围观者众,一般人会冷静下来,先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正是这种“旁观者效应”才导致了许多“见死不救”的事件的发生。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筐子中放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身上,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

因为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就像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一样,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心里固然有些内疚,可他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快他又能寻求到平衡。

所以,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我们必须要明确责任,防止责任被扩散。要让每个人都知道,相助是自己的义务,如果不去相助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并负一定的法律责任。国家法律已经注意到这点了,比如知道有人落水而不作为导致他人死亡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一规定或许能减少这种“见死不救”的现象的发生。

其实,这个社会已经无法让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那些明哲保身、期望“独善其身”的想法,事实证明不过是梦想,恶性事件如果被姑息、纵容,一旦泛滥成灾,谁也无法自保。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续集》里的苗翠花师兄李国安就是个奉行安全自保的“圣人”,他有句经典台词:“安全第一”,猥琐、不争、遇事就躲是他鲜明的性格特征,可他还是没躲过灾难,坏人还是不依不饶,逼他走向了绝路。当他被坏人击败、撒手西去的一刹那最终醒悟过来:“功夫藏着不用会贬值”,“安全第一、明哲保身才是害死自己的真正原因”。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责任意识确实是不同的。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会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进而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5.随波逐流——为什么我们认为大众都买的东西更具有可靠性

推销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说:“你的邻居们都买了该产品,你也买吧,没错的。”或者说:“其他人都买了该产品,反响不错,你可以试一试。”于是,人们纷纷购买该产品。但事实上,他们的邻居是否真的买了该产品或者是否反响不错,只有等到他们购买了该产品之后才能得到最好的验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现象,所谓从众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产生从众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理论上讲,从众现象的产生可以是由于对比参照的需要、能使人产生安全感或忠于集体的容纳等因素引起的。在笔者看来,从众现象的产生,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影响:即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首先,个人因素的影响对从众现象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由于自身个体的差异,在从众问题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由于别人都去做某事(例如购买某种商品),虽然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但也不由自主地像大家一样去做的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任凭他人如何影响,依然泰然处之,我行我素,丝毫不为他人所动的人。这里首先就涉及到了一个自我意识感的问题。所谓自我意识感,其实最核心的还是涉及到“我是谁”以及“我所要的是什么”的问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立的社会角色,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角色丛,在不同场合、情景,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一个具有清晰自我意识感的人,能够很好地分清自身的各种角色,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把握好相应的自我,知道当时的自己是谁,处于什么位置,以及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具有了十分明确的目的和动机,能够清楚地感受自己,而不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群体以及认为自己只是他们当中的一个,理应与大家行为一致,不需要有什么别的想法,也不应该让自己特例独行,因为自己只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毫无特殊之处。这样,一个人在头脑中只有“大我”没有“小我”,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从众行为也就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当然,个人因素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还有一个个人支持与他人支持的问题。如果我们说上面一种情况出现从众是人们主观主动的行为,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可能会出于某种压力,被动地进行从众行为。有时候,人们可能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感,或是希望自己不被排除于某个团体之外的归属感,从而被动地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寻求他人支持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一个自信的人能够使用个人支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会过多地受大众的影响,因为他们能够从自己身上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支撑。而一个不自信的人则更多地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做事,那么当然,做别人都去做的事无疑就成为了一种获得安全感的很好的方式。因此,从众现象也就同样应运而生了。

此外,除了个人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从众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时候,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作用,成为不可低估的一种力量,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环境对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鼓动力,它能让人们在某种情景下失去理智的思考,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跟随大众一起做出选择。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决不少见。在《影响力》一书中,就列举了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在听到或者看到许多人都购买了某种商品时,自己可能也会购买。而有些厂商也会利用这一现象,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短缺效应,制造出某种商品热销或缺货的假象,这样消费者往往都会头脑一热就购买了这种“宝贵”的商品。由此可见,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作用。

当然,在大多时候,从众现象的产生往往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众现象时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顺应从众现象,敢于在别人都说“是”的时候说“不”,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信念。而事实上,一个人无论选择从众还是不从众,都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并承担其结果。如果你选择从众,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想做的事,也许你满足了当前的安全感,但可能会为此付出违心的代价;而如果你选择了不从众,也许你可以从长远角度做自己的事,但目前则必须承受来自周围的非议与压力。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者曾经说过的:“你现在感觉好的事情,不一定将来也感觉好;而你现在感觉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将来也感觉不好。”因此,无论你怎样选择,都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那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到底应该如何应对从众现象呢?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的处理方式也都各有不同,并不是说从众或不从众哪个就是更好的,这关键还是要看你自身是如何想的,你所坚持和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你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在此,我只想说:如果你选择了从众,那么要注意应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例如遵循底线伦理,同时准备好自己可能要承担的后果;而如果你选择了不从众,那么就要注意你不从众的方法,同时准备好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所能承受的后果,相应地控制环境的影响,将会帮助我们在从众问题上做出最好的选择。

6.为啥人们会感觉“似曾相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一样。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

法语中的“déjàvu”就是用来形容这一转瞬即逝的奇妙感觉的。但是它似乎一直更受小说家的青睐,而很少被心理学家关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们开始就此做社会调查,但是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有限。

美国达拉斯的南卫理工会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兰·布朗博士在他的著作《“似曾相识”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介绍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对这一看似虚无缥缈的人类精神感觉的研究进展。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2/3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地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就更低了。

据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分析,“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但是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何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研究探索。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及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基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会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时,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相应的记忆系统与之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以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有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我们对这一现象的研究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偏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都会在脑子里有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