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04

第4章 戴着面具舞蹈——行为后面隐藏着怎样的心理(3)

7.为什么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

“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例外”,这句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

究其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判定谁更接近真相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当个人内心感觉和外界评价出现不同时,哪个才是真正正确的?

如果套用那个原因的解释,或许可以得到一个答案。

举个例子,排除谦虚的因素,乔丹一般也不会认为自己像神、像篮球之王。因为很多来自于基本功的技术他熟悉了、掌握了、融会贯通了,那种拼劲、那种自信他具备了,他自己并不觉得特殊。但很多年轻的乔丹迷们把“神”、“王”之类的名号加给他,疯狂地羡慕他,为什么?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乔丹感兴趣(把乔丹变成与自身相关的领域),其次他们不了解或不能完美地掌握他的技术、他的拼劲、他的心态(对乔丹表现神勇的真正内涵并不熟悉),所以羡慕。你无法想象一个只对足球感兴趣、连篮球赛都没看过的人会羡慕乔丹,你也无法想象同样才华横溢、真正技术或拼劲并不比乔丹差多少的詹姆斯会像乔丹迷们那样羡慕乔丹(至多只是尊敬)。

身边的例子或许更鲜活。你懂电脑软件重装,你懂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但也仅此而已,你会觉得自己电脑水平很高吗?不会,至多觉得一般。但在那些有电脑但对电脑操作维护并不熟悉的人看来,你的电脑技术就是很强,就是让人羡慕。同样你无法想象一个电子城的老板会因为你懂得一些基本维护知识而羡慕你,他只会觉得你差不多也只是个初学者。那么,你的电脑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其实以各自主观经验的标准来说,大家的判断都没有错。

例子也许还能举得更有力些,但是这种解释在很多时候都可以比较完美地说明我们羡慕的原因。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当对这个领域相当熟悉了,你会发现羡慕的情绪也往往会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所以,羡慕或许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人因为对别人的羡慕而放弃了对自己的自信和追求,那就是愚蠢的。羡慕只是因为我们希望涉及领域,但不熟悉而已。所以重要的只是去熟悉、去掌握,而和自己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愿意去试、去熟悉,或许羡慕的情结很快会打消。而如果以为自己的不熟悉就是自己的无能,放弃了努力,放弃了熟悉的经历,那最后真的可能验证原来对自己的错误的猜想。譬如爱情,暂时还单身的朋友,不是爱情抛弃了他们,只是他们对爱情还不够熟悉,或者真的时机未到而已,与自己爱的能力无关,只是需要时间和熟悉的过程。所以,对于周围的幸福情侣,大可以去羡慕,但也大可不必自卑。

而少数几乎不去羡慕别人的心智正常的人,有两种情况,一是非常自信,甚至可能有的时候很自大;还有一种就是把很多事情都看得非常淡的人,凡事都是真正的“无所谓”。这两种人,都非常少见。比如尼采,比如庄子。

8.度日如年——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时光难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有个叫罗勃的小伙子在海军服役,他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时间错觉的感受。

他回忆:“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6英尺海下的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了一支日本舰队朝我们这边开过来。我们发射了五枚鱼雷,都没有击中它们。突然那艘布雷舰朝我们开来。3分钟后,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可死定了!’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才离开。这15个小时,在我的感觉里好像有1500万光年。”

呵呵,你瞧,这恐怖的经验制造了多么大的时间错觉!

时间错觉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人们往往感觉到前慢后快。比如,一个星期,前几天相对于后几天感觉慢,过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一段假期,前段假期相对于后半段,显得慢,当过了一半时间,便觉得越过越快。

所以有人说:“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礼拜三。”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的前期,当我们觉得后面的时间还很多,就不着急,就感到时间慢;越到后来,越感到时间所剩不多,越感到着急,也就越感到时间过得快。

在人的一生中也有这个规律,人在童年时代容易觉得时间过得慢,就像歌里唱:“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因为我们觉得以后的时间还有的是。等到老了,尤其过了三十岁,就开始感到时间不那么多了,就开始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其实,对于时间的错觉还有一个特点:做喜欢做的事情时,容易感到时间过得快;反之做不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感到时间过得慢。

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有一群青年学生和他讨论学术问题。学生们问他:“那么复杂的相对论,您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呢?”

爱因斯坦思忖了一会,回答道:“当你和一个漂亮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但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你会觉得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我们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回答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相对论,但我们知道他的话概括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就是对时间的错觉。时间有一个客观的长度,可是在人的心里,它又有一个相对的长度,这个相对的长度往往和客观的长度有出入。这就是由人心理的主观性决定的。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在不同的情绪和心态下,我们对时间的知觉会表现为过快或过慢,这种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叫做“时间错觉”。

是的,和美丽的的姑娘聊天,当然是甜蜜的体验,人人都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反,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好像受刑,就希望它赶快结束。也许这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的比较,使我们产生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时间错觉。我们平时所说的“欢乐嫌时短”、“寂寞恨更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也是这种情况的真实体现。

总之,这个定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时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充裕。在任何时候,珍惜时间都是必要的。

9.伸手不打笑脸人——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取悦别人

有些人是众人眼里的大好人,对家人无微不至、对朋友有求必应,即便是对陌生人也慷慨相助,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伤害,也不对别人说声“不”。

王丹的朋友对工作、家庭、朋友面面俱到,抚育两个孩子、照看房子、参加家庭教师协会会议,照顾老母亲之余还当起兼职护士。亲友们有问题也都爱向她求助。一个侄女每天给她打电话,控诉自己丈夫,声称婚姻走到尽头,一说就是数小时,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怨声载道。

表面来看,这名朋友是大家眼中最友善无私的人。而她私下对王丹坦诚地表示,自己身心俱疲。有一次面对一名倾诉烦恼的同事,她表面上礼貌应对,还不断地安慰对方,实际上早已不耐,“我想让她闭嘴或滚开,想扇她一耳光”。

生活之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心理。例如,我们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说“不”。有的时候,为了得到别人的欢心或者好感,甚至会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话。明明是对方错了,却要承认是自己不对;还有,公司的一个同事带着自己的小孩过来玩,其实你很不喜欢这个孩子,但是为了取悦同事,你就会表现出很喜欢这个孩子,夸这个孩子聪明、漂亮,甚至会抱着孩子玩;或者,本来这个周日你很想好好休息,在家里待着,但是你的一个姐妹很想让你陪她去逛街,而你却不好意思驳人家的面子,满口答应她的请求,结果不但整整浪费了一天的时间,还累得自己精疲力尽。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对他人友善到王丹朋友这种程度已经不再是值得赞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

他说,这类女性为数不少,她们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问题是要成为圣徒可能会致命。当给予成为活着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

巴巴内尔说,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引起敌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他们希望感到被人需要”。

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滥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譬如活在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无力抉择、疲于追求完美、感觉被孤立等。

取悦别人虽说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懂得拒绝别人,明明不想去做的事,却还要装作满心欢喜地去做,有的时候也会让我们感到很痛苦。导致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人具有社会性,群居的生活需要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会使得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这样就会自然地想去取悦别人。人都害怕孤独,害怕被隔离,总希望自己有很多的朋友,为了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就会想办法留住朋友,就会不自觉地去讨别人的欢心,希望别人认同自己,使自己在群体中有一席之地,其实这就是人的归属感所致。

生活中,还有些人取悦别人是因为害怕得罪人,其实这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微笑往往表现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自卑,因自卑而不停地微笑以取悦别人。例如,当别人或者上司对自己有什么请求时,往往担心自己如果不答应上司,上司就会记恨自己,对自己不满,从而影响自己的晋级和奖金发放等,因此,就会取悦上司,即使自己很不愿意,也会假装开心地答应。对待同事也一样,害怕不答应同事的要求,同事就会不满意,会在自己不如意时嘲笑自己,会到上司那里说自己的坏话,甚至在其他同事面前说自己自私等。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很多人就会去取悦别人,尽量让别人开心,生怕自己会得罪他们。

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不能不回应别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的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但首先要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