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20025600000017

第17章 心理健康篇(1)

克服异常心理

一、异常心理的类别

分类的主要作用或优点是便于交流。把对象归于某一类诊断名称,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词,但却传递了大量关于某人行为的一般信息,于是研究者、治疗者和其他人便可就心理病理学原理和具体病案进行讨论。另一个优点是,施治者可依据相应类别求治者的特征,对有关人的症状作出合理的预测,并依此安排和进行最合适的治疗。

分类的弊端也与其优点同时产生,给某人定一病名也就可能使其遵从他认为施治者预期他会有的行为方式,于是有加强病症的可能;同时也可能使求治者疏忽病名之外的其他重要方面。所以,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已不强调诊断分类,主要着眼于改变行为。

分类实际是根据相似行为症状把人群分组;诊断则是决定如何把个体加以归类的程序。于是分类便成为诊断的前提。最常见的大类划分为神经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及精神病。但为考虑本书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仅将一些亚类进行讨论。

(1)神经症。也称神经病。但这种“病”并未达到住院治疗的地步,只是有病的症状,尚未成为病,所以称神经症更为妥当。神经症在症状上与神经系统毫无直接联系,实际上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这类心理异常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以致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有焦虑反应、恐惧症、神经衰弱症、疑病症、癔病症、抑郁症等。

(2)心理过程障碍。在心理过程中,即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困扰。如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

(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特征是有一种引起不适应行为的显性人格品质,这种不适应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的,他自己很少或根本不为自己感到焦虑。他不像一般心理障碍者那样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毛病,也不像精神病人那样否认自己不正常,只是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但对现实并没有明显的歪曲,这类障碍主要表现为人格形式障碍、人格特质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我们也可以从主动的—被动的、与别人相关的—与别人疏远的两个维度加以认识。

(4)性行为异常。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是性行为异常。它有如下情况:

①功能障碍。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是为性行为异常,如阳痿、阴冷。

②对象歪曲。即不以异性成年人为性活动对象,如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兽奸。

③活动歪曲。即不以正常的性活动来满足性欲,如露阴癖、窥阴癖、异装癖、口交、施虐淫、受虐淫、尸奸。

④反社会。即以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行径来获得性满足,如强奸、乱伦等。

(5)精神病。一般认为正常心理、神经症或心理障碍与精神病三者之间是继续的或边疆的,但在行为特征或症状上却是递增的。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较之于神经症或心理障碍者更为紊乱,更少系统性,他们不能区分现实与幻想,从现实中退却,自囿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无视社会规范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类病人在未发作的间歇期间能独立活动并维持大致正常的生活。精神病患者多需住院治疗,需人照管,否则很可能对其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精神病一般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偏执精神病3类。

(6)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所包括的范围极广。

①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心绞痛、心动过速。

②胃肠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症。

③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失调或痛经。

④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

⑤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呃逆。

⑥皮肤:荨麻疹、突然性斑秃、神经性皮炎。

⑦肌肉和骨骼系统:周身疼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引起异常心理的原因

寻找病理原因,即是病因学的主题。异常心理和正常心理的反应一样,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但若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考察,或从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便可将异常心理的原因分为遗传、生物、心理、社会4大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直系父母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形式,在妊娠时将其全部转移给子代。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23对即46个染色体,每对都有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每个染色体都有1000~2000个基因,而它们都具有转移遗传特性。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是由性染色体引起的,如一般男性是从母亲那里获得X染色体,从父亲那里获得Y染色体(若从父亲那里获得X染色体便为女性,即XX)。但若携带过多的女性染色体,男性即由正常的XY型变为XXY、或XXXY甚至XXXXY的形式,于是这种人虽有正常的阴茎,但睾丸很小,且拥有不少女性特征,如乳房发达、女性脸面和声音、无体毛。这样的男子不能生育,情绪低落,表现出神经症的症状和反社会行为。

另外,22对(除第23对性染色体)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若有多余的染色体,就是先无愚型的病因。这种人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且有类似先天愚型的斜眼、平脸等特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癫痫等,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其他异常心理来说,遗传的作用就不可妄断了。

2.生物因素

遗传引起的一般是素质性因素,而生物因素既包括素质性因素,也包括诱发性因素。

(1)素质性因素又包括结构因素和生理因素。①结构因素:如身高、体重、比例和外表特征等,如果严重偏离常态都可能对心理的正常与否产生重大影响。②生理因素:如内分泌的活性过强或不足,自主反应性的过量或缺乏,体质缺陷等,都可能引起变态行为。

(2)诱发性因素是指对身体有害的毒物和生物学剥夺。前者如记忆丧失、智力缺乏等,都可能是中毒性神经病的症状;后者如营养不良、缺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产生性功能障碍或引起大脑结构的变化。

3.心理因素

从心理方面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是很重要的,然而它很难与社会因素分开来讨论。心理活动的内容、方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我们探讨心理因素时,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一种形式上的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选择目标或决定方向,常常须思之再三,这便有了心理内部的动机冲突;为应付外界事件,人们常采用某种较固定的行为方式,这也便养成了种种习惯的防卫反应。人的心理于是受到许多影响,在为求得适应的过程中出现不少不适应的异常行为。

动机冲突是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也叫心理冲突。由于动机冲突,常常使人的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得不到满足,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亦即产生了挫折。所以动机的冲突被心理学家视为挫折情境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挫折的是人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反应,这便给异常心理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生活之中,许多事情是不可一锤定音的,或为全面考虑、或为结果着想、或为自己利益、或顾忌他人看法等,常会使人左右为难或举棋不定。这便是动机冲突,其常见的形式主要有3种:

(1)双趋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同样诱人的目的时,迫于情势,只得舍去一个才可得到另一个。这时内心冲突便开始了,而且一当决定选择此目标,又会感到彼目标更好;而真正选择了彼目标,又会觉得此目标更有利。总之,只要有所倾斜,动机冲突便加剧。最终,无论是选此抑或是择彼,都可能后悔当初的决定。是去某行政部门做一个位高薪少升的角色,还是去某公司坐一个薪高位不稳的位子?是选张伴我终身,还是要择李作终身伴侣?是出外去看优秀的文艺演出,还是在家收看精彩的球赛转播?“鱼与熊掌”同时出现,只能导致“不可兼得”之结局。

(2)回避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都不令人喜欢或具有威胁性的目的时,迫于情势,只得选择其一,才可避免另一个。回避冲突的演化过程和结果与双趋冲突一样,总难免有“悔不当初”的感慨。如无意触犯交通规则,交警给你两种处罚,可任你选择:罚款100元或站交通岗2天。若选择罚款,钱刚出手便后悔:“两天也难赚100元,应该选择站岗。这一下去了1/4的工资。”若真选择站岗,又后悔:“如今钱不值钱,区区100元算什么?这风吹雨打,两天难过,何苦哉!”这“骑虎之势”,令人左右为难。

(3)趋避冲突:即人们面临一个目的,既欲趋近,又想避开的冲突形式。这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趋近时是为“利”或“得”,但又顾忌“害”或“失”;避开时是为躲避“害”或“失”,但又想到“利”或“得”。好吃肥肉又怕发胖,想结婚又怕负担,即是典型的趋避冲突。张某决定向李某求爱,当趋近李的住处时又想:“如果碰了钉子可脸上无光了,如果他(她)向朋友公开,我可无地自容了。”待走到李家门口,剩下最后一口勇气,只是敲开门说一句“请借本书给我”。离开李家,大舒口气,但又马上觉得自己是不是顾忌太多,胆子太小,甚至大骂自己窝囊,连“我爱你”3个简单的字都不敢说,这便是“叶公好龙”,等真龙降临却“弃而还走”。

在外界事物的作用下,人们可能采取适当的行为来表达动机愿望、实现目标、满足需要,也可能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冲突,消除焦虑。后一种情况即是防卫机制。在个人生活中,个体用防卫机制适应挫折情境和减少焦虑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防卫机制往往只能获得一种主观上的解决。而实际情况如何却常是另一回事。因此焦虑可能没有减少,反而沉淀在心里,引起种种异常心理。有关防卫机制的方式后文将有详尽介绍。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扎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之中,个体行为也就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产生人格缺陷和行为紊乱,我们要分析的便是这种压力境遇。

(1)家庭影响:家庭影响对个体的成长的作用是极大的,也是极深远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个体幼时的生活经验或亲子之间的关系,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家庭影响可简单地概括为如下几方面:①育儿方式。包括婴儿期的哺乳方式(定时式或自由式),幼时的大小便排泄(任意的或苛刻的),对儿童行为的放任、溺爱、苛刻等。②父母关系。包括争吵、分居、离婚等。③家庭成员影响。包括父母和其他年长者情绪的反复无常、前后矛盾、行为障碍或反社会行为等。④其他事件。包括家庭成员死亡、经济拮据、缺少地位、家庭声誉等。

(2)教育影响:教育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伴间的影响等。学校教育的影响一般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它也因此可能带来副作用。特别是学习的竞争,极可能对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出现焦虑反应。胜者可能自傲自负;败者可能自卑自怜成自暴自弃。

(3)经济文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失调或异常心理,像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药瘾、性变态、神经症和精神病等,其原因都深植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之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阶层、都市化和现代化、文化的弊病与社会风气等都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压力。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在与这些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如心理学家霍灵希以美国一小城镇的10万居民为对象,对社会阶层与心理异常者进行研究,发现心理异常程度的轻重有随社会阶层不同而有改变的倾向。在高阶层的社会里,神经症患者较多,精神病患者较少;但在低阶层的社会里,情形恰好相反。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

一、自私心理

1.自私的概念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3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好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有私心杂念。所以《尚书·周官》就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

2.自私的特点

(1)深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