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20033800000030

第30章 千年秦陵的千年迷(2)

立马举鞭遥望处,阿房遗址夕阳东。

——唐·刘兼《成阳怀古》

已经不复存在的阿房宫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这座汇集了无数先人们智慧与心血的宏伟宫殿,即使在今天重建起来,也再难找回当年的气势与辉煌。中国历史上,毁于战火的文明已经太多太多,我们只能希望,历史在今天、在未来不会重演!

阿房宫不在了,但不能代表着秦始皇留下来的辉煌也随之而去。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中,长眠的秦始皇正在用无声的语言,向今天讲述着他当年的风采!

秦始皇的地下王国

如果说阿房宫的修建是秦始皇为了在活着的时候享受千古一帝的奢华,那么骊山陵的破土就意味着始皇帝在身后还要继续让这份权利陪伴自己,直到永远。

始皇帝登基为秦王时便开始了营建陵寝的工程。由于其间有更为重要的统一之战,所以从秦王政元年(前246)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这26年间,虽然骊山脚下一直热闹非常,但工程也只不过是初步完成了选址、策划及奠定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灭掉六国之后,天下一统,属于秦政权的人口猛然间增加了五六倍;再加上所俘获的六国士兵以及奴隶,秦始皇手中已经有了足够的劳动力去修建陵寝。李白有诗云:“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不是诗人的夸张,据史载,最多的时候,有72万劳动力在骊山脚下挥汗如雨。

完成统一大业的当年,秦始皇便派李斯主持修建皇陵。李斯能力超群,再加上人手充足,财力雄厚,10年之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秦陵的主体工程。秦始皇暴死沙丘之后,二世继续修建。但二世二年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千米的戏水(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成阳之势,秦二世这位未经风雨考验的新皇帝惊惶失措,情急之下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了“这可怎么办”的哀求。一阵沉寂之后,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匪已经来了,人多势众,临时征发附近各县的军队是来不及了。现在在骊山修建皇陵的徒役很多,希望陛下能够赦免他们,发给兵器,去抵挡那些流民。”

惊魂未定的二世皇帝当即拍板决定由章邯直接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被追中止。之后秦朝内忧外患,无力他顾,秦始皇陵也便成了一座个没有完全竣工的烂尾工程。好在二世在位时主要是从事收尾工程与覆土工作,因此后人也就能得以瞻仰这座世界上最豪华墓室的基本风貌了。

修建结束后的秦始皇陵极其宏伟,据《史记》记载:“坟高五十余丈。”以当时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到了1961年,当地文管局测量的高度为43米,1982年再用新技术进行测量时,得到的确切高度为55.05米。可见2000余年来的水土流失,使封土高度比原来下降了二分之一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俑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

最新考古勘探资料显示,秦始皇的墓室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空间高度l5米,墓底距离封土顶72米。墓室或墓道的顶部可能为青石结构,这种石材明显不同于陵墓南侧骊山上的石质,也不同于封土堆中夹杂的自然石块,却与距秦陵六七十公里外的渭北诸山一带的石灰岩相同。晋人潘岳在《关中记》中的记载得到了验证:“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故其歌日‘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但人们现在还无法想像墓顶宽达50米的跨度当年是如何解决的。要知道根据兵马俑陪葬坑中使用的青砖表明,当时的工匠尚不清楚两砖之间需要错缝这一关键技术,至少错缝技术还没有成为每个工匠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通过考古钻探发现,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那么它究竟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浅的连狐狸都能刨开,最深的则一直抵达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建国初期,有人根据当时的科技手段推测出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现在看来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假定地宫挖至1000米,它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

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然而秦陵地区的地层中存在有多层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地下潜水,因此在地宫修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就是当下挖至潜水层以后如何排导多层的地下水,而且还要考虑地宫建成后的防水措施。但考古学家勘探出的一套地下阻排水系统,让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也让全世界所有的工程专家都叹为观止。

这组地下阻排水系统随陵园的自然地势而精心布设,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程度,并具备极为高超的测量技术。将近绕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环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测量得非常精确。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一米左右,这样则保证了渠中的水能够按照设计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后来选用青膏泥作为前段下层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层之厚,确乎超出想像。仅此一个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统,就足以充分说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臻化境。

这一系统的功效让人十分满意。地宫的建成本身就说明了排水系统的成功。而阻水系统,更是经历了2200多年的时间检验。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电场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出,在所推断的墓室和地宫范围内为不含水区,而阻排水渠外侧(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为含水区,从而证实这个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与之呼应的是地上排水系统。在陵园内不论是墙脚楼旁、封土周围,均列有整齐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纵横交错的地表排水设施。它们能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势低洼处,并引向陵园外。陵园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骊山山麓前筑就的防洪大堤,以防范源自山间的洪水对陵园的破坏,时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长久以来被当地人称为“五岭”。

考古学的发现揭开了一个谜,但另一个谜又随之而来。当初开挖的墓圹(坑穴)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和墓室均呈长方形;在墓圹边沿建造有一圈巨大而且精细的夯土宫墙,高出地面竟达30米,顶部距封土表面最浅处只有l米左右。这一围绕墓室筑就的细夯土墙,在所有其他陵墓中从未发现过,无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创举。更令人惊奇的是外墙面的9级台阶上(每级宽两米),都钻探出残瓦碎片——难道埋入土下的墙侧台阶上,竟然还修建了9圈长廊?这么庞大的地宫如何布置在封土下面?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陵地宫的洞室其实在现在人造封土以南直达骊山中心主峰望峰之下,这样说其实也是有史籍依据的。《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等到近年来专家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发现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也间接证明了地宫的位置。2000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这是因为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

从墓外要经由墓道进入地宫,根据西汉以前陵墓的考古经验和“端门四达”的理念,只有至尊身份的人才使用四条墓道,过去所有专家都相信秦陵地宫至少有四条墓道,而且每侧还不止一条。但经过遥测和考古钻探确认,地宫只有东西两侧各一条墓道,而南北两侧尚未发现类似结构。这一结果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最有资格使用四墓道的秦始皇陵,竟然只有两条。这其中的奥妙所在,还在等着人们进一步去考证。

两墓道的发现让人们头痛不已,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出,那就是秦陵地宫当年建造了几道墓门呢?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考古学家探测金字塔内部空间的过程。当考古学家从第一道石门洞口将机器人放进去之后,想不到机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门。举世瞩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搁浅。金字塔地宫可能不只两道门。人们不禁联想到,只有两条墓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秦皇陵,其地宫也绝对不会只有一道门。

其实《史记》中早就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史记》清楚的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就是说,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

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

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

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还是个谜。

在今天的高科技面前,秦始皇地宫那神秘的面纱似乎正在一点点地被掀开。然而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如何,也许跟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完全不同。一切,要等待地宫重现天日的那一天。但就如同古代婚礼一样,新郎根本不知道新娘子长的是什么样子,也许在结婚之前也曾有过许多猜测,然而直到洞房花烛夜,掀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全都是白想。

运用高科技可以推测秦陵的构造,但有一个问题却是科技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那就是秦始皇陵的方向问题。

据考古勘探以及对墓道兵马甬位置的判断,专家认为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作为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喝石,南达会稽,在琅砑、芝罘一带流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杏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