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20033800000031

第31章 千年秦陵的千年迷(3)

这种说法具有明显的漏洞。秦始皇在刚刚继秦王位时便开始修建了陵寝的修建工作,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神仙鬼怪、长生不老的事?退一步说,就算他知道,也不可能预测出自己将来会求仙寻药而无果吧?

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赢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跟上一种说法一样,l3岁的秦始皇不可能知道自己将来会统一六国,因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一切都存在着巨大的变数。今天你把别国灭了,说不定明天就会惨死在乱兵之下。这是连很多在乱世中混迹多年、已经成精的政客都难以预料的,更不用说一个孩子了。因此这种观点也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

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秦人对他们的葬式,可能也有着本民族特有的解释,只是我们今天已经无缘知晓了。

另外还有一个疑点,在我国古代,皇帝死后,都要与皇后合葬一处,以示永不分离。而秦始皇陵之中,只孤零零地躺着秦始皇一个人,他的皇后墓何在?

事实上,终秦始皇一生,这位千古大帝从未立过皇后。对于这一谜团,专家认为,立后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但根本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

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后妃制度中“第一夫人”又称皇后,皇后是太子之母,立后制遂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成为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演出了一幕幕的政治活剧。

秦人在秦孝公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国家制度已臻完善,秦统一中国后更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定出了皇帝的正妻为皇后、母亲为皇太后的制度。但是秦始皇帝始终没有设立皇后,这成为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由于秦宫档案的记载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今人只能靠推测来揭破了。

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中间有九年的太平天子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三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九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国事繁忙,但立后也费不了多大的事。从39岁到50岁时,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秦始皇在有机会立皇后的时间内未立皇后有许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很复杂的。除性格多疑恐皇后掣肘外,还跟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和后宫美女过多有关。正是有长生不老的厚望和六国佳丽充斥着后宫,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

另外史载,庄襄夫人闹出的丑闻也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谓是终生难忘的伤痛。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也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方六国的佳丽尽充后宫,要选一个名门之后的贤淑女子也是一个难题。何况秦始皇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王——三皇五帝,皇后的标准难定,选定皇后就更难了。因此,秦始皇只能自己在地宫之中长眠了。

如此庞大的宫殿,相当于一个地下王国,独自长眠在其中的秦始皇会不会感到寂寞?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王国之中,秦始皇不是孤独的,无数的奇珍异宝,无数的奢华设施,都在陪伴着秦始皇度过永恒的长夜!

富可敌国的陪葬品

秦陵地下建筑的面积相当于今天五个标准的国际足球场那么大,其地宫的深邃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皇陵如果只有秦始皇自己长眠在其中,岂不是一种浪费?除了秦始皇的灵柩外,地宫内还有什么呢?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就会去到另一个世界,因此,便会把死者生前所用或所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下葬,这就是陪葬品。古时不仅皇帝死后要有大量的奇珍异宝陪葬,就连一个穷人死后,亲人也会把他生前所用的东西与他埋在一处,哪怕是一只碗,一双筷子,好让他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在世时的生活。

厚葬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于秦汉时期达到全盛。比如汉代制度规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充山陵”,修建帝王坟墓。即使史称“简约”、在遗诏中明令不许厚葬的汉文帝,其霸陵在晋代被盗时,也“多获珍宝”。厚葬习俗根源于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与古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有直接关系。中国古人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吕氏春秋·节丧》记载,当时人们往往用一些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珍奇完好之物随葬,其后人也以此为荣。正所谓“欲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而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帝王,在生前有权利享受帝王的尊贵,死后自然也有权利去继续拥有帝王的特权。因此,与秦始皇一同安葬在地宫之中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史记》记载,地宫“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由此可以看出,那座巍峨的封土之下,其实是一处巨大的宝藏。

根据现代考古学对研究结果来看,司马迁所言不虚。秦陵的外藏系统由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外城之外的陪葬坑四个层次构成。

以陪葬坑的形式构成秦始皇陵园的外藏系统是秦人的首创。先秦时期的外藏仅仅以车马坑或车马器为其主要内容,加上玄宫中的礼乐重器、生活用具,反映的埋葬观念不过是形而下之的贪婪占有;而到了秦始皇陵园,形式上看似与之没有质的区别的陪葬坑,反映的埋葬观念却有了质的、形而上的创新。秦始皇对他一手创设的皇权之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体充满自信,他明白忠实于帝国及帝国皇帝的各级官僚和他们所统属的机构,不仅是帝国万世基业的保证,也是维系皇帝死后能继续拥有至高权利的条件。

秦帝国时期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中枢是三公九卿,它所代表的“百官”权利来自皇帝,在皇帝生前为帝国鞠躬尽瘁,贡献着忠诚;在皇帝死后,它们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帝国皇帝尽忠。陵园内城西南角的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八个文官俑,从伴出的青铜钺及俑身佩挂的刮削竹木简的陶削,可推测这是三公九卿中主管监狱和司法的“廷尉”,也就是史记中所说的“宫观百官”。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这是秦帝国辉煌时期帝国心态、帝国形态、科技文化现时态的集中再现。

从司马老爷子的话中我们还能得到另一个信息,“下铜而致椁”,就是说秦始皇的灵柩是铜制的。但这一说法遭到了专家们的质疑。以史料记载来看,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他棺椁。

秦地宫内还有哪些珍贵的陪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派30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几百年之后的三国时期,一位在云南做太守名叫张善的官吏,一天收到别人送给他的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

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仔细推敲一番,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像放风筝和氢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

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1000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一句:“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又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在《史记》明文记载的陪葬品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他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不过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地宫中的奢华不是我们今天仅凭想像就能够猜测出来的。秦陵地宫“上具天文”的构造则是另一种豪华的体现。

据专家推断,“上具天文”应当是指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始皇陵中。”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的壁画,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

而据民间传说,秦始皇墓中的日月星辰其实都是由价值连城、大小不一的夜明珠雕刻而成的,在机关的驱使下,日月星辰能够依照天体的运行规律东升西落。

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推断,这种说法倒也有实现的可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了墨家一派,而墨家学说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兼爱非攻”外,更注重的是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大批科技发明相继问世,只是汉代董仲舒的j‘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付诸实施以后,墨家学说式微,他们的科技成果也便不传于世了。不过在秦始皇时期,墨家思想还是具有一定的地位的,因此,始皇帝要想让夜明珠雕刻而成的日月星辰运转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推测,地宫中的“天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还要等待考古学家们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