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20035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韩非子”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师承于儒学大师荀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身处变法之中的韩非子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这是法家的根本主张。

随着法家学说的逐渐成熟,韩非子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等法家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韩非子可以说是集法家理论之大成者。

把韩非子法家治国的观点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管理者治理企业把法、术、势相结合,管理者处在领导的位置就不容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作乱。

“法”的内涵是,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措施明确,奖罚公开,有利于领导者有效行使权利。

韩非子认为,领导之法要有技巧和计谋,恰当周密。下属并不要明白就里,执行到位就算完成任务,以此保证实施的效果。这样领导者才能够控制局面,掌握下属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用“法”确保管理的顺利进行。

“术”的要点在于:一、因能授官,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官职。

二、“循名责实”,“循名责实”是法家考查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考查,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

三、“叁五之道”,这是法家考查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通过对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通过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

四、领导和管理的谋略。

五、防微杜渐,从细节上消除消极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看,韩非子这里所说的“术”,指的是管理一个组织的权术,包括任免、考核各级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制止下级执行不力的一系列具体的手段。

“势”是法家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韩非子非常重视“势”,认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失去威势,行使权利就很难顺利。“势”实际上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管理下属。二是靠制度,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才能确保势的稳固。

韩非子的法、术、势理论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依傍。

法、术、势都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韩非子主张三者兼用,为管理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把法、术、势的方法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艺术,丰富中国化管理的理论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法、术、势都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韩非子主张三者兼用,为管理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把法、术、势的方法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艺术,丰富中国化管理的理论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