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生活的77条生理定律
20037500000005

第5章 奇特的个性心理(1)

11.需求递进定律

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求。

定律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及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低级需要扣高级需要之间的差异在于:低级的需要比高级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似;而高级的需要却是人类所特有的。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高级需要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生活启示:

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总是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多而频繁,感觉会随之衰减。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满足度越高,衰减率越高。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选择或寻找目标。

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了满足需要的活动。这种活动进行时,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就这样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能得到最大的享受,可是欲望仍然是无穷无尽。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常常含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来看,却是人的客观属性,是“需求递进”理论的反映。

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可以看出人们需求的递进特点。有人说,匮乏的年代,人们需要温饱;温饱的年代,人们需要安宁。在住房方面,匮乏的年代,人们没地方住,大家挤在筒子楼里面,忍受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只要有一套房,哪怕不是成套住宅,也觉得很不错了。但是摆脱了匮乏年代,人们就需要追求温饱,这个时候,人们对住房有了更高的需求,像居住面积、是否成套、家里有没有厨房和厕所,都成了关心的内容。而满足了温饱后,人们对安居、安宁就有要求了,需要安逸地居住——安居才能乐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低级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往往无法顾及高级需要。

比如穷人到垃圾桶里捡废品,是为了满足温饱这种生理需要,也就无法顾及面子和尊严。而有的人则在满足了前三个需要后,努力追求第四个需要,即别人的尊重。比如收人比较高的人,买高档汽车,不仅为了代步,更是为了形象。有的成功人士,拥有了大量财富,开始追求为他人造福的慈善事业,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心理智慧:

我们应该把需求的递进,作为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努力去实现需求层级中更高级的需求。不应把需求变成不择手段、无止境追求个人利益的动力,如许多贪官利用职权贪污腐化,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蛀虫,是为人所不齿的。

12.选择适度定律

在选择中。选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才好。

定律解析:

一般人都知道,我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如果选择面过窄,肯定不利于做出好的选择。因为好坏、优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

只有拟订出一定的可能方案来对比,判断和决策才能比较合理。

但是另一方面,选择方案过多也不好。因为选择方案过多,会搅得人们心神不宁,让人无所适从,最后的结果是,“多方案”成了“无:方案”,什么方案也确定不下来,也就是俗话说的“挑花眼了”。

这当然不利于做出好的选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面临既不多也不少的选项,才容易做出最好的选择。这叫“选择适度定律”。

从下面两个实验中可以看出来。

科学家让一组被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而另一组被试者则在30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在后一组中,有更多的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还有一个实验,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超市进行的。

工作人员在超市里摆两个小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停下试吃;而6种口味的小吃摊前260个经过的客人中只有40%的人停下试吃。可是最终结果却出人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24种口味摊位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买了东西。

这两个试验证明,人们面临过多的选择时,容易无所适从,而不容易做出决断。

生活启示:

中国历史上有个“歧路亡羊”的故事。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队车马,羊群因受惊散开了。他回家清点时,发现丢了一只羊,就召集全家人和杨子的一个童仆,一起去找羊。杨子问:“用得着这样兴师动众吗?”邻居说:“山野、田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

大家沿着回来的路走,遇到岔路就派一个人去找。没多久,带去的人就分光了,剩下这个邻居自己走着大路。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任选了一条路走了过去。又走了一会儿,发现前面又有岔路,就感到无可奈何了。这时天黑了,他只好打道回府。

碰到其他人也说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面对的选择过多,会使人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反而很难做出决定。

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存在类似的规律。

比如在求偶问题上,总嫌选择面太窄而无法找到更好的,于是进行大量的选择,频繁地相亲。可结果是,看的人太多,挑花了眼,也不知道到底哪个适合自己。这样犹豫不决,不知不觉蹉跎了岁月,过了适婚年龄。到后来选择面忽然变窄了,也同样不好选择了。

在管理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对于管理者来说,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来自各方的意见。就像俗语说的:“筑室道旁,三年不成。”如果谁的意见都听,,就等于没有意见。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给出意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过多的意见中,可能有互相矛盾的,反而会混淆视听,把思维搅乱。因此过于注重吸取别人的意见,只会使自己更拿不定主意,失去主见。

心理智慧:

我们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首先不能选择面太窄,那会使我们视野狭窄;但是另一方面选择面也不要太宽,否则会无所适从。要懂得在什么程度适可而止,及时地做出最好的决定。

13.定位效应

人们习惯了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就不容易更换。

定律解析:

人们习惯了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就不易更换。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定位效应”。

下面两个实验证明了这个效应的存在。

第一个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家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置,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这样反复五六次,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另一个实验是:实验对象被要求估计,有多少个非洲国家是联合国成员。在估计之前,他们被要求将他们的估计值限定在一个在0~100之间随机选取的数的范围内。结果显示,被限定在10%范围内的实验对象,平均估计为25%;而被限定在60%的实验对象,平均估计为45%。

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人们对事物做出定位后,就容易先入为主。

生活启示:

古时候有个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国有一个人,鞋子很破旧了,就打算到集市去买一双新鞋。

去之前,他在家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可是出门前,却将小绳忘在家里了。

到了集市上,他挑中了一双鞋,正准备拿出小绳量一量,才发现小绳没带来。于是他赶紧回家去取绳。可是等他取来绳子,集市已经关门了。

别人提醒他拿自己的脚试试不就行了,他却说他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寓言的寓意就是,郑国人犯了定位效应的错误。因为一开始用的是绳子衡量脚的尺寸,就以为只能用绳子来量,而忘记了脚本身才是最好的依据。

这个故事或许有点夸张。但在生活中,人们的确容易受定位效应的影响,比如在对自己的认识上。

唐宣宗时,宰相举荐李远做杭州刺史。宣宗一听就摇头说:“难道你没见他写的诗吗——“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惟消一局棋”。这样不务正业的棋迷,怎能治理好州郡呢?”

宰相忙解释:“那只不过是一句诗啊!”宣宗大怒:“诗可以言志,他能这样写,也会这样做!”

宰相回答:“皇上所见极是。不过,李远确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只是因为闲居无事,才借下棋消磨时光。但是假如您能将他选拔上来,派他去治理杭州,他有正经事可做,就不会整天下棋了。”

宣宗觉得也有道理,就任用了李远。后来,李远果然把杭州治理得很好。

这个故事说明,由于定位效应的影响,李远最初没有官职,就把自己定位为无业游民,整天混日子。可是当他得到官职,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改变了,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好官,也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这也说明,人们在对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判断时,往往是非理性的。

如果初始点是由有用信息产生的,定位效应则可以成为理性的表现;

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宁愿“固执”地拘泥于无用的初始信息。

再看这样一个问题并回答:有一个商人从某地买进一种手编花篮,进价是每个10元。然后他把花篮运到了省城卖,每个售价却是8元,比进价还低。这种亏本的买卖,商人干了一年以后,成了百万富翁,请问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有人回答是“受到了政府百万奖励”,有人说是“感动了消费者,建立了会员制公司,收取了百万会费”,更有人说是“买彩票中了百万大奖”。而实际的答案很简单:这个商人在开始的时候,是个千万富翁,赔钱后成了百万富翁。

多数人之所以千方百计寻找这位商人的“赚钱之道”,是因为他们开始时,把商人定位为没有一百万的人,从而进入了思维的误区。

把这个效应广义化,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习惯的工种、专业、职位等社会定位,经常受定位效应的影响。比如我们在找工作时,如果事先设定了一个理想岗位,择业时就往往一味追寻这类工作岗位,而不一定想到其他岗位是否更适合。

心理智慧:

多数人都会受到定位效应的影响: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多数不愿轻易改变。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有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对预先设定的标准或期望进行重新审定或调整,而不能总是拘泥于过去的定位。

14.心理张力调节定律

人们在做事的心理张力适度的情况下,做事效果才最好。

定律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他认为: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种心理倾向叫做“心理张力”。

比如你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留出一点空白。回头如果再瞧一下这个圆,你肯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的意念。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自己的动作。

比如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或者想得到一辆新款的汽车,或是大一点的房子。每个人所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这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

一旦产生张力系统,就会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去达到目标。没有完成的任务,使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而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会随之消失。

人们做事情不能没有心理张力,缺乏“完成欲”和“心理张力”,人就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出马虎、懒惰。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长性,最后将是一事无成。

但“完成欲”和“心理张力”也不是越强越好。心理学家发现,有过度“完成欲”和“心理张力”的人,容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焦虑、恐慌心理,导致能力下降,不能很好地完成一项任务,甚至使情绪失常,健康受损。

生活启示:

古时候乐羊子出门求学,由于想家,学业未完成就回家了。妻子问他:“学业完成了吗?”他说:“没有,因为想家就先回来了。”

妻子当时正在织布,就站起来,用剪刀把布剪断。乐羊子吃惊地问:这是为什么?妻子语重心长地说:“你出去求学,没有完成学业就回家,就像我织布没有织完就剪断一样啊!”乐羊子听了很惭愧,他理解了妻子对他的劝诫,就离开家继续求学去了,直到学有所成。

乐羊子做事缺少恒心与毅力,也就是缺乏足够的心理张力,而妻子对他委婉的批评,是要鼓励他做事情要做到底,不成功不罢休。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张力,是很难完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