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23

第23章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孩子吃苦的习惯(1)

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们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孩子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

他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而这种吃苦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现在许多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难以经受风吹雨打。其实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中国的一些父母们,因为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坚决不让孩子再吃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保护孩子。一些孩子甚至上了高中乃至大学还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所有跟“吃苦”有关的事全由家长代劳,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只能培养出一些娇气、只会依赖父母又吃不了苦的孩子。

一次夏令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按照计划,60名孩子要长途步行40公里,途中自己做饭,搭帐篷,行程是3天。可在第一天上午,就有6个孩子哭着给家里打电话,抱怨说太艰苦了,要背着很重的包走那么远的路,而一个孩子则哭着非要爸爸马上来接他回去。结果到终点时,60名孩子只剩下37个,其余的孩子都因为吃不了苦,中途放弃了。随团的一位医生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太娇了,连这么一点苦都吃不了,以后到社会上怎么办啊!”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可一些家长仍在执迷不悟地“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罪。然而,就在许多中国家长挖空心思地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时,美国人却千方百计地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让孩子了解过去困难的日子,美国一家学校给孩子们做了“忆苦饭”结果,孩子面对当年大人吃过的黑面包嚎啕大哭,拒食3天。校方毫不动摇,第4天,孩子们终于咽下了这顿忆苦饭……在美国的许多孤岛或森林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美国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水源又无淡水的可怕的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充饥,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

一位孩子参加野营训练归来后,感慨地对老师说:“我以前以为供我们享受的一切现代化设施都是本来就有的,荒岛的历险才使我明白,人生来两手空空.一切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过去老师讲劳动光荣,我们没什么感觉,如今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含意。”

美国的芭贝拉·罗斯说:“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相伴而来的。”儿童教育学家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战胜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勇气,是在童年时开始树立和发展的。因此为了孩子着想,父母们必须尽早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让他们自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有了吃苦精神,孩子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巾立于不败之地。

香港船王董浩云,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翁之一,虽是如此,他却对子女严格要求。不纵容、不娇生惯养。

董浩云共有两男三女五个孩子,按中国的传统观念,董浩云培养两个儿子成为管理家族事务的接班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长子董建华则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事实的确如此,董建华的妹妹董建平说:“父亲很早的时候便栽培大哥接管家族生意,因此对大哥的要求特别严格。在我们兄妹当中,除大哥外,其余都在香港的贵族学校上学,爸爸把大哥送进中文中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哥学好中文。”

后来董建华考入英国利物浦大学机械系。在利物浦大学学习期间,正值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董浩云的船队得到了空前扩张,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世界级船王。

随着父亲生意的做大,董建华也随之成了一名世界级的富家子弟。

但是随着自己资产的不断扩大,董浩云对董建华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当时在欧美留学的富家子弟比比皆是,这些富家子弟常常比高级轿车、比出手大方、比穿着名贵,而董浩云则要求董建华不要参与攀比,把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所以,董建华在英国学习期间,一直遵循了父亲的教导:自律、自好、自强。

董建华没有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而大搞特殊化,他与普通留学生一样,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往返于校园与宿舍之间,潜心攻读自己的学业。

董建华大学毕业后,很多人认为董浩云一定会安排儿子回香港进董家的海运王国执掌要职,帮助自己经营管理。

可出人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打工,到公司的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员工。董浩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通过董浩云与董建华之间的谈话,可以看出董浩云教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董浩云问儿子:“建华,你能明白爸爸为什么要让你进‘通用’吗?”

董建华回答:“我明白,因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尤其是‘通用’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我想也一定能适用于我们这个国际型的航运企业。我相信,我在‘通用’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董浩云虽然肯定了儿子的观点,但仍然觉得他理解不深。董浩云说:“建华,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我并不怀疑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有一点我必须提出来,就是你一定要刻苦,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你不要有依靠思想,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勤奋工作,磨练自己的意志,接受生存压力的挑战,所以你必须全面锻炼自己,从最底层做起。自己先当一名普通的员工,日后才能明白应该怎样对待你下面的职员。一定要记住,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充分地学习别人的经验,才能为将来开创新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董建华听从父亲的安排,在美国勤勤恳恳干了4年。董浩云虽然富可敌国,却对子女要求更加严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纵。因为他知道创业容易,守业艰难。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很难把事业发扬光大。

为了让孩子在将来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妨适当让孩子多吃些苦,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让他们将来能够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

能自己站起来,就不去扶他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椅子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椅子”。

显然.“那把椅子”是不会错的,当然母亲似乎也是没有错的,只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而已。儿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不会的,而且儿子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

一位旅居日本东京的中国母亲回国省亲,和国内亲人谈到“打椅子”现象时,说了她在日本的见闻。这位母亲说,日本东京的一个家庭,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她感觉“吃惊”。那位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就过来把他扶起,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

中国母亲以为日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到此结束。没有想到,接下来.日本妈妈立刻对儿子说道:一个小孩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东西。那么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种情况呢?

最后,中国母亲感慨地说,那位东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对她而言,不亚于进行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无独有偶,一位刚到美国定居的年轻中国母亲在给家人发的一封电子邮件里,也描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这位年轻的中国母亲在电子邮件里这样写道:一天上午。我从商店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孩走在人行横道上,孩子看起来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轻的美国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并没有弯下身子把儿子扶起.而是大声说了一句:卢迪,男子汉,站起来!然而,那个小孩子显然是摔疼了,不但没有从地上站起来,还开始哭了起来。没有想到,那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又对孩子说了一声:卢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站起来!也许是妈妈的鼓励,那个孩子真的从摔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年轻的美国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路边,然后蹲下身子,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又说:知道吗?卢迪,以后再摔倒,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咱们家的男子汉吗?你在家里不是说过,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刚才那样子怎么保护妈妈呀?

在电子邮件的结尾,年轻的中国母亲又写道:看到美国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才知道自己以前在国内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落后甚至是错误的。也许国外有些年轻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并非绝对正确,但上面的例子却不能不引起中国母亲的反思。

多让孩子体验生活

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在议论减轻学生负担问题。但是,在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给学生“增负”,减负以后,要多让孩子体验生活。

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就要从小让孩子体验生活,投人到生活的劳动和艰辛中去,让他们很早就明白: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幸福是靠奋斗争取的。同时,让孩子早日投入到生活中去,有利于他们尽快掌握生活知识,锻炼生活本领,在生活中磨砺高尚的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服役期间艾森豪威尔就显露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凶此他受到赏识而步步高升,1941年还是上校,到1945年他已是五星上将了。二战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司令,1948年艾森豪威尔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2年竞选美国总统获胜,1956年连任。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老艾森豪威尔一生艰难,后来做了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情况才稍有好转。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是个虔诚的教徒。

艾森豪威尔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勇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品质。所以,他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一个强者的形象。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溺爱孩子,而是根据他们所信奉的宗教“河上兄弟”派的传统,严格教育孩子。他们教给孩子各种文化知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包括做饭、打扫卫生等。

一次,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了猩红热,家里顿时紧张起来了。妈妈向艾森豪威尔交代了一件“大事”,就是给全家人做饭。艾森豪威尔小小年纪哪里会做饭?况且,此前他根本没做过饭。但是他想。好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母亲把这件事交给自己了,自己就要下定决心把饭做好。

刚开始,母亲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切菜,怎么生火,每天吩咐他做什么饭。或许是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原因吧,他感到做饭还有几分新鲜有趣,所以做得极其认真仔细。由于没做过饭,所以手艺不精,他做的饭菜,常常让家里人吃得直皱眉头。后来,他越做越熟练,还练就了一个拿手好菜,就是会做一种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

他的父亲老艾森豪威尔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精通英语和德语,能流畅地用希腊文读书,但他并不让孩子与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有任何不同之处。

老艾森豪威尔制定了严格的家教,用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他要求孩子必须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9点睡觉。每个孩子干任何事情都要干好,谁不认真都要返工重做,出现错误要受到惩罚。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的二哥埃德加瞒着父母在当地一位医生的门下工作了数月之久,并且得到了一些报酬,对家里则说在认真上学。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埃德加挨了一顿鞭子。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一方面用严格的家规来要求孩子,随时纠正他们的各种错误,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他们也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实行一贯性的示范教育。父亲平时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空洞的说教,他只是以自己的行动来鼓励孩子勤奋上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艾森豪威尔的母亲个性沉着、矜持,除了操持家务外,她还腾出时间来帮助更加困难的人。

父母的言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明白了只有依靠艰苦的劳动,才能改变和创造生活。同时,也形成了他们善于待人接物、团结助人的高尚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