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的孩子顶呱呱
20045600000023

第23章 为孩子储存另一种财富(3)

高考填报自愿表时,呱呱很想报两个物理和生物两个专业,我对呱呱说:

“到大学里,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听另一个专业的课嘛。”

呱呱说这样也挺好,两个兴趣都不会失去,不过要以某一专业为主。我和先生都告诉呱呱:要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任何人都不能替你选择,也不能替你把选择的路走下去。

看着呱呱最后以坚定的信念填好表格,我和先生相视而笑。因为呱呱从选择开始,懂得了为自己的选择而付诸行动、承担责任。

在孩子报考高考志愿时,你会发现,家长们忙着四处打听,甚至让某些领域专家预测孩子所报考专业五年、十年后的发展趋势。而一旁的孩子则无忧无虑地玩着手中的游戏机。因为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父母为他们选择,习惯了父母为他们做决定。

我的一位同事有一天碰到我,冷不丁地说:“你说说现在的孩子,当初为他选了那么好的专业,现在毕了业了,找不到工作,天天埋怨我们,嫌我们给他选错了。”是啊,孩子认为自己浪费了四年的时间读了父母喜欢的专业,而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把怨气洒到父母身上。这到底是谁的错?

父母爱子女没有错,他们为了子女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任何磨难与困境都承担了,精心为孩子打造一个不冷不热的温室。可是,孩子终究有一天要从温室走出社会,离开父母的温室,孩子都不知道选择哪一只脚走路时,父母该怎么办?

因此,我想建议家长们,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吧,让他来体验生活,体味成长中的不同滋味。

4.阳光下也会有阴影

游戏世界的真真假假

在孩子童年时代,我一直主张让孩子多玩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童年的快乐,可是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呱呱五岁时,我带他到农村过暑假。呱呱在和亲戚家的孩子玩耍时认识了比他们年长三岁的小熊。小熊个子长得高,所以和他玩的几个孩子都有些惧怕他。小熊让几个小伙伴都称他为“大王”,而且让小伙伴们装扮成《西游记》里的角色。他让呱呱扮演唐僧,让其他伙伴扮成要吃掉唐僧的小妖怪。

呱呱每次玩回来就说自己被“大王和妖怪吃掉了”。

我说:“能不能下次你扮演‘大王’呢?”

呱呱说他也想扮演“大王”,可是小熊不让别人成为“大王”,要不然,小熊就会把大家都“吃掉”。

一开始,呱呱可能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大家就是《西游记》里的每个角色,可没几天后,我发现呱呱有时拿着小木棍看到小孩就开始命令:

“把你的钱都交给大王。”

我问呱呱:“为什么要交给大王呢?”

呱呱说:“大王能杀掉天下的妖怪。”’

我问呱呱:“那谁是妖怪呢?”

呱呱说:“他们都是。”

儿童在游戏中很投人,而且他们将潜在的一种欲望发泄出来,我没有责怪呱呱。可是当孩子不在游戏中时却还对其他孩子实施威胁,尤其是在现实中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有一天,我看到小熊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勒令两个小孩。小熊看到有大人走来,立即就跑了。可是两个小孩已经被吓得在哭泣。

回到家,我问呱呱:“小熊平时手里拿着木棍打人吗?”

呱呱说:“那是小熊的魔杖,能打死妖怪。”

我说:“可是刚才妈妈看到他拿着木棍在向两个小朋友要钱呢,而且样子很凶,两个小朋友都被吓哭了。”

呱呱立即说:“小熊是大王,是打妖怪的。”

我说:“那小熊会不会和小朋友在玩打妖怪的游戏呢,可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会哭呢。”

呱呱也有些疑惑,然后说:“我一会见到大王再问。”

下午呱呱拿着自己的木棍回来了,脸上有些沮丧。我问:“呱呱今天玩得不高兴啊?”

呱呱说:“妈妈,你说大王就要打妖怪吗?”

我想可能呱呱看到小熊打其他小朋友的事实了,我问:“你是大王的话,你会打吗?”

呱呱说:“我不想打。”

我拉着呱呱的手说:“呱呱和小熊在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有的扮演的妖怪,有的扮演的是唐僧,也有人扮演猪八戒,对不对?大家在玩的时候,可以你催我一下,我轻轻打你一下。可是当大家不玩游戏的时候,大家都是好朋友,不能拿着木棍打其他小弟弟,小妹妹,是不是?”

呱呱说:“小熊让我给他钱,我没有钱,他拿木棍就打我的头,说我是妖怪,以后不和我玩了。”

我看着呱呱委屈的样子,我心里也有些难受。小熊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经常欺负年龄小的孩子,让小孩子们给他钱,然后他拿着钱再去买零食。

呱呱一时认为小熊个子高,能打架是心目中的“小英雄”,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小英雄”却把矛头对向了他。

我问呱呱:“小熊打你的时候,你也很难受,对不对?”呱呱眼里含着泪。“那要是我们去欺负比你小的孩子,是不是小朋友也很难受呢?”呱呱点点头。

我说“小熊带你们玩游戏,这个很好,可是他不能向小朋友要钱,更不能打小朋友,对不对?”

呱呱说:“以后再也不和小熊玩了。”说完,就把木棍扔在地上。

我说:“小熊带你们玩游戏很好,游戏结束了,大家还是好朋友,就不能打别人,对不对?”

我把呱呱的小木棍交给呱呱,可是呱呱说他不玩了,说要找堂哥堂弟玩玻璃球。

游戏是孩子们所热衷的,他们能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能感受到悲伤,可以说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在懵懵懂懂中认识周围的世界。而有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了伤痛,有的游戏让孩子不小心会染上不好的行为。当家长发现时,应该温和地告诉孩子,指正孩子。

我反对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言行时却还站在一旁鼓励,就像小熊的父母。当他们得知小熊欺负别的孩子时,反而觉得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受别人欺负。事实上,这种观点一是纵容了小熊欺负比他小的孩子的行为,二是小熊的父母并不真正了解小熊为何只欺负比他小的孩子,因为他害怕比他更强壮的孩子。因此,我想告诉家长们,当孩子在游戏中时不要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而当游戏结束后,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样做,才能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真实想法,才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发展。

五颜六色的世界

我们知道世上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红色、也有黑色,有绿色,也有粉色,有时候看似很美丽的花朵却对人有害。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精彩的世界,正如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样,精彩的世界也有五颜六色。

呱呱从挑选书包开始就在问:“妈妈,这两个颜色怎么不一样?”

我说:“你喜欢蓝色,有的小朋友喜欢绿色,也有的会喜欢粉色呢。颜色多了,大家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呱呱渐渐长大,看到小区周围有很多商店,就问:“妈妈,这个是什么?

那个是什么?”有一次,小区附近开了一家足疗店,呱呱路过时问我:“妈妈,足疗是什么?”我说:“足就是脚,脚上有很多穴位,按摩这些穴位能让身体里的血液流通得舒畅些。”呱呱回到家就把鞋子和袜子都脱掉,坐在凳子上按脚。看到呱呱这样,我说:“等周末带你去足疗。”

周末,我带着六岁的呱呱去足疗店,足疗店的服务生看到呱呱问:“小朋友,你也足疗吗?”

呱呱开心地说:“我也要足疗。”说完,就边走边看墙上挂着的足底穴位图,呱呱问:“妈妈,这些(穴位)我脚上也有吗?”

我说:“有啊。”

呱呱说:“那我怎么看不见啊?”

我笑着对呱呱说:“这些穴位不在表面上,而在脚里面。”

我带着呱呱领到牌号,洗脚、泡脚,呱呱都觉得特别好玩,我特意嘱咐服务生给呱呱轻轻按。等从足疗店出来后,呱呱说:“叔叔按得太疼了,我还是长大了再来吧。”

从那之后,呱呱去的地方更多了。每次我和先生被邀请参加的聚会,我们都带着呱呱,目的不是想去玩或者吃什么,而是让呱呱见识生活的世界。

有一次,我们两个同学从外地过来,吃完晚饭,大家提了建议找个KTV唱歌。我说没问题,同学们建议我先把孩子送回家,再和老公一起。

我说没关系,明天是周末,孩子可以去。同学们都说不要让小孩去KTV。

我说我孩子早就去过,他操作机器比我好得多。同学们都大吃一惊,其中一个悄悄地问我:“孩子经常去KTV,小心点啊。”

我明白同学的提醒,但我不想把呱呱关锁起来,讲大道理已达到教育目的。我认为在各种场合中的见识与随机教导更能让呱呱具备一个社会人的能力。

呱呱从咿呀学语开始,到现在上大学,我们一家在路边吃过大排档,吃过烤串;也一起去咖啡厅喝过咖啡,一起去过茶楼喝茶;我带呱呱去逛超市,购买家庭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带呱呱去商场为家人挑选衣服,等等。

我和先生这样做,为的是让呱呱亲身经历这个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让他能感受到自己也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明了地表达我们的欣赏观点及审美观点。呱呱在乡村的麦田里奔跑过,在城市的大街上闲逛过,而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健康的少年。

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都是大人才去的地方,小孩不能去。…小孩去了就变坏了。”这些阻止的语言往往让孩子更加好奇五颜六色的花朵,即使父母再阻止,孩子也想触摸带刺的花。

而呱呱见得多了,在我和先生的耳濡目染中,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呱呱心里比谁都清楚,根本不需要我在他的耳边天天提醒。

我很喜欢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的一句话:“当有一天,她长大了,要离开我,我会心疼,但不会不安,因为我已经早早地把外面世界的门打开,让她看见好的,也见到坏的。”是的,五颜六色的世界,应该让孩子看到,更应该让孩子亲身感受周围的世界,而不是由于害怕周围的“坏人”,把孩子藏着、掖着,让他越来越脱离世界。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有坏人,更有好人,有美,也会有丑,有恶,但更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