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20048200000037

第37章 身心健康心理学(3)

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在科学研究中做出过卓越贡献,解决了一道举世公认的科学难题。虽然他在事业上出类拔萃,可是他的性格却孤僻内向,整天除了看书、研究外,与外界几乎不接触。因此他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生活能力极差,既不与别人来往,也不会料理日常生活,甚至不知道上街购物,常闹出一些笑话。

还有一位护士,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病人服务周到,按理应该得到大家的赞赏。可是她性格古怪,过分讲究清洁,一旦别人接触了她的衣服和手,她就要用水冲洗。这样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她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很差。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现象,只是形形色色心理缺陷典型表现的两种。所谓“心理缺陷者”,就是指具有心理不健康表现,但还未达到心理疾病程度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缺陷者。尤其是性格缺陷者和情感情绪缺陷者并不少见。

由于心理缺陷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种种危害,所以人们已日趋重视,并且认识到及时纠正和预防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指出,性格缺陷是心理缺陷的主导部分。所以要纠正心理缺陷主要是要纠正性格缺陷。性格缺陷的类型很多,被誉为日本“心身医学之父”、曾任世界心身医学会会长的池见教授归纳了下列几种常见类型:

(1)无力性格:精力体力不足,对客观事物缺乏热情,容易对精神刺激和心身矛盾产生“心理过敏反应”,诱发心理疾病。

(2)不适应性格:情绪不稳定,判断力差,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不适应,对精神压力抵抗力差。

(3)分裂性格:性格孤独、内向,不合群、怕羞,回避与他人交往接触,情感冷淡或淡漠。

(4)强迫性格:追求自我安慰,易拘泥于小事而不放松,遇事犹豫不决,要求十全十美。

(5)癔症性格:“性格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热情有余,稳定不足,情感带戏剧性色彩,暗示性强。。

(6)偏执性格:敏感多疑,易嫉妒,易闹矛盾,常责备他人。

(7)爆发性格:易怒、易激动,细小的刺激会引来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7种类型,虽然还不够完整,但已基本反映了各种性格缺陷的现象。

性格是人的个性的最突出表现。性格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特性,即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性格绝对相同,即使是孪生兄弟也如此;二是相对稳定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即为此理;三是可塑性,人的性格形成,先天遗传素质是前提和基础,但它的发展倾向和结果,则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自我锻炼。这一点最重要,是纠正性格缺陷的理论依据。基于这一点,可以提出以下几种纠正和预防性格缺陷的方法:

(1)加强心理防护功能,培养自找调节能力。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塑造健全性格的基础。

(3)正确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是培养健全性格的重要条件。

(4)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意志和品质。

(5)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

当然,这些方法的使用最好在心理咨询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

在生活中怎样控制精神压力

人类日常生活的变化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对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各种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消极的,而且是强烈的,就可能造成精神上的紧张和“压迫”,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严重损害。

造成精神“压迫”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压迫”的强度也是不相同的。

美国有位精神分析家霍莫斯,曾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变化和“压迫”的关系用数字(点)来表示,做了有趣的分析。根据他的分析:配偶死亡是100(点),离婚是73,家属死亡是63,结婚是50,失业是47,家属生病是44,性生活不一致是39,职位调动是36,职位升降是29,与亲戚发生纠纷是29,与上司发生摩擦是23,迁居、转校是20。如果同时遭受到几种变化的冲击,则其所受到的“压迫”强度便是这几种变化所造成的“压迫”强度之和。

据霍莫斯调查,一年中遭遇到300点以上变化的人,80%会变成神经质。大多数医生认为,积蓄在心中的“压迫”是胃溃疡、高血压、偏头痛和肠绞痛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长期下去,甚至可成为癌症的“催化剂”。因此,要适应现代陕节奏的生活,保持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人们就应该学会解除精神“压迫”的方法。

要控制精神压力,主要有两种方法:

1.提高“抗压”能力

任何人所感受到的精神压力的大小。实际上是同自身的抗压能力成反比的。面对同样的外界压力,自身抗压能力越强,感受到的精神压力就越小。

反过来,自身抗压能力越弱,感受到的精神压力就越大。

提高“抗压”能力的具体办法主要有三个:

(1)把困难看作是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人生的哲理就在于:当你把困难看作是生活的不幸羁绊时,区区小事都可能会使你哀叹人生际遇的坎坷。但是,一旦你的人生乐章中注进了不畏困难的旋律,纵使层峦叠嶂也难以使你在登攀的路上止步。

(2)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志向l水平。

所谓志向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昕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假如一个人志向水平定得过高,脱离实际势必难以达到。几次下来,就会形成精神上的压力。若不及时消除,则可能走向反面,降低自己的自信力。这样讲,并不是说志向水平定得越低越好。志向水平低,目的自然容易达到,不易感受精神压力。但是,这样下去,人生的进取乐趣也会随之消失了。而且,一个在生活中甘居下游而又固步自封的人。他就很可能会被别人所轻视。这样一来,或许他又会感觉到有新的精神压力向自己奔来。所以说,积极的办法还是从实际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志向水平,并且随着自己的努力使志向水平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3)强化自己的意志。

贝多芬曾经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的艰难的遭遇里能够百折不挠。”意志力是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全部精神力量的总和,因而也是抗衡精神压力的劲敌。意志,无疑是在战胜自己和战胜外界压力的过程中闪光的。但是,战胜自己同宽容自己并不矛盾。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要战胜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弱点。但是我们也还要善于宽容自己,不要给自己制造过大的精神压力。一个意志的强者,也应该是一个善于宽容自己的智者。对自己该苛责时就要苛责,该宽容时就要宽容。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技巧,而且也是一种心理调适的艺术。

2.泄减精神压力

一旦有了精神压力,应该怎样去消除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泄减精神压力。

它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1)自我宣泄。

这种做法,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人失恋后,奋笔疾书,倾诉自己的痛苦。他写完了这些也不知给谁看的东西以后,内心如释重负,顿时感到轻松。还有的人,遇上突如其来的悲痛事件抱头痛哭一场,泪尽哀去,心里也就好受多了。当然,自我宣泄要讲文明,不能搞破坏性的宣泄方式。

(2)请人疏导。

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泄压”形式。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所以,我们一旦有了精神痛苦和不满或困扰时,切莫闷在心里打无名官司,可以找朋友,找亲人,找组织,把心事全倒出来。尽管问题未必就能随之解决,但是,心中的疙瘩总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化解。如果让痛苦、困扰放在心里,只会使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不堪重负。

(3)“代偿迁移”法。

所谓代偿迁移法,就是通过另一种活动。创造另一种情境来转移自己因达不到某种愿望或受挫折、失败、困难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精神压力。比如,拿起笔写写诗歌,画画图画,或者埋头工作等等。这样,一切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如何做到心身的自我放松

A教授近日来由于每夜工作得很晚,再加上与B教授感情上发生了纠葛,接连几天夜里失眠,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食欲减退,有时情绪很激动,于是,他来到门诊部..经过c医生的检查,诊断为神经衰弱。c医生建议A教授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要劳逸结合,最好再学一些诸如太极拳、气功之类的心身放松术。经过几星期的锻炼,A教授发现,晚上睡眠好多了,白天精力充沛,食欲明显增强,而且,对B教授的态度比过去好多了。

给A教授的心身带来如此益处的正是心身放松。

说起心身放松,它实际上是与中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西方的生物反馈、行为疗法,肌肉深度松弛法、自我催眠等心身锻炼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已有不少人除了知道气功与瑜伽这些东方自我锻炼法在预防、康复人类的疾病,改变人的精神意识状态方面具有神奇的作用外,还知道它能挖掘人的一些潜力。

现在,人们发现,无论是东方的气功、瑜伽训练,还是西方的生物反馈、自我催眠、行为疗法等,都是靠自己或借助于仪器、他人,通过身体的放松,保持心理清静,以达到调节自己心身功能协调的一种自我锻炼方法,所以,人们就把它们统称为心身自我蒯公术。

心身放松究竟能给人们带来多少益处,它可靠吗?根据世界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及其训练者们的自述,还有医学临床表明,人的心身在有意识自我放松的时刻或训练之后。人的身上会发:生许多奇迹般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测量工具与技术,以及心理问卷法诊断出来。例如,人的呼吸、心血管、消化功能,还有管理人体最高明的大脑及其支配内脏的植物性神经都可用相应的测量手段和仪器加以测量。

心理生理学的实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紧张地处理来自于内、外的各种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的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多导生理记录的装置,观察他的生理变化。实验表明,当人处于“紧张反应”或不良情绪等心身状态时,其脑电波、皮肤电反应(这是用来检测一个人的情绪反应的指标)、呼吸、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免疫系统等生理器官和人的一些心理活动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时,人的脑电波出现了一种节律较快的β波,这反映了人的大脑的许多细胞都动员起来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反应,我们一般把这种反应称为失同步反应;而人的皮肤电反应增加,表现出不稳定的起伏现象;另外,人的呼吸、心跳速度加快,血管的紧张度增加,消化功能失调,免疫能力降低。这一切说明了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能量在消耗,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在下降。但当你做了心身放松训练之后,那么奇迹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人们通过对气功、瑜伽中的静坐和生物反馈状态下的生理测量发现:这时,人的脑电波出现了一种节奏较慢而稳定的α波,这反映了人的大脑细胞有许多都处于积极的休息状态,而一些活动的细胞则是以一种协调、稳定的同步反应出现;而皮肤电反应则下降了,呼吸、心跳减慢,消化系统恢复其自主性的节律活动,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这就意味着自我心身放松对一些顽症存在着一种潜在的治疗可能。

作为人而言。自己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还存在一个神秘的意识世界。东方医学以及现代西方医学都认识到,一个人的肌体健康与他的心理健康是互为关系、彼此影响的有机整体,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如来自周围环境的噪音、人群的拥挤、对工作不能胜任的焦虑、超出身心功能极限的工作、睡眠不足、人际纠纷、生活上保障的丧失、安全感的缺乏、亲人的离别与死亡……这些主观的心理知觉最终可导致人的心理失去平衡。长久地失去心理平衡,会使人的机体出现病变。根据临床调查,发现许多疾病,如神经症中歇斯底里、肝病、癌症等往往与人的压抑性格有关。但是,心身放松却可以降低你的紧张、焦虑意识,使你应付困难的信心增强,从而对生活中的紧张事件能保持沉着、镇静的态度;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你摆脱由于压抑产生的身体症状。

职业活动,特别像脑力劳动,需要人有充沛的精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时高度的专注精神与清晰的思维能力。这些潜能从何而来呢?有些神经衰弱的人,虽然看了很长时间的书,或听了很长一段讲话,不仅前记后忘,理解力跟不上,而且易感到疲劳,精力也容易分散,不能抑制杂念的出现。而经过心身放松训练后,则可以明显地改变这些不良的精神状态,它将会使你的注意力容易集中,记忆力明显改善,脑力劳动的效率提高,抗疲劳程度增强。现在,国外有许多公司、企业、教育机构,正在大力推广各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自我放松训练。

对于一个普通人,特别是那些心事重重、忧虑过度,或处于兴奋激动而不能自控的人来说,要使全身放松,特别是使大脑保持清静,排除一切杂念是较难做到的;但如果能按照心身松静术的要领去做的话,要达到心身的松静还是不难的。做心身自我放松的具体要求,就是要让我们的心与身处于一种彼此松弛、协调的最佳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一般要经历下面的几个步骤:

(1)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清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