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20055700000031

第31章 占卜师真的能预知未来吗?——哈佛人的演化心理学(1)

相信许多人都曾占卜,而人们也不免惊讶于占卜师的占卜之术,甚至还会产生疑问:“占卜师为什么能说得那么准?”其实,占卜师运用的是心理计策。也就是说,占卜师抓住的是人们的思维定式,然后从思维定式中发现潜在的心理特征。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杰尔姆·卡根曾经说过:“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存在从众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带动下,这些人会按照思维定式采取行动,而将思维定型的过程就属于演化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1. 通过恐怖片解读大脑接受刺激时的心理状态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在授课中经常会向学生们讲这样一个案例:

美国一位身价超过千亿美元的公司CEO对恐怖片非常感兴趣,并且经常选择在夜晚观看。尽管恐怖片中的场景经常会令他恐慌失色,但是他却始终乐此不疲,将看恐怖片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后,他对公司一些员工进行调查得知,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看恐怖片,并将此作为寻求刺激的最好方式。那么,这些人究竟为什么会喜欢让大脑接受如此刺激呢?

对此,史蒂芬·平克表示:“当一些人观看恐怖片时,大脑会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而在看完后,人们的心情会马上得到放松。这种在紧张过后心里得到放松的体验,很多人都乐于去尝试,这是喜欢看恐怖片的人的一种心态。实际上,恐怖片中看似虚构的情境在很多时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这种折射反映出的是人们最原始的意向,它会以一种反常态的方式将人们最真实的人性体现出来。因此,恐怖片中的场景就满足了人们潜意识里最深层次的需求。”

其实,依据史蒂芬·平克多年的心理研究,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追求刺激的体验,主要是与他们渴望让平静的大脑接受刺激的心理有关。人们的大脑追求刺激指的是大脑对外在环境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缺乏趣味的生活以及长期单一乏味的工作,会让大脑处于一种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大脑就会出现退化现象,比如,思维和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史蒂芬·平克曾经用两组羚羊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组羚羊放在平原中,时刻面临被狮子咬死的危险;而另一组则被放在安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狮子很难接近它们)。实验结果显示:放在平原中时刻有被狮子咬死危险的羚羊无论是奔跑速度还是生存能力都要比放在狮子很难接近的安全地点中的羚羊强。也就是说,第一组羚羊的大脑由于受到了足够的刺激而增强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因此也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因此,史蒂芬·平克认为,一个人适当地接受刺激体验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但是,人们的大脑并非在懂得这个道理后才去追求刺激,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为了摆脱由于单一乏味而引起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希望通过刺激让自身生理的舒适度得以提升,也就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求。

研究中,史蒂芬·平克还发现,人们的大脑对以下这些刺激最感兴趣。第一种刺激是来自外界未知的刺激。比如,人们听到的奇闻趣事或者令人惊叹的高科技发明等。第二种是人们生理方面的刺激。比如,通过味觉感受到的美味食品、听觉感受到的动人旋律、触觉感受到的冷暖等。第三种是人们接受与现有情绪相反的刺激。比如,人们在高兴时突然接收到悲伤的消息、忧郁的人听到令他激动的消息、或者生活美满的人看悲情的电影,等等。以上这三种刺激都是通过一定方式发挥出来的。在史蒂芬·平克看来,直接刺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一定的直接刺激在人的大脑产生思维活动后,接收到更多强烈的信息,让刺激增强。需要提醒人们的是,刺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们的大脑所承受的刺激过大就会导致不良后果,从而被定义为不良刺激。例如:由于观看恐怖片受到过度惊吓而引发心脏病或由于被巨大的声音刺激产生耳聋。此外,史蒂芬·平克还认为,刺激具有一定的心理成瘾性。比如一个对网络聊天成瘾的人,一旦有一天不让这个人使用网络,他就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的现象——焦躁不安、情绪低落、心情烦闷,等等,而且这种心理不适的现象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观看完恐怖片后便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原因是虚拟的恐怖意识在节目结束后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产生联想,最终越想越觉得恐怖。显然,这就是思维迁移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史蒂芬·平克建议人们,虽然看恐怖片能够给人带来刺激,但在观看时应尝试多人观看,并分次进行观看,看完后可以选择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来释放受到的刺激,这才是最健康的能够给人们带来益处的刺激。

2. 为什么人的命运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能够看到许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年轻人最终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究其原因,人们众说纷纭,但最重要的还是信念的不同。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教授唐纳德·科尼迪给学生们讲的这个寓言故事吧。

两个年轻人怀揣着梦想要到波斯王国去建造宏伟的建筑,以便让世人观摩。他们背着行囊马不停蹄地赶往波斯王国。这一天,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一条大蛇,大蛇挡住了他们去路的同时,还问两个人要到何处去。只听第一个人说道:“我要到波斯王国去建造最美丽、最宏伟的建筑,这样我就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建筑师了。”大蛇听完这个人的回答后,冷冷地笑道:“波斯王国的路太远了,凭你个人的力量很难到达,我劝你还是早点放弃吧。”说完,大蛇问第二个人同样的问题:“你要到哪里去?”年轻人答道:“我也要成为一名建筑师。”大蛇听完后同样用轻蔑的语气对他说道:“想要成为建筑师简直太困难了,你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说完大蛇便消失了。

两个年轻人听完大蛇的话后心里开始动摇起来。过了一会儿,只听到第二个年轻人对第一个年轻人说道:“波斯王国路途遥远,我们还是回去吧,还是不要当建筑师了。”说完,他便整理好背包准备返回。而第一个年轻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就这样返回的话,人生也将失去光彩,因此他停下来劝说同伴。可任凭他如何劝说,第二个年轻人也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而是背着行囊原路返回了。第一个年轻人只好只身一人前往波斯王国,而且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总有一天会到达波斯王国并建造出最美丽、最宏伟的建筑。最终,那名放弃当建筑师的梦想、只身返回的年轻人由于遭遇沙尘暴被永久地埋在了沙漠中,而那位拥有坚持不懈精神的年轻人最终到达了波斯王国,并在该国建造了大量宏伟的建筑。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出两个年轻人的命运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两人的信念不同而导致的。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贝尔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强烈,成功的景象就会在他心里形成清晰的框架,从而像探路灯一样指引着这个人走向成功。

唐纳德·科尼迪曾经说过:“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在我的生命里,时刻潜伏着可以改变环境的力量。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并积极地描绘着成功时的景象,那么成功最终会拥你入怀抱。你能够到达成功的顶峰,也可以一生碌碌无为,而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就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现实中,很多事情人们不敢去尝试,并不是事情有多难,而是在于人们根本没有强烈的意识去完成这些事情。其实只要自己想做,并相信自己能够做成功,那么就可以取得成功。”

此外,唐纳德·科尼迪还经常向学生们讲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的故事。

小时候的夏洛蒂就认为自己能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中学毕业后,她便开始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这一天,当稚气未脱的夏洛蒂将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给她的回复是:“孩子,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还是放弃当作家的梦想吧。”夏洛蒂听后并没有灰心,后来她又写信给当时最著名的诗人,信中表明了她想要当作家的决心,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著名诗人给予她的答复却是:文学领域的风险非常大,你并不适合在该领域发展。对此,夏洛蒂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放弃当作家的梦想,反而坚定了信念,最终写出了《简·爱》等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

也许有人认为成功不是简简单单就会实现的,可实际上,只要你相信,并坚定自己对成功的信心,成功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其实从上面建筑师的案例中,人们便可以得到启发,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怀有梦想,可在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干扰后,一些人便产生了动摇的心理,甚至放弃了当初设定的梦想。试想,这样意志不坚定的人和那些对成功充满渴望、不言失败的人相比,他们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呢?而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的命运会产生巨大的差异了。

3. “破窗效应”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早期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故意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放在环境杂乱、人流密集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另一辆放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外,他将停放在布朗克斯区的那辆汽车的车牌取了下来,并将汽车顶棚打开,结果三个小时后,这辆汽车丢失了。而放在环境相对良好的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的汽车却安然无恙。后来,菲利普·辛巴杜找来大锤将这辆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一个小时后当他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汽车不见了。

菲利普·辛巴杜认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一个原本洁净的墙面被人肆意涂抹后,如果没人及时将其清除干净就会引发更多人的涂抹,最终只会让干净的墙面变得脏乱不堪;如果一个人胡乱丢垃圾后没有人去制止,其他人或许也会和这个人一样胡乱地丢垃圾,最终只会让环境变得越来越糟。在菲利普·辛巴杜看来,大多数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会在社会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或为了维护美好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付出努力,而另一方面就是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做出破坏环境影响秩序的事情后,自己也跟着做出类似的举动。其实,人们一旦养成这样的心态后,不仅会让环境遭受更多的破坏,还会让自己的内心滋生不良的情绪,而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只会让事态的发展越来越糟。

以上所说的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效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能借助破窗效应找到灵感。比如美国纽约地铁站是一个充斥着犯罪活动的场所,每天都会上演不同类型的犯罪活动,而纽约交通局长受到“破窗效应”的启发后,便制定了一套降低犯罪活动的策略。首先,交通局长从打击逃票出发,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他发现,每5名逃票人中就有1名是小偷或者抢劫犯,每15名逃票的人中就有1个是通缉犯或携带凶器准备作案的人员。结果,从看似不经意的逃票抓起,纽约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得到了有效控制,治安情况也出现了好转。纽约交通局长的做法表明,小偷小摸是滋生犯罪活动的温床,正是因为他针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象征意义的整治行为,才降低了犯罪的概率。

其实从“破窗效应”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道理:现实中任何一种不利于改善环境、不利于营造良好气氛以及不良现象的存在,都时刻向外传递着一种信息。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将这些信息比作“一只到处乱摸的黑手”。他认为,这种信息会让不良现象无限扩展,如果不及时制止或纠正不力,就会让更多的人受不良现象的影响,最终就会演变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在科南特看来,“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常常是事态恶化的起点。而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当你手里拿着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时,如果看到旁边的角落里有一堆垃圾,你也会顺手将垃圾扔在那里,同时心想:“环境已经脏乱不堪了,我扔的这些垃圾根本不是关键因素,对环境也起不到不良影响。”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很多人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结果使自己也随波逐流,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打破窗户的人。

科南特在哈佛大学日常心理学的教学中总是会向学生们传递这样的理念:“在现实中,当你们看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人或者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的事情时,不要被这些迷惑住双眼。你们应该更理性一些,如果被这些事情迷住了双眼,你们很可能会和别人一样形成不良的习惯,这样一来,不良的习惯就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最终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甚至导致不可控制的局面。”这些是科南特从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中总结出的经验,因为他一直相信,任何事情如果出现破洞后不及时进行修补,就会迅速引发“破窗效应”,而在这种效应的带动下,破洞只会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科南特还将“破窗效应”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中。他发现虽然一些企业制定的制度很多,但有效执行的却很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企业将不能有效发展。因此,对于企业员工中出现的小问题,管理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小问题中吸取经验并及时将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防止小问题变成影响企业发展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