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神啦!万能的需求心理学
20056500000037

第37章 品牌定位学(5)

哈雷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和最为典型的图腾式品牌。最为古老、虔诚的图腾崇拜方式是文身,而至今被人们文在身上最多的商标就是哈雷。如此,文身让哈雷品牌又进一步升华为一种信仰。哈雷一族喜欢使用带有哈雷标志的一切东西,比如头盔、风镜、皮衣、饰物、内衣、玩具和餐厅等。如今,哈雷衍生产品的一年营业额在一亿美元左右,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品牌,作为“物”的标志,常常出现在必需品、日用品之类的低档商品之上——主要满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需求;而作为“人”的标志,往往出现在时尚品、奢侈品之类的高档商品之上——主要满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求。

如今的大街上,比“美国的Coach”、“英国的Burberry”、“法国的LV”和“意大利的Gucci”更为耀眼的图腾式品牌是意大利的范思哲(Versace)——产品从时装延伸到了香水、领带、丝巾、内衣、皮件、皮鞋、包袋、腕表、瓷器、眼镜、台布、床单、家具、瓷器和玻璃器皿等。

英国的“维珍”将品牌延伸做到了极限——产品从“摇篮”到“坟墓”。英国维珍集团是英国最大的私有企业,拥有200多家大小公司,涉及各行各业:航空、铁路、交通、通信、影视、传媒、娱乐、健身、金融、珠宝、能源、旅游等众多行业(200多个领域),包罗万象,总资产70多亿美元。

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从唱片邮购起家。他说:“如果有谁愿意的话,他可以这样度过一生——喝着‘维珍可乐’长大,到‘维珍唱片大卖场’买‘维珍电台’上放过的唱片,去‘维珍院线’看电影,通过‘virgin.net’交上一个女朋友,和她坐‘维珍航空公司’的班机去度假,享受‘维珍假日’无微不至的服务,然后由‘维珍新娘’安排一场盛大的婚礼,幸福地消费大量‘维珍避孕套’,直到最后拿着‘维珍养老保险’进坟墓。”

1950年出生的理查德·布兰森,一头披肩长发,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嬉皮士资本家”——有趣、顽皮、浪漫、叛逆、冒险等。

在波斯湾战争期间,布兰森斡旋于英国与伊拉克之间,开着飞机直接进入巴格达接回人质。作为品牌代言人,在电视广告中,布兰森在英吉利海峡浅滩裸跑,然后双手遮着下体跑回岸上。在营销活动中,布兰森亲自开坦克车碾过放在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为宣传维珍手机,他和 20 个几乎全裸的模特打着“所见即所得”的标语在伦敦街头裸奔……

人们因喜欢理查德·布兰森而喜欢他的品牌。在英国,维珍的品牌认知率达到了96%,2001年,在BBC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理查德·布兰森被评为最具启发性人物第二名,高于耶稣。因此,维珍品牌成了英国年轻一代潮人的图腾。

美国牛仔让“万宝路”成为一种图腾,英国嬉皮士让“维珍”成为一种图腾,两个品牌的成功何其相似!

如此,品牌定位,不仅是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界定,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界定。

七.多维定位理论

定位应该分为各种方式:需求定位、群体定位、品质定位、渠道定位、价格定位、广告定位、营销定位和心智定位等。各种定位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个品牌确定一个恰当的位子,从而形成“多维定位理论”。

多个维度、多个角度

通过对法国欧莱雅旗下的赫莲娜(Helena Rubinstein)和薇姿(VICHY)两个护肤品品牌的定位比较,简单描述一下多维定位理论。

赫莲娜           薇姿

群体定位:女性            女性、男性

品质定位:化妆品           药妆品

渠道定位:商场            药店

价格定位:均价人民币2200元左右    均价人民币200元左右

需求定位:美感需求          健康需求

心智定位:欧莱雅旗下的旗舰品牌    全球药房第一

广告诉求:活出光彩(Live Brilliantly)  健康肌肤的源泉

护肤品分为两种:药妆品和化妆品。然而,在以上两个案例的广告中,一个是“淡化细纹”(赫莲娜),一个是“美白肌肤”(薇姿),似乎,化妆品和药妆品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化妆品和药妆品的区别主要不是品质上的,而是需求上的。在护肤品的发展历史上,“化妆品”是由“药妆品”衍生而来的,而始作俑者便是赫莲娜。1902年,赫莲娜女士将一种肾病药由“内服”改为“外敷”而出现了神奇的护肤效果,并从中获得灵感,调配出一种护肤品。同年,赫莲娜女士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美容院,从此,护肤品从医院走向美容院,之后又从药店走向商场,实现了护肤品从“药妆品”向“化妆品”的发展。

在历史上,护肤品先作为药妆品出现,后作为化妆品销售。如此,赫莲娜的需求定位模式如下:

原生性定位:健康需求

衍生性定位:美感需求

然而,创建于1931年的薇姿,以法国卢卡斯(LUCAS)温泉水为卖点,一直选择并坚持“全世界只在药房销售”的市场策略,先后成为欧洲药房、全球药房的第一护肤品品牌。薇姿的需求定位模式如下:

原生性定位:健康需求

化妆品和药妆品之所以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是因为在历史上,化妆品首先是一种药妆品。当然,如今化妆品和药妆品在管理上是有区别的,后者作为一种药品被政府施加了更为严格的管理。

从需求定位理论来说,护肤品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价值——药妆品,满足生理需求(健康需求);二是软性价值——化妆品,满足心理需求(美感需求)。药妆品界定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生理上的“健”或“病”是对自己而言的),而化妆品界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理上的“美”或“丑”是对别人而言的)。似乎,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显然,“多维定位理论”可以为品牌提供一种多维度、多角度的界定,从而形成一个最为清晰的定位。当然,在界定一个品牌时,并非一定要把所有定位方式都用上。心智定位有时可以不用,因为它们本身是品质定位或需求定位在文字和概念上的表述。

品牌定位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被认为是心智定位理论运用典范的王老吉凉茶可以通过“多维定位方式”给予动态描述如下:

群体定位:从“小众”转向“大众”;

品质定位:从“药品”转向“饮品”;

渠道定位:从“药店”转向“超市”;

需求定位:从“健康”转向“享受”;

心智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火锅搭档”、“烧烤搭档”;

广告诉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当年,王老吉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从“健康需求”转向“享受需求”的过程中,电视广告刻意表现涮火锅、吃烧烤的场面,从而让王老吉凉茶在消费者的心中形成“预防上火的饮料”、“火锅搭档”、“烧烤搭档”的概念。

麦当劳“变脸”的秘密

前几年,麦当劳让人着实看不懂,总是端坐在门前长条凳上的麦当劳叔叔一个一个地消失了。麦当劳叔叔可是麦当劳的脸面——吉祥物或代言人,在知名度上仅次于圣诞老人,一抹火红的爆炸头,一身橙黄的连衫裤,配上红白条的衬衣和袜子,整天笑哈哈的,让儿童们颇为痴迷,麦当劳的生意因此而红红火火。然而,麦当劳叔叔又为什么一个一个地“走”了呢?

事情起源于10多年前,因为汉堡包、炸薯条、炸鸡腿等被指责为“垃圾食品”,易引发肥胖、癌症等健康问题,麦当劳(McDonald’s Plaza)陷入了经营危机。2002年,麦当劳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亏损,为此撤出了3个国家,关闭了175家餐厅。相比1998年,2002年麦当劳的股价缩水了70%,达到185亿美元。

一个最为显眼的表现为:家长们再也不愿让孩子们与麦当劳叔叔玩耍了。

为此,2003年9月,麦当劳推出“全球复兴计划”(Revitalization Plan),实施品牌升级。首先,在全球推出统一的广告口号“I’m loving it!”(我就喜欢!),以取代延续了近50年的“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然后,门头由“红色”变成“黑色”,椅子由“硬椅”变成“软椅”,设施由“儿童游乐场”变成了“咖啡休闲区”。当然,“麦当劳叔叔”也得走人,他总让人把麦当劳和小孩子联系起来。

在中国,广告口号“我就喜欢”又延伸为“为快乐腾一点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备有可以免费上网的Wifi,人们在吃完汉堡包、喝完可乐之后,可以来一杯“麦咖啡”,窝在沙发椅里上上网、聊聊天、看看书或办办公,十分惬意,一点儿也不比星巴克差。

麦当劳的动态多维定位模式如下:

群体定位:从“小孩”向“小资”转变;

品质定位:从“汉堡包”向“咖啡+Wifi”延伸,

从“儿童游乐场”向“咖啡休闲区”转变;

需求定位:从“乐趣需求”、“亲情需求”向“享受需求”、“社交需求”、“时尚需求”转变;

广告诉求:从“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向“我就喜欢!”“为快乐腾一点空间”转变。

据报道,麦当劳一变脸,立马见效。2003年11月,麦当劳的营业额增长了14.9%。2007年的欧洲,头一批6400家门店改头换面之后,上半年的营业额上升了15%,总金额高达41亿欧元。同期,美国13800家店的总收入才39亿美元。麦当劳股价从2003年的低谷一路攀升,到2008年7月已经增长了3倍。

为什么“变脸”如此神奇?麦当劳变脸的核心是:目标群体由“小孩”转向“小资”。于是,群体定位的转变引发了品质定位、需求定位和广告定位的相应转变——各种定位之间的配合非常契合。

以下,再详细分析一下麦当劳“变脸”以前的需求定位和品质定位模式:

麦当劳既有硬性价值(品质),又有软性价值,前者可以满足两种硬性需求(存活需求、便捷需求),后者可以满足两种软性需求(乐趣需求、亲情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需求定位  品质定位

原生性定位:存活需求——汉堡包、炸鸡、薯条、可乐等;

衍生性定位:便捷需求——

快速服务系统、24小时店、得来速、麦大道;

衍生性定位:乐趣需求——

儿童游乐场、麦当劳叔叔,因此,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迪士尼、好莱坞并称为美国娱乐文化的“四大天王”。

衍生性定位:亲情需求——

开心乐园餐、快乐儿童餐,为家庭团聚提供机会。

父母总是想方设法买一些好吃、好喝的东西给儿女以表达亲情、美味,整洁的麦当劳就是这样一种选择。在中国,当年一个最为显眼的表现为:麦当劳成了孩子们举行生日宴会的“圣地”。然而,当汉堡包、炸鸡和可乐等被指责为“垃圾食品”之后,父母的亲情需求以及孩子的乐趣需求随之消失。

于是,麦当劳变脸,将目标群体由“小孩”转向“小资”,为此设立“咖啡吧”——咖啡+Wifi。对小资,“咖啡+Wifi”的硬性价值可以满足享受需求、便捷需求,而软性价值可以满足社交需求、时尚需求。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比如电脑、手机催生了一种时尚的行为方式——生活劳动化、劳动生活化,而这种时尚的行为方式往往发生在居家和公司之间的“第三空间”。显然,麦当劳的这一招动了星巴克的奶酪。

麦当劳“变脸”之后的需求定位和品质定位模式:

需求定位  品质定位

原生性定位:存活需求——汉堡包、炸鸡、薯条、可乐等;

衍生性定位:便捷需求——

快速服务系统、24小时店、得来速、麦大道+“Wifi”;

衍生性定位:享受需求——“咖啡”;

衍生性定位:社交需求——上上网、聊聊天……

衍生性定位:时尚需求——“第三空间”。

麦当劳“变脸”,在需求结构上,从满足“小孩”的乐趣需求和亲情需求转向了满足“小资”的享受需求、社交需求和时尚需求。

然而,引发危机的“垃圾食品”依然还在——最主要的“品质定位”未变。2003年,摩根·史柏路克拍摄的纪录片《给我最大号》(Super Size Me),让麦当劳背上了“肥胖症罪魁祸首”的罪名。虽然如今“特大号”没有了,然而在中国出现了“纯爷们”——另一种“特大号”(在“男人日”,第二个汉堡包半价)。

如此,为什么品牌变脸还成功了呢?

麦当劳品牌变脸的核心是群体定位由“小孩”(父母)转向了“小资”(青年)。从需求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任何群体在需求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比如,小孩沉浸于“玩”——乐趣需求,女人热衷于“美”——美感需求。在麦当劳这个案例中,父母对(孩子的)“健康需求”的倾向性最高——最敏感,而青年对(自己的)“健康需求”的倾向性最低——最麻木。麦当劳充分把玩了人们的需求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