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没经验准妈妈研究“生”笔记
20060800000019

第19章 后记(1)

一般情况下,只要脐带不是过短,B超未显示有明显勒痕,绕颈一周并不会影响顺产和导致胎儿窒息,但我仍希望在生产前消除这种安全担忧。摔了这个孕期唯一的一次跤后,我几乎天天都在祈祷小盆友能赶紧绕出那条“营养供给带”。直到37周一位年轻貌美的B超医师给我指出,已无脐带绕颈后,心中的那颗小石子才最终放下,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再无此顾虑。

有趣的是,小牵牛的出生报告上明确指出,这孩子还是让那细细的脐带绕了脖子一周。试想37周最后一次B超,若大夫告诉我脐带仍绕颈,可能会加重我在顺产时的思想包袱,不可能那么一绝到底地将顺产进行成功。所以换个角度想,我是不是还得感叹一番临产前约不到主任B超医师的“焉知非福”?顺道再给那位学艺不精的年轻B超女医师送面“打消顺产顾虑”的锦旗呢?

张大夫说

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最常见的一种情况,老百姓也通常说成“脐带缠脖”。另外,脐带还可能围绕胎儿的四肢或者躯干,严重时会出现五花大绑的情形。绕脖子一圈的情况是最多见的,占20%左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脐带过长,胎儿过小,羊水过多,或者胎动过频有关。

很多准妈妈拿到这样的B超报告后都会很恐慌。自己的宝宝被自己的脐带勒住了脖子,这可如何是好,会不会越勒越紧,难不成宝宝要在自己肚子里上吊?进而会求仙医的秘方。如何能让孩子解脱这一圈套在脖子上的脐带呢?

脐带是联系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唯一的一根纽带,所有的氧气养分都通过这条生命管道输运,至关重要。

脐带外层是羊膜,内含卵黄囊、尿囊、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中间填充华通胶(Wharton Jelly),脐带表面的羊膜羊水保证它像一条异常光滑,难以抓握的水蛇一样,另外,华通胶有保护和支撑脐带中的血管,不会轻易被压瘪。同时,脐带本身具有一定长度,多能在宝宝脖子上自由滑动,一般不会发生孩子被勒断气的情况。

发生脐带绕颈,可以说神医也没什么高招儿能把套上去的一圈脐带松解下来。但有时候,伴随胎儿在子宫里的运动,一部分脐带会得以自然松解。需要准妈妈们做的就是更加认真地计数胎动,如果自觉胎动异常频繁,或者宝宝异常安静,都应该立即就诊。

脐带绕颈的宝宝多能被阴道分娩,不是绝对的剖宫产指征。北京协和医院产科总结定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分娩情况,发现大概每4到5个宝宝中间就有一个脐带绕颈发生。总的来说,这些宝宝多能被阴道顺产。但是,整个分娩过程需要医生严密的观察,时刻注意胎心的变化以及胎头下降的情况,一旦出现胎心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或者产程延长等现象,应该积极考虑剖宫产结束分娩。

我的研究“生”笔记——孕晚期

怀孕28周以后称为“孕晚期”,必须特别注意预防早产和妊娠中毒。为了把产假尽量挪到产后,我大概是第36周才停工,正式在家待产。这个时期能否安全度过,将左右你的分娩,所以振作精神,鼓足勇气,密切观测是成功打败“生产”这个大Boss的重要整顿期,各位准妈妈一定要储备好力量,满怀信心地积极应战!

一、孕晚期常见不适

尿频尿急

一般出现在前3个月末及末3个月。若因胎儿压迫引起且无感染症状则无须处理。

便秘

和尿频一样,便秘经常困扰我,尤其是补充钙片后情况更为严重。每天沈先生关心我身体状况时,总免不了一句:“拉了吗?”我试了许多招,都不是很有效果,但经过实践,我终于到一个特别好用的解便秘妙招:

1.每天早起后先喝一大杯开水,有利于刺激肠道。

2.接着开始散步或者在室内走动。散步的同时练习瑜伽式的腹部深呼吸,给宝宝换新鲜的空气,也利于肺部和腹部的健康。

3.走路时用双手敲打两侧的大腿,具体方法是双手自然下垂,握拳,在大腿外侧来回敲打。

4.感觉便意,准时蹲坑。

坚持此法能大大改善便秘现象。在吃早餐或上午加餐时,加一根香蕉和全麦面包,成效更为显著。

注意:未经医生允许,千万不可使用大便软化剂、助泻剂等,否则可能会引起宫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妊娠期水肿

妊娠期水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水肿,这是大多数准妈妈都会经历到的,主要由于子宫压迫造成,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从心脏经骨盆到双腿的血管,造成血液流通不通畅,引发浮肿;另一种是“病态性水肿”,由疾病造成,如妊娠中毒症、肾脏病、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经医生诊断后一定要配合治疗,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水肿的判断:

将大拇指压在小腿胫骨处,当压下后,皮肤会明显地凹下去,而不会很快地恢复,即表示有水肿现象。

牵牛妈支招

第一招:一定要少吃盐

北方人口都比较重,所以北方的准妈妈在这一点上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怀孕以后身体调节水分和盐分的能力本来就下降了,如果再不吃得清淡一些,很容易导致身体内钠的含量过高,孕期水肿严重的就需要就医治疗了,所以每日盐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0克以下。可能我本来就是南方人,一直喜欢吃清淡的东西,家里也坚持低盐低糖低脂的原则,所以整个孕期都没有出现明显水肿的现象,孕前穿34码的鞋,孕后还是穿34码的鞋。

第二招:把脚垫高、热水烫脚

因为水肿主要是出现在下肢,所以一定要保证腿部和脚部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垫一个15~20厘米的小枕头或者小被子在脚下,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坐在沙发上或者没事时都会把脚垫高,不会总窝着坐。

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烫烫脚,让老公帮忙按摩一下脚部和腿部,尤其是脚脖子附近,这样也能促进脚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即使没有出现妊娠期水肿的不适,这两项措施也会有助于睡眠。

第三招:红豆水

红豆、冬瓜和薏仁都是利尿、消除水肿的好东西,但薏仁被列入“孕期食物黑名单”,所以孕妇最好不要过多食用。但红豆水和冬瓜就没问题了。尤其是红豆水,煮起来很方便,一次煮多一点就当水喝好了,一直吃到坐完月子,效果绝对明显。

第四招:充分休息

因为人在静养时心脏、肝脏、肾脏等负担会减少,水肿自然会减轻或消失。

第五招:左侧睡

左侧睡除了可以帮助提高孕期睡眠质量,还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但我从怀孕以后很难坚持朝着左侧睡,即便买了侧睡枕也经常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是仰着或者是右侧着的了,在肚子不怎么大的孕早期甚至一度趴着,总是在晨起缓过神来的时候才猛地意识到自己肚子里有一个活物的事实。

第六招:注意保暖,不要穿太紧身的衣服

因为寒冷和紧身衣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

第七招:多吃富含钾、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蔬菜和水果

富含钾的水果有香蕉、梨等;富含维生素C的有柠檬、草莓等水果和各种黄绿蔬菜;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包括猪肉、花生等,这些食物都有利于消除脚部和腿部的浮肿。

第八招:多吃红枣、鸡胗、海带、木耳之类的食物

张大夫说

在产前检查门诊,经常会有孕妇问我,大夫,孕妇书籍还有孕妇学校都教我们左侧卧位睡觉。但我就是觉得不习惯。有时候,睡着睡着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右侧卧位了,生怕自己的不小心伤到肚子里的宝宝,结果,惊醒后再也没法入睡了。

这种比较敏感、较真儿、内心里追求完美,甚至多少有点小小神经质的可爱准妈妈还确实不少。本人自己怀孕的时候,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其实,一直一个姿势睡觉,真的挺累,或者起码不太舒服。

对于健康的未孕妇女,无论取什么姿势睡眠都无关紧要,只要自己舒适就行。对于孕妇来讲,适宜的睡眠体位对胎儿生长发育及防治妊娠并发症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妊娠早期,子宫增大不明显,孕妇的体位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不大,随便睡。

孕中期以后,子宫增大迅速,从医学角度来看,我们主张左侧卧位休息,这是有科学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