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让我们做好包容的准备,
意愿将给予我们包容的力量,
它们无疑是我们实践包容的踏脚石。
就让我们踩着它们,
一步一步走上包容之途。
让平静的内心成为你唯一的生活目标——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人,也不要试图去惩罚他人。
准备着:让心灵归于平静
在上一章里,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包容的故事和案例。我希望,同时也相信,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和案例当作范例和指南来了解包容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在这一章中,我来给大家概述一下包容过程的准备工作和行为步骤。
当你准备重新锻炼自己的心灵时,学着让它归于平静,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日常琐事所困扰。祈祷对于平静心灵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冥想的话,你也可以从冥想开始。
冥想,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平静的心灵。你可能有过在大山之间远足、在清澈见底的湖边游玩的经历。如果你能够想象着自己身处这些场景或类似的场景中,你也许就能获得心灵的平静。
心灵平静是我们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在内心便充满着安静、稳定、快乐,还有爱意。身处这样的状态,你的心灵就有可能变得澄澈透明,因为这时你没有矛盾、批判、恐惧的思想。
拥有平静的心灵,你也许可以去想象一个场景,比如高山上的湖泊,这样的场景对你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一个不被他人、手机或别的东西打扰的地方,每天花上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专注地想象那个场景。
对拥有平静的心灵最有帮助的是,找时间走进大自然,亲身去感受天人合一。只是静静地身处于大自然中,不要让任何东西扰乱你的身心——远离电视、广播,拒绝闲聊,关掉手机。你创造出来的静谧能让你更加容易接受看待包容的不同方式。
在这一章中,我添加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一些想法的清单。不要被清单的长度吓倒。对自己温柔一点儿,耐心一点儿。摒弃任何想要同他人比较或衡量自己是否进步的念头。给自己找一个舒服、自然的空间,然后融入它。
回顾下列这些原则时,请怀着打开心扉的意愿,提醒自己,你可以赞同或拒绝其中任何一个思想。包容是一种选择,不要不情愿地去包容或相信包容。但请尽可能地了解包容或不包容的结果,让你的心帮你做决定。
◆ 愿意接受改变关于包容的想法的可能性。
◆ 愿意相信自己不仅是一副身躯,还是暂时居住在身躯里的精神存在。
◆ 相信生命和爱是一体的,永恒的。
◆ 认为自怜毫无价值。
◆ 认为做一个吹毛求疵的人毫无价值。
◆ 选择“快乐”而不是“正确”。
◆ 愿意不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
◆ 把心灵的平静当成唯一目标。
◆ 相信固守怨恨和不包容的思想其实是折磨自己。
◆ 相信你有能力选择放进心里的想法。
◆ 相信紧抓住愤怒不放并不能让你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 相信在爱而非恐惧的基础上做决定对你有好处。
◆ 相信惩罚自己并没有用。
◆ 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快乐。
◆ 不要以为别人是在攻击你,要认为他们害怕了,想请求你的帮助。
◆ 愿意面对每个人心里那个无辜的小孩,不管他们戴着什么样的面具,也不管他们做过什么可怕的事情。
◆ 愿意面对自己心里那个无辜的小孩。
◆ 愿意细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运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伤痛。
◆ 寻找放下所有批判的价值。
◆ 相信爱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治疗方式。
◆ 相信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耐心方面的老师。
◆ 相信包容是快乐的关键。
◆ 相信你可以做到“完美失忆”,瞬间忘记一切,除了别人给予你的爱。
◆ 认识到你与每个人的每次会面都是“神圣的邂逅”。想象你遇到的那个人是真正的救世主、上帝、穆罕默德、特蕾莎修女或具备你追求的特质的其他睿智精神榜样。不管这看上去如何,把它当作一种神圣的关系吧,从中你会有机会学到很多。
◆ 放弃从伤害或惩罚他人或自身之中寻找价值吧。记住包容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是改变你心中矛盾、消极的思想。
行动吧:我愿意去包容
选择包容有一个关键词:意愿。它可以给你力量,让你在包容过程中不断前行。当你开始行动,并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你愿意将所有的怨恨,还有类似的愤怒全都交给你最信任的——一种更高级的力量,或任何你喜欢的称呼——你的愤怒会开始转换成爱。
◆ 决定不再受不肯包容的思想的反向效应的折磨。
◆ 你会觉得写封信给想要原谅的那个人很有帮助,在信里把你所有的感受都表达出来,然后把信撕毁。
◆ 你可能会觉得在包容过程中,写诗所体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显著,它能把你的感受和想法融进亲切而易于表达的词汇之中。
◆ 明白你的唯一目标就是保持心灵平静,而不是改变或惩罚他人。
◆ 愿意把伤害你的人当成最有力的老师,给你机会去真正学习包容的真谛。
◆ 记住,在包容他人的过程中,你也在包容自己。
◆ 开始实践并发现为他人和自身祈祷和请求保佑的作用。
◆ 记住在包容的时候,你并不是赞同他人或容忍他们伤害性的行为。
◆ 享受包容带来的快乐和平静。
亲切与和善是包容的兄弟姐妹。
包容让我们生活的负担变得轻了许多。
包容永远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
结束语
当我们每个人都通过包容去消除爱的阻碍时,我们会感受到超乎想象的平静、欢愉还有快乐。
包容是连通我们与爱、快乐的桥梁,它也是让我们与内疚、责怪和羞愧告别的桥梁。它教会我们,真爱无惧。
包容可以净化空气,荡涤心灵中的阴霾。它让我们与所有神圣的事物相拥。通过包容,我们与比自身强大的力量相通,与超乎我们的想象并善解人意的力量相通。它让我们平静地接受生活的神秘。它让我们有机会行使我们在世的使命:
只宣扬爱,因我们本身即是爱的化身。
1998年,我和戴安前往波斯尼亚举办名为包容的讲习班。途中,我写了一首诗,在此与大家分享,并作为本书的结语。
包容
包容是获得快乐的秘方。
不包容是遭受折磨的源头。
有没有可能,
所有的痛苦,
不管原因为何,
都有不肯包容的成分存在?
固守报复之心,
抑制爱与热情,
必将损害我们的健康,
还有免疫系统。
固守所谓合理的愤怒,
将妨碍我们,
感受自然的平静。
包容并不意味着,
赞同那种行为;
也不意味着,
容忍无耻的行径。
包容意味着,
不再生活在可怕的过去;
包容意味着,
不再挠抓伤口,让它们自然愈合。
包容意味着,
充满爱意地生活;
包容意味着,
摆脱过去的阴影,完完全全活在当下。
包容意味着,
从愤怒和攻击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包容意味着,
不再妄想过去能比现在更好;
包容意味着,
不要拒绝对任何人付出爱。
包容意味着,
治疗你内心因为不包容的思想而造成的伤痛;
包容意味着,
在每个人身上都看到浩渺宇宙的光芒,
不管他们的所作所为。
包容不仅是针对别人,
也是针对我们自己,
以及我们自己所犯过的错,
还有我们至今固守的内疚和羞愧。
包容最深刻的意义,
在于包容我们自己,
包容我们同满怀爱意的自然分离。
包容意味着,
包容大自然,
和我们对大自然可能怀有的误解,
误会它曾经抛弃我们,或让我们孤苦无依。
包容就在转瞬之间,
意味着,
我们不再是拖延症患者俱乐部的国王或王后。
包容打开一扇门,
让我们的感受与心灵融为一体,
由一及众,
由众而及万物。
包容,
永远不会太早;
包容,
永远不会太晚。
包容需要花多长时间?
它取决于你的信念。
如果你认为它永远不会出现,
那它将永不出现。
如果你认为它的出现需要六个月,
那它就需要六个月。
如果你认为它只需要一秒钟,
那它就只需要一秒钟。
我满心坚信,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
完全包容他人,
包括我们自己,
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