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富:民富国强
20080800000004

第4章 富而不骄(2)

人们常说“穷则思变”,面对家庭的困境,十几岁的丁志忠毅然决然地从晋江来到北京。仅两年的时间,就打通了北京最权威也是最艰难的销售通道——北京王府井商场。到后来一场国内鞋业的广告大战和体育明星大战孕育而生,丁志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安踏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四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虽说如此,但是丁志忠至今还是否认安踏的成功是因为广告。因为他认为,广告策略只是企业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做广告能让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提升,请形象代言人能让品牌的个性更鲜明,信赖度更高,但这些还不是品牌的全部。品牌要真正在消费者中深入人心,需要独特的品牌内涵和稳定强大的市场网络作支撑。而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要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

丁志忠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自己的“黄金分割”比例。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和信任。姑且称之为丁志忠的两个百分点论。表面上看来,51%与49%的差距只有两个百分点,但关键的时候,这两个百分点却有着天壤之别的结局。这两个百分点像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可是日积月累,就汇成了涓涓细流,浇灌给细流两岸的花草,世界就多了一树芬芳葱茏;给他人两个百分点的好处,好像是一道减法,减少了自己的所得,但从长远的眼光看,这是一道加法,少了个人所得,但赢得了周围世界的认同、尊重和信任。而他人对我们的认同、尊重和信任无形中给我们增添了人格魅力。减掉两个百分点,但增加了让人生向积极光明的方向不断迈进、攀登的筹码。

他常常思量着父亲告诉自己的话。虽然别人占的好处比自己多,短期看来是暂时吃亏了,但从长远看来这样能赢得客户的长期合作,让客户更加认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安踏里仍然有很深的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永远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都保不住。”丁志忠在商业发展方面永远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丁志忠坦言,自创业开始,他始终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着,“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去坚持这个目标”。诚实守信、为顾客着想的人生准则,激励着丁志忠勇攀高峰,去开创安踏新的未来。

◎故事感悟

“安心创业,踏实做人”,是安踏的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企业文化。正是这种动力让丁志忠“永不止步”,为开创中国自己的体育品牌孜孜不倦,力争上游。丁志忠也是一位有商德的商人,时刻铭记父亲教导的做人做事原则,并把这种观念引入到企业中来,为整个企业、整个行业,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史海撷英

绞碎百万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用一把大铁锤,把有质量缺陷的海尔冰箱全部砸烂了。而丁志忠也曾经做过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他把价值100万的鞋子放到绞碎机里,绞了个粉碎。

1998年10月,安踏在北京的公司接到一个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一双安踏才穿了三天,鞋头就有个部件断裂了。丁志忠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丁志忠想了一个晚上,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一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然后他把公司全部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把那一万双鞋集中堆放在地上。他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丁志忠带头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有的员工当场就落泪了,因为很多人以为只要返工就可以了。但丁志忠认为,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了。“如果损失100万能换来大家双倍的责任心,值得!”丁志忠说。

钱业领袖秦润卿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格言

秦润卿(1877—1966年)名祖泽,字润卿,晚年又号抹云老人,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

1891年到上海协源钱庄当学徒,1917年被提升为经理。1917年任上海钱业公会副会长,1920年任会长,并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华人纳税会董事、宁波旅沪同乡会副会长、中央银行监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等职。1929年与王伯元、李馥荪等接办天津中国垦业银行,将该行迁至上海,秦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35年冬辞去钱业公会会长职务。1947年任全国钱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及公私合营银行副董事长。1966年7月5日病逝。

秦润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企业家。他自15岁进上海协源钱庄学业起,在上海银钱界先后工作达六十余年之久,曾任豫源钱庄经理、福源钱庄总经理、中国垦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钱业公会会长、中央银行监事、上海交通银行经理、四明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对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秦润卿可谓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1917年上海钱业成立同业公会,秦润卿开始担任副会长。1920年原会长朱五楼去世后,他被推选为会长,一直到1935年主动辞职,前后任职18年。在任期间,他积极提倡改革,努力扩展钱业业务,尽责尽职,办了不少实事,留下了良好的声誉。

秦润卿推动制定钱业公会章程,修订钱业业规,并汇编成集,使公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他创办《钱业月报》,亲自在创刊号上撰写《发刊缘起》,积极向钱业同仁灌输新观念、新知识。此刊不囿于旧习,博采众议,刊登《同业录》,率先公布各庄股东、经理姓名、资本总额,被誉为上海钱庄业的喉舌。他力主成立“上海钱业业务研究会”,探索改革钱业的具体办法,增强钱庄与新式银行相竞争的能力,改善钱庄的社会形象。他主持讨论有关钱业的重大问题。

1934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随后又实行“法币制”。鉴于此事对钱业关系重大,秦润卿连续三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发表《钱业公会为废两改元问题敬告国人书》,坦陈钱业界的意见,向社会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引导公会坚持爱国立场,积极投入抗日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中支持钱业界罢市一周,积极参加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又支持上海各钱庄参加罢市,以示抗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发动上海各钱庄断绝与日商的往来。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期间他又组织钱业界捐募衣物钱币,支援十九路军。1939年“八一三”事变以后,他还积极支援困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

秦润卿关心银钱业职工业余生活。1936年10月4日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成立时,他支持以中下层职工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活动,被聘为名誉理事。这个团体由小到大,历经了13年的奋斗,团结教育和培养了一批职工队伍,他始终关心和表示支持。

上海沦陷后,日伪曾企图胁迫秦润卿担任伪职,但他坚持蓄髭明志,匿居他处,拒任伪职,显示了国人高尚的民族气节。

秦润卿一辈子从事钱银事业,不仅善于理财,也善于用财,还严于自律。在用财方面,他抱的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把自己身兼各种董监事的酬劳大部分都捐献给了社会福利事业。在自律方面,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坚持自奉俭约,不饮酒、不玩牌、不赌钱、不纳妾、不常添置衣服,且公私分明,不准家人乘其公用汽车。他平时生活极有规律,早睡早起,常阅读书报以消遣,并每日写日记,经年不断。每逢喜庆人家请他证婚,事后要酬谢他时,他都劝告人家去捐赠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单位,而不要酬谢他个人。他这种严于律己和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堪称难能可贵。不少人因之把他看成是“正宗”宁波帮的楷模。

秦润卿不仅自律甚严,在一些大是大非上也态度鲜明。他除了在钱业界担任领导职务外,还担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宁波旅沪同乡会副会长、租界工部局外董、华人纳税协会、四明公所、华洋义赈会会董或理事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一直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支持爱国抗日的立场。当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日益显露其反动本质时,他也常以行动表示不满。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人劝他去台湾,他不为所动。上海解放后,他曾任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积极拥护党对私营钱银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全国公私合营银行成立后,他被推荐为副董事长,并坚持天天到行办公。1966年7月他因病逝世,享年90岁。身后仅存一些建设债券,没留什么金银财物。他不愧为是一位爱国爱乡、善于理财用财、严于自律的金融企业家。

秦润卿自感幼年失学之苦,素有育材崇教之志,对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特别热心。早在1915年,他就开始捐资办学,曾与乡友李寿山、王荣卿等人一起集资数百,在家乡慈溪县城内西营旧地(今宁波市慈城镇)购地一处,兴建“普迪学校”(意为普及文化,启迪民智),聘请鄞县名士谢缄三为校长。初时即有学生数百人,其中对一些贫困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还供给课本文具。数年后因学生人数激增,校舍不敷,又在慈城原考棚旧址另建“普迪二校”,两校学生共有两千多人,所聘教师多为饱学之士,其中有现代著名文学家柔石、巴人等,该校因之成为浙东著名的小学。当时该校还特别规定,本校毕业生可免费保送入慈溪中学;若不升学,则可介绍到上海五和织造厂、大有余榨油厂、鸿章纺织厂做工;若文科优异者可介绍入钱庄或银行做练习生。对此,故乡人士有口皆碑。

在此之后,秦润卿又与乡友杨逊斋、陈夏常等共同捐资,在慈城原慈湖书院附近购地数十亩,扩建校园,创办慈溪县立中学,使该校成为浙东一所布局整齐、治学严谨的著名学府。同时他还应乡友陈布雷、陈夏常、何璇卿之请担任宁波效实中学的校董,尽力资助办校经费。

在上海,秦润卿也同样热心于捐资办学之举。1923年,他在上海河南路塘沽路口原钱业会馆创办“修能学社”,专收钱业同仁子弟入学,延聘江南学者冯君木、杨历憔为正副社长,教师皆为名流、学者,其中有陈布雷、钱太希、沙孟海、王个西、冯定等。该社后迁至牛庄路,改名为“储能中学”,先后聘请乌崖琴、段力佩任校长,周建人、杨晦、汪刃锋、冯宾符等都曾任教职。抗战时期此校曾一度成为效实中学的上海分校。1924年10月,秦润卿又倡议钱业公会筹设钱业公学,秦自任校董事会主席。1929年改称钱业中小学。以后又增设高中部,附设幼儿园,成为一所完整的中小学。

除捐资助学外,秦润卿还热心造福乡邦。他曾积极帮助家乡发展蚕丝养殖。在家乡受灾之年,想方设法组织平祟粮,接助乡民。他还同陈谦夫等在慈城倡设保黎医院,并长期为之募集资金,增添设备,扩建房所,使之成为一所有良好设备的医院。为保存、弘扬民族文化,他还在家乡创办一所藏书楼,题名“抹云楼”。抹云楼图书馆购置慈城冯氏“醉经阁”藏书及各种中外古今书籍共4万余册,新中国建立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故事感悟

秦润卿一生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克己律身,造福乡里。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励志报国、奋斗不息的一生,是业绩累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一位值得世人敬重仰慕、纪念学习的商界人物。

◎史海撷英

蓄须以明抗日志

秦润卿在对抗日斗争的态度上,始终是坚定不移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秦润卿立即投入抗日斗争,断然与日本厂商绝交,那些经销日货的工商行亦被摒弃。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他组织钱业界捐募衣物钱币,支持十九路军抗战。秦润卿为了抗日,不但以自己掌管的钱庄在经济上同日本侵略者断绝往来,进行抵制,而且在政治上也同敌人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1940年3月,汪伪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成为汪伪政权的一个特别市,傅筱庵经日军邀请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傅曾以宁波同乡关系邀请秦润卿出任市府参议,秦润卿坚决不受。次年10月,傅筱庵组织“国庆大典”,邀秦润卿出席,秦润卿又借故避席。后伪市长陈公博派闻兰亭、袁履登多次邀秦润卿主持银钱界,并委以伪职,秦润卿均以年迈为由,隐退寓次,蓄须明志。

◎文苑拾萃

普迪小学——近代江北的平民学校

普迪小学是江北近代教育史上一所著名的新式学校,是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叱咤上海滩的宁波帮人士秦润卿发起创办的。

普迪小学创办之时正值民族危急存亡的年代,她的命运也因此打上了那段历史的烙印。20世纪30年代日寇侵占慈城期间,普迪小学的校舍连遭炮火毁损。抗战胜利后,时任中国垦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秦润卿为修复普迪校舍而向董事会请求预支他的养老金、抚恤金。银行董事会通过了决议,答应提前支付给他养老、抚恤款2万元。普迪的学生又得以重返校园。

普迪小学是当时一所新思潮颇为活跃的学校,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不少文化名人都曾来该校执教。“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著名作家柔石,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1924年来到普迪小学任教。为数不少的普迪毕业生,以学校创办人秦润卿先生为榜样,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乐善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