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孝:孝敬父母
20081100000008

第8章 敬养父母是做儿女的天职(6)

因此,张九精从此就踏上艰辛的勤工俭学之路。他先后做过电器促销、床上用品促销、文具促销和建筑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俭学工作,想靠勤劳改变生活处境,以便早一点把父亲接到身边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挣来的2000元后,张九精说服了患病的父亲,并把他接到海南。父亲到海南休息两天后,张九精放弃了所有家教的时间,叫上几个最要好的朋友,陪父亲到海边散心、游泳,细心照顾。

看到儿子求学这么辛苦,父亲张玉美十分过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张玉美就决定“找点事做”——捡破烂。因为担心会给儿子丢脸,张玉美最初收破烂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来捡。张九精察觉到父亲的顾虑后,抽空陪父亲一起捡破烂。他对父亲说:“咱们用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在捡破烂的路上,张九精遇上同学也不躲避,父亲弯不下腰时他就帮着捡。从此父亲也终于敢光明正大地捡破烂了。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听说苦丁茶对治糖尿病很有好处,张九精经常给父亲沏苦丁茶;他天天陪父亲吃饭,陪他老人家说话、解闷,听父亲发发牢骚;他会在天冷时,把学校发的厚被子给父亲,让父亲睡得暖和,并抽空去给父亲洗衣服、捶背……

就这样,他边求学,边打工,边悉心照料父亲,用超乎寻常的坚韧毅力承担起了赡养、照顾父亲的责任。

尽管无钱就医,但在张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状态开始好转,体重也开始增加了。这些也许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但张九精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

他说:“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一点事,让他不那么劳累,让他开心,这不就是我所想要的日子吗?”他对父亲说:“爸,虽然您在物质上没帮上我什么,但您给了我很多,都在我心里,那就是质朴、真诚和自信,您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不是正如您说的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您看,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不是这样走过来了吗?”是的,就是这样,虽然生活贫困,面对父亲的拖累,他不怨天尤人,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伴着父爱,与父亲同甘苦、共患难,凭着坚强、勇气、自信一路走过来,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故事感悟

张九精的命运可以说是不幸的,但他并没有被生活压垮,而是用一颗至诚至爱之心无微不至地照顾父亲,他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所敬佩的!

◎史海撷英

事迹传全国

2006年,张九精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张九精事迹进行了报道。全国上下都开始关注张九精:学校提供了5000元爱心助学贷款;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他生病的父亲提供了价值1万元的医疗卡。

“这些事,对我的成长太有帮助了。经过这一年,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原来身处贫困,我的想法也就是找一份工作,挣很多的钱,让我身边的人能过得开心。但现在我发现,原来帮助别人并不一定需要事业很有成就。只要你有这份心,你就可以帮别人!我现在是怀着感恩的心在回报社会。别人帮过我很多,我也要加倍努力去帮助别人。”张九精说。

李密孝敬祖母

◎之子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呻吟语·伦理》

李密(224—287年),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西晋文学家。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李密本望能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到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64岁。

李密,三国时蜀国武阳(四川彭山县)人。在他刚满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因病早逝。母亲一人既要抚养李密,又要侍奉婆母。生活虽苦些,但看着李密一天天长大,也就不觉得苦了。

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李密4岁的时候,舅父非逼迫他妈妈何氏改嫁不可。母亲拗不过舅父,只好含泪嫁人了。从此李密便成了一个孤儿了,与祖母相依为命。

祖母刘氏年老多病,但她是个有志气、十分刚强的人。她望着自己可怜的孙子孤苦伶仃,心像被针扎一样,难过极了。她鼓励自己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把孙儿抚养成人,让家族后继有人。

李密小时候因过早失去母爱曾一度体弱多病,9岁时才能自己走路。但他非常聪明,读书能过目不忘。他从小就知道心疼祖母,听祖母的话,从不惹祖母生气。他和祖母形影不离,还常常逗祖母发笑,用笑声去安慰祖母。自己能干活了,他就帮祖母多干些家务活,尽量减轻祖母的负担。他勤恳劳动,用心读书,处处事事都让祖母感到宽心、欣慰。

有一次,祖母病了,李密周到备至地侍候祖母:晚上不脱衣服睡在祖母身旁;给祖母吃药、喂饭、喂水,每次都是自己先尝一下冷热,然后才喂给祖母;给祖母洗脸、更衣,端屎、倒尿,一刻也不离左右。在李密的精心护理服侍下,祖母的病终于好了,李密别提多么高兴了!祖母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孝顺,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李密44岁那年,祖母已96岁了。这时,晋武帝启用李密当侍奉太子的东宫洗马,并命令地方官催他上任。李密想到祖母享受人伦之乐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自己自幼就在祖母的身边,一旦相别,对年事已高的祖母肯定是一次严重打击,思念会使老人躺倒的,于是他写了一篇《陈情表》给晋武帝,诉说他的处境,说明不能到任就职的原因。他在《陈情表》中深情地写道:“没有我的祖母,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没法度过晚年了。我和祖母互相依靠,相依为命,才得以活到现在。现在祖母年迈,我必须侍奉她老人家。”李密孝敬祖母的真心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晋武帝,晋武帝不但没加怪罪,还批准了他的请求。

后来,祖母病故了,李密痛不欲生。直到服丧终了,他才应召出来上任做官。

◎故事感悟

李密为祖母所写的《陈情表》体现了他发自内心的对祖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对报答这份恩情的决心。乌鸦尚知反哺,何况人乎?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带大的,那么不妨学一学李密。李密对祖母的孝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孝敬老人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品德之一。

◎史海撷英

蜀国始末

蜀国,蜀汉的别称。221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又称季汉。

263年,蜀汉终于后主刘禅,历二帝,共43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三国之一,主要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

东汉末年,刘备与河东关羽、涿县张飞结为兄弟,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军,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县令、平原相、徐州牧、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等,后封左将军、豫州牧。在官渡之战时,刘备为曹操所败,逃至新野。公元208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后来接刘璋邀请入川抗拒张鲁,后吞并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已亥(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后关羽率军征发荆州北部,因吕蒙偷袭荆州南部而宣告失败,而刘备同时也丢失荆州领土。献帝延康元年庚子(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魏黄初二年辛丑(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蜀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率军征发孙权,为陆逊败于彝陵,不久病逝,由长子刘禅即位,史称后主。后主期间诸葛亮曾七出祁山,但是屡屡无功;姜维九伐中原,却次次失败。蜀汉四相相继死后,内廷逐渐为宦官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所知,最终为魏将钟会、邓艾所灭,刘禅自赴而降,蜀国灭亡。后来姜维意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计划失败。

◎文苑拾萃

陈情表(节选)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