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利:利用厚生
20081500000005

第5章 兴利除弊,利国利民(1)

孙叔敖修芍陂引水灌溉

◎理虽万变,可以一观;来事虽悬,易以往卜。——李延寿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亲自主持兴办了期思雩娄灌区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楚庄王九年(前605)前许,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称:“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左右,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时这里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300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

◎故事感悟

孙叔敖修建的芍陂被后世称道,至今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芍陂是造福万世的工程,由此可见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史海撷英

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最后又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

◎文苑拾萃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他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他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表示音阶高低的律名。另有一件编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编钟上有铭文,记述此编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郑国修渠提高粮产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郑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韩国人,战国末水利家。本为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吞并。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便采纳了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其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的开凿,使关中农田得到最大程度的灌溉,也使秦国的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为秦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故事感悟

郑国渠的修建,是从长远考虑利国利民的,并没有局限于本国利益,郑国渠的建成,成就了万世之业!

◎史海撷英

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所谓“封”,是指筑土坛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于是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儒生们众说纷纭。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

◎文苑拾萃

小 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才停止使用。

李冰筑堰,泽被天国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吴兢

李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前256—前251)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附近的岷江上,由都江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和宝瓶口引水工程三部分组成。渠道总长1100多公里,分堰2200多道,灌溉土地300多万亩,造福于当地人民,泽及成都平原。这一巨大水利工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李冰。

李冰的生卒年月及身世,已不可考。他大约在秦灭西周后的昭王五十一年(前256)担任了蜀郡守,并受命主持修建都江堰。李冰和儿子二郎积极了解民情、水情,沿岷江两岸实地考察,遂在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平坦,每每冲决堤岸,泛滥成灾。特别是上游流来的泥沙,逐年淤积,更加剧了水患。李冰接受群众的建议,决定开凿玉垒山,把岷江一分为二:东边为内江,西边为外江,而玉垒山被凿开的二十多米的江门,就是“宝瓶口”,被凿开的玉垒山的右端,状如石堆,称为“离堆”。为了使岷江水流入宝瓶口,以灌溉成都平原,李冰又在江中构筑了分水堰。他总结水中修堤而多次失败的教训,动员民工编竹笼,盛卵石,层层沉入江底,从而建成了形似鱼头的分水大堰,即“分水鱼嘴”,还在分水鱼嘴以下垒砌了坚固的护堰金刚堤,保证了内江水流经宝瓶口。接着,李冰独具匠心地设计和修建了从金刚堤北端至灌县离堆的一条长200米的“飞沙堰”,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飞沙堰是内江的溢洪工程,其堰顶略低于堤岸,这样,内江水位高时即可自行排入外江,保证内江的灌溉、舟楫之利,不使水患发生,其侧面还起到排沙的作用。同时,李冰还在宝瓶口,“作三石人,立之水中”,作为观察水位的标尺,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治水管水的办法。

李冰兴修都江堰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整个工程设计优越,布局合理,管理也较为科学。都江堰沿岷江自上而下有百丈堤、都江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其中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者互相配合,具有防洪、分流、引水等多种功能,又集中实现治水的总目标,可说是具有系统整体思想的。在都江堰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内江流量,作石人立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以观察水位变化,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进而再用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控制水流量。在施工中,由于当时尚无火药,又创造了以火烧石,再浇冷水或醋,使岩石爆裂的开凿方法。为了加强对都江堰的管理,李冰还制定了一年一新的岁修,即掏滩制度。他把石犀马埋于都江底,每年掏滩,以触到石马为止。经过历代的维修整治,这一古老的工程才保持了两千多年而不废,长期为人们造福。

今天的都江堰边,在依山而建的二王庙石壁上,还镌刻着“深淘滩,低作堰”六个苍劲醒目的大字。这是李冰当年的治水要诀和信条,世代相承,奉为常规。

◎故事感悟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对于当时成都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日,它依然在发挥作用。在两千多年前,李冰就可以创造如此伟大的工程,可见中国人的智慧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