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20083300000004

第4章 友好交往(2)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陈诚五使西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陈诚(1365—1457),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大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进士,授行人。北平求贤,山东蠲租,安南谕夷,皆能不辱使命。永乐初以吏部主事升任员外郎。屡次奉命,或随中官李达、鲁安或与助手李暹等出使西域,功绩卓著,升迁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永乐皇帝之子朱高炽即位后,宣布“停止四夷差使”,明初东西交通的黄金时代从此结束。陈诚被解职,退休回乡,优游林下三十余年,以93岁高龄卒于家,有《竹山文集》传世。

15世纪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就是郑和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当时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在郑和开拓西洋的同时,在陆地上,明成祖朱棣加大力量开通西域。在诸多出使西域的使者中,最有名的当属陈诚。

在今天,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陈诚五次出使西域,却不被重视,甚至是饱受冷落。其实,元末明初的丝绸古道上仍不减汉唐的繁盛气象。明初,崛起于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的帖木儿汗自称为蒙古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大明洪武年间,他虽然向明太祖朱元璋称臣纳贡,但却扣留明朝使者达10年之久。大明永乐三年(1405年),他又率兵20万拟东侵明朝,可惜途中病死,其子沙哈鲁继位(驻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之赫拉特)后,才开始奉行友好的外交方针。于是,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不失时机地积极应对,决定挑选英才出使西域,继承和发扬张骞在西域所建立的光辉功业,陈诚荣膺其选。

陈诚五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第一次:1396年(大明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陈诚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撒里畏兀儿(今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重建安定等卫,稳定了西部的政局。

第二次:1413年(大明永乐十一年九月)至1415年(大明永乐十三年十月),陈诚护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马儿罕等地,并赏赐了沿途的西域诸地。

第三次:1416年(大明永乐十四年六月)至1418年(大明永乐十六年五月)。

第四次:1420年(大明永乐十六年十月至十八年十一月),出使地点与使命同前。

第五次:1424年(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行至甘肃时,闻永乐帝驾崩,奉命返回。

五次出使西域,除了赴撒里畏兀儿重建安定卫,安抚葱岭以东天山南北旧疆诸地外,陈诚的主要使命是与帖木儿帝国建立友好往来关系。

美国学者莫里斯·罗沙比在其所写的《明朝到亚洲腹地的两位使者》一文中指出:“永乐年间,有20多次使团来自撒马儿罕和哈烈,有32次使臣来自中亚的其他城镇,有44次使臣来自哈密绿洲和西北部附近。有些中亚商人和官员只到达中国西北境的居民点,未计在这个数字之内。即使如此,永乐在位的21年中,这些使团来访平均每年多达4次以上,可见明朝与中亚各地的亲密关系,这无疑是陈诚这些高度成功的和受到很好接待的使臣促进的。”为此,遥远漫长的丝绸古道上,也再现了商旅相望于途、使节络绎不绝的盛况。

当陈诚第二次出使归来后,他曾向永乐皇帝呈送上两份报告,一份是《西域行程记》,为出使的日程记录,共5000字,主要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万里行程兼及沿途风物、地貌、气候、住地等。陈诚从哈密抵达吐鲁番,又径直向西过天山,到巩乃斯,渡伊犁河,绕过热海(今伊塞克湖),南下到哈烈。另一份是《西域番国志》,共8000字,分别记载了西域诸国的18处城镇,依次为哈烈、撒马儿罕、俺都淮、八剌黑、迭里迷、沙鹿海牙、塞蓝、达什干、卜花儿、渴石、养夷、别失八里、土尔番、崖儿城、盐泽城、火州、鲁陈城、哈密。这些城镇按地理方位,大体是由西向东,与《行程记》成逆向排列,也就是行程记里取西行历程,山川风物则以东归次序记录。这也是明代亲历西域的唯一文献,被载入了《明实录》。后来明朝修《大明一统志》,清朝修《明史·西域传》等,都多次采用了这些文献,这些文献对于东西交通史和中亚文化史的研究,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明史》当中并没有为陈诚立传,但正如史学家谢国桢所说:“世徒知郑和之乘槎南洋,而不知陈诚之奉使西域,其功不减于郑和。”

◎故事感悟

陈诚五次出使西域的壮举,无疑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联系,推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陈诚出使西域的贡献和意义正在于此。

◎史海撷英

陈诚的文学造诣

明代的陈诚是个文学造诣很高的人。为了抒发“书生不惮驱驰苦,愿效微劳答圣朝”的心志,他在出使途中写下不少西行诗文,对西域的风光也多有描述。

比如,《哈密城》:“荒村漠漠连天阔,众木欣欣向日荣。”《火州城》(高昌故城):“高昌旧治月氏西,城郭萧条市肆稀。遗迹尚存唐制度,居民争睹汉官仪。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征马不知风土异,隔花犹自向人嘶。”《崖儿城》(交河故城):“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文苑拾萃

陈诚诗二首

(明)陈诚

(一)《火焰山》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二)《鲁陈城》

花凝红杏胭脂浅,酒压葡萄琥珀浓。

古塞老山晴见雪,孤村僧舍暮闻钟。

朱元璋与邻国友好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朱元璋(1328—1398),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龙凤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死后葬于明孝陵。

明朝建立初期,很重视与周围睦邻的友好往来。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吴用、颜宗鲁、杨载等出使占城、爪哇、日本等国。以后,朱元璋每年都会派几起使臣出使邻国。同时,外国使团也不断地来中国朝贡,因此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初,海外诸藩与中国往来,使臣不绝”的繁盛景象。

从表面上看,明王朝与周边的邻国是一种宗藩关系,即周边的国家要向明王朝“称藩纳贡”,受到明朝的册封,并由明朝进行封赏。但事实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明朝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裕与封建大国的泱泱风度,并不具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并贯彻了“厚往薄来”的原则。所谓“厚往”,就是受贡国要给予朝贡国丰厚的赏赐。他说:“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因此,朱元璋对前来朝贡的邻国,不仅要回赐给国王礼品,还会赏赐来国的使者和从人,甚至主动遣使,携带厚礼到外国进行赐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朱元璋“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的怀柔方针。

但是,“厚往薄来”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因为这意味着朝贡国获利丰厚,而受贡国却要承受损失。朱元璋虽然也很明白这些来贡国“虽云修贡,实则慕利”,但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威仪,获得“万邦来朝”的虚誉,仍然坚持厚赐重赍的方针。后来虽然因为得不偿失,亏损太大,曾做出一定的限制,如规定高丽、安南等国不可朝贡太勤,“令遵三年一贡”之礼,“奉贡之物,不必过厚”等,但厚往薄来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对于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方针,明太祖朱元璋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特地撰写“祖训”,并正式颁布,要求后世子孙也要严格遵守,坚决贯彻。他在洪武二年(1369年)所颁的《皇明祖训·箴戒章》中,就曾对外交原则做了如下阐述:

“四方诸夷,皆阴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起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民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帮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溢亨、百花、三佛齐、渤泥等15国,列为不征之国,并在洪武四年(1371年)再一次重申了上述原则。

◎故事感悟

朱元璋对明朝初期外交政策的坚持与执著,对保持明初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边疆性、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史海撷英

朱元璋重视教育

朱元璋是个很重视教育的皇帝,他曾要求直接担任教育工作的各级“教师”必须负起责任。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朱元璋任命吴颙为国子监祭酒,亲自抓教育问题。当时,“国立大学”的生源一部分是公侯、功臣的子弟,一部分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出来的有才华之人,因此,对这些人的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朱元璋对吴颙说,要搞好教育,就必须“师道严而后模范正,师道不立则教化不行,天下学校就无从效仿”。意思是说,教师必须对学生大胆管理、严格教育。然而,吴老先生并没有按照朱元璋的旨意办事,任祭酒不到一年,就因为治纪不严、放纵不爱学习的武臣子弟,被朱元璋给罢免了。

◎文苑拾萃

无题二首

(明)朱元璋

(一)《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二)《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明成祖倡友好外交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安徽凤阳人。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在统治大明王朝时,曾继往开来,实行开放,进一步发展了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如愿以偿地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平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一方面采用铁血手腕镇压始终奉建文为统的反对派;另一方面则又处处“恪守祖训”,按照祖宗的章法办事,以赢得统治阶级内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同时,朱棣还采取了各种“宽仁”的政策,以求尽快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稳定民心。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决定了明成祖朱棣在内政外交上必然要继承太祖朱元璋的遗训,对内继续推行“休养安息”的基本国策,对外则积极施行“定德化、怀远人”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此,明成祖朱棣在统治时期,继承了朱元璋所制定的一系列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明成祖同样反对武力扩张,主张休养生息。他送故迎新,指出汉武帝穷兵黩武、大肆扩张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明确表示:“朕今休息天下,唯望时和岁丰,百姓安宁。至于外夷,但思有以备之,必不肯自我扰之,以罢弊生民。”可见在内政外交指导思想上,明成祖与明太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在具体实践中,即位之初(1402年),明成祖就积极开展各种外交活动,“遣使以即位诏谕朝鲜”。同年九月,他又“遣使以即位诏谕安南、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腊、占城诸国”。据史料记载,在明朝的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至少派出10批使者分赴各国;到永乐二年至三年间(1404—1405),又派出6批使者到安南、占城、婆罗、爪哇、朝鲜等十多个国家,而且赏赐的规格也远远比明太祖时期更高。

如此频繁的出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赍敕往谕,宣扬明成祖朱棣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通过往赐诸王,以示怀柔。同时招徕进贡,发展与诸蕃的友好关系。

与明太祖时期有所不同的是,明成祖朱棣变洪武后期被动等待诸国来明朝贡为主动遣使上门怀柔,因此,这一时期的和平外交效果更为显著。凡是使臣所到之国,基本上都与明朝建立了友好的朝贡关系。

据统计,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先后派出的使节有姓名可考者即有杨渤、郑和、王景弘、陈诚等50余名。而在明初的港武、永乐、洪熙、宣德、正德五朝中,总计出使184次,永乐一朝就有61次,占出使总数的38.77%;而各国来朝次数总计694次,永乐一朝就有318次,占总数的45.82%。可见,永乐一朝的外交活动规模之大、人数之众、次数之多,不仅在明代,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明成祖朱棣还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外交政策进行了一定的开拓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