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爱情是门必修课,你要不学就输了
20108000000026

第26章 (2)

也许心中还有痛,还会思念那个人,如果这时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他,并一眼就认出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而且肯定自己是切切实实爱上了他本身,肯定自己是被他本身的魅力和气质吸引了,而非因为你痛苦、需要爱情、需要安慰才爱他,也并非因为他和前任有什么相同或不同才爱他,那么,为什么要让这样的爱情溜走呢?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要找到那个对的人,多么不容易。在爱情中受过挫折的人,当然更懂得真爱的宝贵。既然你爱他,他也爱你,这是老天赐予的良缘,岂能不紧紧抓住?

然而,绝大多数女人之所以会掉进“替代品陷阱”,不是因为她们不该爱,而是混淆了爱情和需要这两个概念,结果爱错了。

如果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那么,失恋的女人智商就是负值。失恋的痛苦,不仅折磨人的心,还折磨人的神经,否则,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失恋的人做出各种出格甚至犯罪的事情来呢?这些举动,在清醒的旁人看来既可笑又滑稽,是完全没有理智的疯狂之举,可对当事人来说,彼时大脑已完全失控,一冲动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要理智”三个字谁都会说,可一旦自己遭遇失恋,就根本做不到了。失恋后马上再恋爱的人,表面上一个个打着“爱情”的旗号,心中却藏着千奇百怪的理由。这些理由,都被装在一只叫“需要”的口袋里,需要在哭泣时找一个依靠的肩膀,需要在寂寞时有一个人相陪,需要在伤心时找一个出气筒,需要在失落时得到一点儿安慰,需要用他来证明自己活得很好,需要用他来维持自己尚未死心的对旧感情的一点儿可怜的幻想……

如此种种“需要”,有些明明白白写在人心里,有些却像阴谋家,躲在人的潜意识中作怪,像傀儡一般让它的主人为它服务。

倘若这种种“需要”是真实的,两个人相爱各取所需,倒也合情合理。问题在于,很多人的“需要”,只不过是受挫时激素分泌失常、大脑在冲动或麻醉状态下产生的幻觉而已,它们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看起来清清楚楚,实际却虚无缥缈。一旦头脑冷静下来,这些虚无缥缈的“需要”就会如泡影般破灭,到时候,建立在诸多“需要”之上的爱情,还能坚持多久呢?

错爱的感情无法长久,还很伤人心。一个刚经历了失败爱情的女人,哪禁得起第二次失败的折腾?而那个真心实意付出了爱却无辜充当了替代品的男人,又怎会不冤屈、不伤心呢?

所以,如果有些人口口声声说的“爱情”就是这样的,那还是免了吧。

课堂笔记——鉴别真爱,听从内心的声音

或许有人会疑惑:“寻找替代品对爱情的确没什么好处,可是一个深陷痛苦想赶紧解脱的人,怎么可能分辨得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又是自欺欺人的假爱呢?”

什么是真爱?什么又是虚情?有时还真难分辨。只怪上帝把人造得太聪明,让人太擅于表演,以至于假戏真做、真戏假作,不但骗过了别人,也骗倒了自己,使自己也对自己的谎言深信不疑。这样真与假、假与真互相纠缠,谁又能一眼识出它们的区别呢?

要分辨真爱和虚情,只有一个武器,那就是时间。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久,真假自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时间中耐心等待,等待一切逐渐变得明晰,等待真相浮出水面。

大仲马曾说:“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四个字中——‘希望’和‘等待’。”希望让人充满力量,重新获得信心和勇气;而等待,则是一种慢的智慧,它让我们拥有一颗安静的心,来洞悉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因此,当你爱上一个人时,请等待,多给自己留一点儿时间,想一想为什么爱上他;

当你走进一个人的生活时,请等待,多给自己留一点儿余地,想一想你们在一起会怎样;

当你接受一个人的爱情前,请等待,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想一想如何才能全身而退,又不至于伤了彼此的感情。

智慧的等待,不是守株待兔,更不是傻坐一边空等、空想,它只是放慢了生活节奏,给自己留出更多思考和沉淀的时间。慢慢等待,静静思考,能教会人很多东西。

我曾有个很要好的姐妹,喜欢上了一个长相清秀、家境又好的男生。每次看到他跟别的女孩儿在一起,她都会很痛苦,难过得躲起来流眼泪。可她又不敢表白,因为她觉得彼此的出身、经历和性格差异太大,在一起可能会不合适。她曾向我倾诉过心中的苦闷。当时,我的意见是,不该轻易放弃一个自己喜欢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但如果预感到可能存在问题,还是不要急于在一起比较好,先暂时跟他维持现状,冷静下来想清楚了再行动。

大约一个月后,他主动找到她,请求她当他女朋友,她答应了。可此后大约一周时间的相处,她却觉得心里怪怪的,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儿,可又说不上来。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她借故躲了起来,说家中有急事,要突然回家一趟,而事实上,她只是躲着他,哪儿也没去。

不过,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每天,她都会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如今真的做了他女朋友,反倒感觉不自然了?半个月后,有一天,她忽然找到我对我说:“我想通了。我是很喜欢他,但他并不完全适合我,我们还是分开比较好。”

当即,她流着泪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内容大约是:那天答应做你女朋友,是我送给你的愚人节礼物。这个愚人节提前过了,祝你开心。你永远的好朋友。

几秒后,她收到了对方的回话:呵呵,你总是这么顽皮!你的隆重大礼我收下了。谢谢。你永远的好朋友。

此后,他俩又回到了以前的好友关系。几年后,她和他各自有了恋人,可他们继续保持着联系,依然还是好朋友。每次相聚,彼此脸上绽放的笑容,还是那么真诚和灿烂。

后来,她对我说:“也许,我喜欢他,就是喜欢他真诚、阳光的微笑吧。可这种率真的微笑只存在于好朋友、哥们儿之间,如果我们做了恋人,他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不过,现在我得到它了。这样真好。”

是啊,有时候,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为什么急着去得到呢?爱情是无法急功近利的,慢慢等待,在等待中静静思考,才能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才能得到它。

课后练习——爱一个人之前请先问三个问题

当然,慢慢等待并不表示无限期的等待,如果为了避免冲动犯错而错过了近在眼前的爱情,同样也是巨大的损失。要避免这样的损失,就需要在等待中有所作为,积极思考一些问题。而“真爱三问”是爱情的试金石,只要你能真诚地扪心自问,并能诚实作答,就会很快得到答案。

这三个问题是:“为什么爱他?”“爱上他会怎样?”“退路在哪里?”

“为什么爱他?”这是三问之首,也是最重要的一问。在安安静静的环境中扪心自问一下,不要找借口,诚实地回答自己,这样坚持一个月,如果还是没有想清,就用更多的时间来寻找那个真实的答案。

实际操作中,你可以把每天的答案默记在心,也可以把它们记在纸上(这不是必须的,但有利于日后的比较),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把每天的答案拿出来比较一下,你就会看出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