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这里的香锅鲶鱼,满满一盆,香辣解馋,鱼肉细腻,我也偏爱里面的魔芋。菜头炒腊肉也不可或缺,但是一般我都叫他们清炒菜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验菜头的清香。菜头在北京的川菜馆里已属罕见,这里居然还有儿菜。有多少北方人见到菜头跟儿菜就犯晕,这一坨坨水嫩水嫩的小绿疙瘩到底是什么?但是用它清炒、炖汤都鲜嫩得一塌糊涂,就像洛丽塔就坐在你身边。
毛家菜探源
市面上冠以“毛家菜”称谓的餐馆众多,无从挑出一个头绪来,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太祖菜自然以湘菜为底,无论去哪一家,里面必然少不了红烧肉、武昌鱼、土豆炖牛肉、臭豆腐。
这些菜各有来历,红烧肉据说是毛泽东的最爱,并且有诸多讲究,比如红烧肉中不能放酱油,这在我去过的诸多毛家菜馆都听说过,比较确切的说法是:毛泽东小时候家里曾开过酱油作坊,酱缸里少不了蛆虫,毛泽东看惯了,自然以后不会吃。这属于人之常情,我有一个朋友,小学时上学放学都要途径一个牛羊肉的屠宰市场,闻惯了膻味,长大后牛羊肉一口不吃。武昌鱼是源于毛泽东的一句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后人穿凿附会,把武昌鱼做成湘菜,里面加入剁椒,花样百出。其实按照史实,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吃的是安徽师傅做的徽菜武昌鱼。
土豆炖牛肉是来源于另外一首《念奴娇·鸟儿问答》:“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臭豆腐则来源于一次视察参观,1959年毛泽东回长沙,去火宫殿尝到了青年时期经常吃的臭豆腐,说了一句:“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于是这句话流传开来。
关于市面上的毛家菜,也是各有各的招牌。我去过的,或者我知道的有几种流派。其一是与太祖沾亲带故的人开的餐厅。北京有一家毛家菜贵宾楼,董事长是张玉凤,这个自然不必多说,毛泽东晚年身边最重要的女人。还有一家毛小青毛家菜,老板是毛小青,算是毛泽东远房的堂侄女,她在大兴的红星农场还有一家规模更大的“韶膳”,全名很唬人,叫“毛小青红星韶膳国际养生会馆”,占地面积巨大,里面还以一比一的比例重建了毛泽东故居,墙上贴着毛氏家谱。由于地处郊区,散客不多,多是一些旅行团被大巴车拉过来就餐,顺便接受红色思想教育。我去的那天,餐厅里正在办一个保健班,一堆老头老太太被拉过来,几个年轻人正在激情洋溢地推销他们带有保健功能的床垫。最近新开的是名为“菊香”,老板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开在了北京时尚聚集地三里屯Village北区,“菊香”取义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书房“菊香书屋”,菜单时尚,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装修也时尚,红色餐厅找了日本的设计大师隈研吾,菜品自然也时尚,完全走的是时下流行的创意菜的路数,不知道的还以为厨师是大董出来的。红烧肉少不了,却被放在一块青石板上,一块一块,如乱石铺街。总的来说,非常后现代。
规模相对大的是“毛家饭店”,创始人是汤瑞仁老太太,她家与毛泽东故居是邻居,毛泽东回韶山的时候得到过接见。毛家饭店2009年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另外一家叫“毛家湾饭店”,董事长叫陈萍,与毛泽东没有直系关联,于是请了毛小青当名誉董事长,每年都会邀请毛的后人一起开会座谈,以示世人自家血脉纯正。毛家饭店还和毛家湾饭店对簿公堂,毛家饭店认为毛家湾饭店与其注册的商标高度相似,有意误导消费者。有没有误导别人倒是不知道,至少误导了我,以前在北京大望路蓝堡国际中心的“毛家饭店”改成了“毛家湾饭店”,我还以为是一家。
熟悉一点当代史的人都知道,“毛家湾”这个地方实在跟毛泽东关系不大,倒是与林彪关系密切,因为林彪一直住在毛家湾,在林彪之前,住在这里的是因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活动,后被开除党籍的高岗。毛家湾具体位置是在北京西城区平安里东南、中南海西北、皇城根附近的三条小巷,东临西皇城根北街,现在是中央档案出版社。毛家湾饭店的网站上如此自圆其说:江西井冈山下的吉水县八都镇,是毛泽东的祖籍,又扯出毛泽东始祖毛太华,而毛太华是元朝时期的人。令人有“神马都是浮云”的赶脚。
另外还有一家和毛泽东有点瓜葛,名字却是叫程府宴。程府宴开在北京南长街的一处四合院内,老板是当年毛泽东的厨师程汝明的外孙刘健,虽然是叫程府宴,打出来的招牌依然是太祖牌,屋子里各种遗迹,各种讲究,莫不与太祖有关。菜品也是当年毛泽东吃过的菜为路数,一块豆腐切上108刀,就能卖出天价的那种,人均880元起,还得提前预定。
如果把这些个谱系弄清楚了,就能明白整个套路无非是:“毛家本无菜,庸人自扰之”。
舌头上的地中海
作家朱文拍过电影《海鲜》,我见过朱文好几次,却没有一次见过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坚决不是一部美食电影,里面有警察和妓女的故事。对于一个痛风患者来说,聊海鲜,就像宫里的太监聊聊哪个妃子最美。
如果吃海鲜的话,我还是偏向地中海的风情,那种随意、干干净净的风格,叫我觉得舒适。
地中海美食是个模糊的概念,就像隔着一场春雨看一朵桃花,确实粉红,糊糊涂涂一小撮。大抵来说,地中海的舌尖上,分布着希腊、西班牙、法国南部、意大利、摩洛哥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美食似乎都能跟地中海搭上关系。
地中海美食的灵魂不是海鲜,而是橄榄油,地中海美食如果没有了橄榄油就如同红烧肉里没有了酱油,顿时逊色了三分。尽管此处海鲜丰盛、鲜活,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制作海鲜的基本原则都是相通的:尽量保持大海的滋味,在舌尖上品味其鲜味。做海鲜并不需要太多程序与点缀,简单的盐和胡椒足够了。这样永远不会错,至少华丽而不失精巧,细致而不失慷慨。
地中海地区的美食风格与中餐有着隐秘的通道,中国人见到地中海美食就如同见到失散多年的表妹。地中海饮食本来口味鲜美,而诸如tapas之类的小吃有阿拉伯菜的影响(阿拉伯人曾占领西班牙多年),其中烤串、中东小米之流的菜品与中餐有了亲缘。事实上,包括意大利的美食也有一种乡土的随意,他们随便拿点香肠烩蚕豆或者豌豆,做一个辣味的番茄Sauce,甚至会拿番茄搭配上鸡蛋,这不就是中国人人会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嘛。
海鲜也是如此。然而地中海风格的海鲜也难用只言片语说明,几千年来,从腓尼基人、罗马人、摩尔人、阿拉伯人,他们留下了不少味觉风格,导致了如今的五彩斑斓。但是其滋味美妙依然有迹可循。地中海海鲜一般风格明确,不会叫人有“我这是吃的什么”的疑惑。即便是擅长此道的法国,在靠近地中海的南部地区也依然明明白白。而且操作简单,简单并非是偷懒,而是尊重食材的特性,保持天然的香味。如果哪一家餐厅装修得蓝白相间,似乎是地中海风情,做出来的菜品却大量使用香料,那多半是被误解的地中海风情。
被误解是正常的,即便中餐博大万千,到了西方人的眼中,也无非是烤鸭咕咾肉等少数代言。在中国,人们对地中海美食最熟悉的莫过于西班牙海鲜饭,这道被誉为“西班牙国饭”的美味,其中的精妙却不在于海鲜和饭,而在于藏红花,这算是名贵的香料了,一小点就价值不菲,于是不少餐厅会选择用姜黄粉代替,做出来的饭黄黄的,像加了不少咖喱,却缺少了藏红花特别的香味和温和的颜色。
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藏红花来源于西藏,我去西藏的时候的确也能见到遍地卖藏红花的小贩。其实藏红花(Carthamus tinctoniusL)原产地是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后来传到印度,又传到西藏,经由西藏传到内地,于是叫藏红花。除了藏红花,还有一种红花,产自新疆,也用来入药以及烹饪,这两种食材看上有点像,然而价格差许多。有的餐厅也会用红花代替藏红花,颜色味道都稍逊。
如果继续念叨,米也很重要,在西班牙甚至要讲究到用哪一块地里产出的米,就像中餐中的烤鸭,用填鸭才地道,如果用湖鸭,那更适合做盐水鸭。据说海鲜饭应该用野米,味道会更佳,我没有试过,姑且存念。
如果再有一道汤,代表着地中海的风情,那一定是马赛鱼汤(Bouillabaisse)。虽然叫汤,但实际上像火锅一样通常算作主菜。由于它里边的许多海鲜都还带着外壳,吃这道菜也能用上不少工具。丰盛的一锅海鲜,鲜美得能把舌头吞下去。事实上,这道汤也并非起源于想当然的马赛,而是希腊。关于它的起源,在马赛人中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是维纳斯做给她丈夫伏尔干,以哄他睡觉,从而她可与玛尔斯偷情。在古希腊的菜谱上,已经有类似的鱼汤,用不同鱼类、香草、橄榄油、香芹籽和盐烹制。而马赛鱼汤的精妙也不仅在于鱼,也在于其调味的搭配,少不了的藏红花、茴香根和陈皮。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海鲜的要求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鲜美,口腔中充溢着海的味道,舌头上面生出一片大海。如此而已,反而是越简单的做法越能体现其美妙,不同季节不同海域总会有不同的美食。一般来说,有人愿意生吃牡蛎,有人愿意吃海水煮过的龙虾,而我愿意把各种新鲜贝类,穿在一起,在火上烤,搭配点酱料,坐在海边的排档里,吹着海风,旁边有个美妙的姑娘,她说话,带着一点海蛎子味,海风有腥咸味道,天气这时下着小雨,有点冷,海鲜烧烤还在继续,我把衣服披在姑娘身上,姑娘顺势把头靠在我的肩头……
千山万水粽是情
有一段时间看《鬼吹灯》,别人提起“粽子”,我就会下意识想起相对应的“黑驴蹄子”。这算是条件反射,在一系列盗墓类型的小说中,“粽子”特指各种类型的僵尸。
粽子这种食物,多数时候一年只见一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果说生命力强盛,粽子算是其一,从遥远的汉代,一直延续至今,形式未发生过大的改变,内容也没有太多删减,只是以前叫角黍,现在叫粽子。如果看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其中提及各类宋朝小吃,如今大多消失不见,在历史里风化,连模样都无从考证。
粽子一开始就是这种模样:外面有叶子包裹,里面有馅料,每年端午前后蒸煮而食。据说端午节的发源地湖北是要过三个端午节的,五月初五称为头端阳,五月十五称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称为末端阳。头端阳这天,各家各户一家人团聚在一块包粽子,吃粽子,吃咸蛋和皮蛋,喝雄黄酒。湖北的粽子和南方颇不同,里面的馅从不放肉类,只放白糖、豆沙、红枣之类素食。而在南方,粽子里面放肉,则是天经地义的事。
北京能见到最多南方粽子是嘉兴粽子,许多人是因为粽子才知道的嘉兴,其中的名牌是五芳斋。北方的粽子多是用芦苇叶来做粽子叶,在江南一带,则使用箬竹叶。而今嘉兴肉粽四季皆有,去了嘉兴不买点粽子就像来北京不尝尝烤鸭,总是给人感觉有一种遗憾。肉粽讲究是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
除了嘉兴,湖州的粽子也颇多特色,湖州粽子不是包成金字塔状,而是弄成长形,裹得跟小枕头相仿佛。湖州粽子之中,我最爱诸老大的洗沙甜粽,主要原料是豆沙与猪油,当然不能少糯米。豆沙不是普通豆沙,需要更细致的步骤,要加糖、猪油和玫瑰汁炒至乌黑,这种豆沙凭空多了香软与滑腻,如同江南梅雨季节的天空。
再往南方一点,到了广东肇庆,粽子便是另外一种模样。我在北京的一家餐馆里见到过肇庆的裹蒸粽,体型硕大,有好几斤,足够一群人分食,一群人坐在饭桌上吃一粒粽子,怎么都感觉像是谁在过生日。
裹蒸粽用的是冬叶,一种类似芭蕉叶的南方特产,也有的会用干的莲叶,做起来很是麻烦,先在叶片上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绿豆;然后放入猪肉、火腿、烧肉、烧鸭、冬菇、虾米、栗子和咸蛋黄等各式馅料,有的还要加一些曲酒用来提香;最后,又铺上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包裹成“四方形”。而如此硕大的粽子也颇费火功,要置于大锅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融化为止。一群人分食大粽子,那感觉有点像一群客家人坐在一起吃盆菜。事实上,这粽子是肇庆人过年的吃食,年关前后,人们走亲访友,随手拎着两只翠绿的粽子。
更硕大的粽子出现在广西,我只是听闻,并不得见。广西的粽子用硕大的芭蕉叶裹着内容丰盛的馅料,最大的粽子居然有二十多斤。
福建的粽子也颇具代表性,闽南一带还有烧肉粽,邓丽君还唱过一首闽南语的歌,名字就叫《烧肉粽》:“自悲自叹歹命人,父母本来真惋痛,乎我读册几落冬,出业头路无半项,暂时来卖烧肉粽,烧肉粽,烧肉粽,卖烧肉粽。”烧肉粽以厦门最有名,街边的小吃店里少不了烧肉粽和一道土笋冻。一个福建的朋友向我介绍他们的粽子秘笈时,说当地人会在粽子里加入油葱,把油葱剁碎然后炒干炒得很咸,混合着鹌鹑蛋、香菇、虾米、五花肉,当然少不了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