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充足的蛋白质供给
蛋白质是营养素中影响乳汁分泌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乳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稳定,每100毫升母乳中含蛋白质1~2克。母亲膳食之中蛋白质如供给不足,可能对乳汁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故应补充蛋白质。我国推荐营养摄入量为乳母每日增加20克蛋白质。
第二节 适宜量的必需脂肪酸
乳母膳食中脂肪的含量与脂肪酸的组成,可以影响乳汁中脂肪的含量与组成,且脂类与婴儿的大脑发育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所以要注意脂肪的摄入量。脂肪供应的能量应低于总摄入能量的1/3。
第三节 摄入适宜的能量
婴儿所需热量由母乳供给。母体每合成1升乳汁需900千卡(3765千焦)热量。中国营养学会规定热能供应,在原有推荐摄入量的基础上每日增加500千卡(2092千焦),其中最好有100千卡(418千焦)来自蛋白质。
第四节 供给充足的钙和铁
母乳中钙的含量是比较固定的,每100毫升母乳中钙含量为30毫克。因此,乳汁分泌越多,钙的需要量越大。我国乳母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200毫克,日常膳食中要多选一些豆类及豆制品、海米、芝麻酱及牛奶等。膳食摄入钙不足时可用钙制剂、骨粉等补充。铁的补充也是非常必要的。为防止贫血的发生,日常膳食中应多吃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猪血豆腐、肝脏等。
第五节 适宜的维生素必不可少
脂溶性维生素A、D是我国日常膳食中易缺乏的。户外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除了膳食搭配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些维生素A、D的制剂。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也是我国日常膳食中易缺乏的,应多吃些猪肉、粗粮及肝、奶、蛋、蘑菇、紫菜等。维生素C可通过新鲜蔬菜与水果,尤其是猕猴桃、鲜枣等补充。
第六节 荤素搭配,避免偏食
从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一般的习惯是,月子里提倡多吃鸡、鱼、蛋,而忽视其他食物的摄入。产后身体恢复及哺乳,食用产热高的肉类食物是必要的,但蛋白质、脂肪及糖类的代谢必须有其他营养素的参与,过于偏食肉类食物反而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的不足。就蛋白质而言,荤素食物搭配有利于蛋白质的互补。从消化吸收角度来看,过食荤食,不利于胃肠蠕动,不利消化,降低食欲,“肥厚滞胃”正是这个道理。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因此荤素搭配、广摄各类食物,既有利于营养摄入,增进食欲,又可防止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