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20365500000082

第82章 十五分钟身败名裂(5)

防火防风防走光

如防台风

香港女艺人出席任何活动几乎都要面对相同的问题:穿得这样性感,不怕走光乎?而答案往往众口一词:已经打底、黏胶纸。听在我的耳里,第一件想起的便是天文台在台风袭港时作的呼吁:请做好防风措施。

台风对我们之所以构成威胁,是自然力量不可预测。但穿着本来是个人选择,既然有些设计因暴露而叫人提心吊胆,感到不安全的女艺人何不另觅款式,何须让衣裙变成计时炸弹?然而更常见的情况是“衣穿人,不是人穿衣”:deepV、露背、迷你裙子、高开叉、幼肩带、薄纱衣料等等,都会弄得衣服穿在身上的那位神经紧张。记者或镜头再三把“不怕走光?”逼迫追问,其实就像劝喻别人财不可露眼,只是动机未必纯然出于好心——关怀背后寓意明显:“穿得那么少,想引人犯罪乎?”

难怪一股劲回答说“已做好一切防范措施”的女艺人看来都会有点“没有性格”——既要坚守艺人必须以色相取悦别人的本份,又要照顾大众既想看又没胆量承认的弱小心灵。只因她们的“性感”根本不是发自内心,却是为了迎合市场。因此才会“{L-End}

表面主动,实际被动”,造成思想与行为不一致。当然,艺人们可以持“我穿得少不代{L-End}

表你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来解释既想被看,又怕被看的矛盾。只是话讲得再理直气壮,也掩饰不了背后的心虚:毕竟身处中国人社会,而性感是西方事物,如果能借它而令自己成为焦点固然好,但也不应该为了它而落得不检点的罪名。

却不明白“已做好一切防走光措施”之类的说话其实是鼓吹有心偷窥的人向难度挑战。胶纸、乳贴、双重的内衣内裤把一个女人包扎成男性目光下的现代木乃伊,它的“性感”之处,正是来自把抑压的欲望扭曲成征服的快感,如经典的三寸金莲和小凤仙装下被打了石膏似的脖子。

众人之耻

女艺人不慎露点,到底是一宗尴尬(embarrassment)还是耻辱(shame)事件?

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传媒这种中间角色,艺人走光事件的性质将会单纯得多,它可以是技术上出现纰漏,也可以纯属意外。只要不是直接或间接涉及“道德”这顶大帽子,大众对于事件的态度也将简单得多——尽管旁观者是在非自愿情况下违反“非礼勿视”,最受影响的到底是当事人,更何况当时她正全神贯注载歌载舞,只会教我们替她双重尴尬:一是设身处地,为她的懵然不知难过;二是想象当她惊醒时会有多难堪。

尴尬本来就是一件双向的事情,因为它必然牵涉某个行为的发生和被目击。而行为本身纵或未必是犯错和罪过,但当中肯定有着不为大众所接受的某些成分,简单来说,就是不雅。当我在YouTube上看见郑希怡的走光而感到尴尬,是因为“不该被看见的景象被看见了”,但基于那是当事人的无心之失,我不认为她是蓄意使我不快——像Justin Timberlake一手撕开Janet Jackson的上衣——毕竟,尴尬之所以带有负面意涵,是尴尬的产生通常会令某些人的名誉或尊严蒙受损失。

即使有人对郑希怡的身体充满好奇,即使走光亦满足了好奇心,但这些人仍可提出是郑希怡的不慎造成他们的不安——就因为他们的“看见”是被动而并非主动,优越感便降了一级。

“传媒”作为中间角色,更加把上述心理复杂化。如果整个事件只牵涉郑希怡和一双眼睛,便不存在他人怎样看走光者与观众的另一层尴尬。“传媒”将走光事件当成道德新闻炒作,是变相要求社会大众就郑希怡是否清白{L-End}

表态。除非阁下完全没有看过报道,没有上过任何网站,否则你已是“被郑希怡陷于不义”,是以受“影响”者皆有“义务”厘清立场:责任不在看过走光的眼睛,而在不该被看到的那个人。为了让群众不用自觉羞耻,传媒必须将走光的性质由“不雅”转化成“不道德”,郑希怡才可以从构成尴尬变成众人之耻。

蟹肉伊面

“打底”这个词在我成长的年代,是指吃喜酒前先祭一轮五脏庙。因为香港人爱在宴会开席前打麻将,如果不“打底”,肚子便要空到九时以后了。“打底”同时也是对主人家有多阔绰的考验,或是不待宾客提出“要叫点什么打底吗?”,或是假设有人会在开席前另叫食物,但当结账时多出了的项目他一样要埋单。最受欢迎的“打底”食品,叫做蟹肉伊面。

所以当“打底”一词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今天的媒体上时,没有办法,我就是看见很多很多碗的蟹肉伊面,心里不禁嘀咕:“食人只车咩?(怎么这样占便宜,真是贪得无厌!)”,即使埋单结账不是用我的钱,我却心同此理地“肉痛”(因为吝啬)起来——尽管今天“打底”针对的已不再是肠胃,而是身体发肤。

有趣的是,意义虽然相距甚远,但还是在一点上有所牵连,那便是“占便宜”。在饮宴前多吃一碗蟹肉伊面等于是能吃便吃,即广东人说的“食得唔好嘥(不要浪费)”。就是肚子根本不饿,也不要让机会在指间溜走。换了是穿着上的打底,则是对不安分的目光的防范。{L-End}

表面是种安全措施,但十个提到“打底”的人,九个会将它与蚀不蚀底(吃不吃亏)划上等号。以郑希怡日前的走光事件为例,(女)艺人如叶佩雯震惊之外,还实时{L-End}

表示:“下次她应该戴个nudebra……冇咁蚀嘛。”即使其他人没有明说,但在异口同声替她“不值”的背后,可不就是替她担心身价从此不保?因为这样,新闻之外连旧事也被重提:去年在《欢乐满东华》中{L-End}

表演空中飞人而失手扯掉郑希怡裤子的钱家乐在事后曾作出承诺:“冇人要你我要你。”——玩笑归玩笑,次货与讲义气的意味仍呼之欲出。

为了不想“冇人要”,“胶纸”遂成为今天传媒中最出锋头的保障物。谜女郎吕慧仪说:“我记得有次胶纸黐得太实,点知撕甩皮(差点撕破皮)。”歌手郑融说:“平时我嘅助手有个好大胶袋,装满胶纸。”无线艺员胡定欣说:“啲胶纸黐得几多得几多。”

“打底”,就是防“蚀底”。但,不知道外国人是否没有蟹肉伊面的引诱。就算二〇〇五年苏菲·玛索在康城影展【3】红地毯上忽然走光,也没有听说她忙不迭寻找方法“打底”。

2006年9月5日

2007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