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和黎达达荣的“浪漫西游记”
当我在著名作家迈克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读到黄耀明(是的,明哥)和漫画家黎达达荣被狗仔队拍到的二人“浪漫西游记”——深夜结伴在港岛西环区出入,我的实时反应实在不知好气还是好笑。迈克倒是一贯俏皮:“相识几十年,临老忽然挞着【5】,当街当巷{L-End}
表演罗曼蒂克——哈哈哈,如果真有其事,我明天即刻挽住林奕华进教堂以作示威!”上述当然只是谈笑用兵,下文才是拳拳到肉:“在传媒的字典,从来没有‘朋友’这两个简单的字,再普通的交往,一经渲染就七彩缤纷。”
传媒——不,该说“小报文化”——专爱把各式名人互相配对的游戏,其荒诞可笑与荒谬绝伦,早已发展成著名民间故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当今现实之所以媲美民间传奇,皆因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因为心急而狼狈,因为“猴擒”【6】而错误百出。那么在心急而猴擒地随便把两个名字凑在一起继而咬定名字的主人是鸳鸯,是比翼鸟的心态背后,到底反映了我们欠缺什么?
是恋爱?浪漫?
我认为都不是,却是一种对于成长、成熟的渴望,偏又被周围环境抑压得只能永远像个小孩子般活着。什么抑压?就是“个性”,包含着对自己作为个体的肯定,例如敢于对选择作出承担;还有对于性态度上的自觉,即是不需要别人告诉自己怎样才叫正确与不正确。
大家一起玩的“乱点鸳鸯谱”,情况一如小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最爱玩,也最常玩的游戏。在约八岁到十二岁的人生阶段,正好是对异性产生抗拒但又渴望被认同的开始,学校是小孩的“社会”,所以同学之间最喜欢把这种心理背后的恐惧,转移到编派谁对谁有兴趣,以至谁和谁有“景轰”(私情、暧昧、古怪)的“告密”和“散播传闻”的热衷上。“告密”是把想象出来的绯闻诉诸权威,误以为可借级主任以惩处方式将男女同学分开来以抑压自己心中的不安、焦躁。“散播传闻”乍看只是为了取笑别人,其实透过群众力量抑压别人来抑压自己才是真正目的。
谁会想到今天的大众在找寻茶余饭后的话题时,竟会以小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为基础?黄耀明和黎达达荣这两个任何人也不会以“浪漫”来撮合的名字,就是因为身处全民小学生心智化的社会里,便要接受不知名同学的“告发”;更糟的是,散播这些风言风语的人也心知肚明他们不是什么“拖友”,只不过为了报纸上今天少了一点酸辣,黄与黎便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2007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