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14

第14章 冼夫人一心为公

冼夫人(513—602)是广东高凉(今恩平一带)人,她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越族人,在公元6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期,她深明大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一位声名卓著的女英雄。

冼夫人一生经历了南朝的梁、陈和隋朝三代。当时,生活在高凉的越族有十几万户,冼夫人生长在一个姓冼的大族中。她自幼知书达理,喜欢习武射箭。

她家几代都是南越首领,她从小就深知要维护民族团结。有一次,越族和黎族为一点小事动起武来,她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进行调解,终于平息了两族的武装冲突。这位少年巾帼美名,传遍了岭南地区。

梁朝的罗州(今广东化州附近)刺史冯融是汉族人,他儿子冯宝任高凉太守。冯家十分仰慕冼夫人的聪明贤惠,托人说媒,冼夫人认为这是越汉两族结好的象征,就同意与冯宝结婚。高凉一些少数民族有时不大听汉族地方长官的政令,冼夫人多次奔波各族之间周旋,使当地民族纠纷明显减少,高凉地区出现了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太平局面。

后来,中原地区内战不断,岭南政局受到影响。梁朝末年,长江下游陷入了侯景叛乱的战火之中,高州(今广东阳江一带)刺史李迁仕,想借混乱之机割据称雄,独霸一方,举兵谋反。为了拉拢冯宝和冼夫人一起叛乱,李迁仕请冯宝去议事。冼夫人明知其中有诈,又不能不去,她命令士兵把兵器暗藏于礼品担子中,假装前去会见。李迁仕听说冯冼二人手无寸铁带队前来送礼,高兴极了,一点戒备也没有。兵临城下,突然人人从担子里抽出武器,杀进城来,一举击破了李仕迁的叛乱阴谋。在关键时刻,冼夫人为反对分裂,维护梁朝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陈替梁、隋灭陈的朝代变迁中,冼夫人多次挺身而出,稳定了岭南的动荡局面,因此威信越来越高。

冯宝去世后,岭南又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陈朝太建元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对陈朝中央政府。为了逼迫冼夫人支持动乱,把冼夫人的儿子冯仆扣在广州为人质。冼夫人拒绝起兵反陈,她说:“我一向忠贞保国,到目前已经两代了,不能因儿子的性命而辜负了国家的统一!”她一面派兵保卫高凉边境,一面发兵协助陈朝大军平息叛乱,终于从监牢中救出了爱子冯仆。在维护国家统一事业中,冼夫人不徇私情、一心为国,表现出高尚的品格。陈朝为此封她为中郎将,成为南朝时代少数民族中第一个女将军。

隋朝开皇十年(590),冼夫人迎隋军进入岭南。不久,番禺人王仲宣起兵抗隋,岭南眼看面临战乱之中。为维护隋朝统一,年事已高的冼夫人命孙子冯暄派兵援救隋军。不料,冯暄与王仲宣的一个部将是好朋友,出于私情,冯暄迟迟不出兵。冼夫人得知缘由,勃然大怒,派人找回冯暄押进大牢,另派孙子冯盎去助隋军打王仲宣。冼夫人也不顾年迈,亲自披挂上阵,帮助隋军治理岭南。岭南局势再次稳定下来。事后,隋文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隋文帝的皇后还赠送她许多首饰与服装。

冼夫人的儿孙们在她教育下,也都能尽忠报国,维护统一。隋炀帝时,农民起义,贵族割据,国家政局动荡。当时,冼夫人的孙子冯盎凭借她的威望,控制了五岭二十多州,占据着广州、梧州、海南岛一带,势力范围很大。有人劝冯盎也割据成霸,自立为南越王。冯盎牢记祖母教导,毅然拒绝了这种分裂国家的不义之举,最终归附了新兴的唐朝。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诗赞颂冼夫人: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诗中冯冼就是冼夫人,因她嫁给冯家,古时夫姓在前,因此为冯冼。冼夫人一生顺应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保持岭南地区局面的稳定,客观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苦难,功绩是突出的。这种精神,世代为我国各族人民所敬仰。冼夫人的画像,至今还悬挂在广州博物馆里。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位女英雄的,她不仅是越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