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到了!”
第二天,俾斯麦就立即搭乘夜车返回巴黎,再直奔柏林。此时首相的印绶正等待着他呢!
1862年9月20日晨,俾斯麦到了柏林火车站。
柏林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两天前,国王召见王子,表示即将退位,而王子连诏书都不看便马上退了下去。
议会也否决了扩充军备方案。
军人出身的国王绝不会让步,可不懂政治的他实在不知该如何收拾此种局面。
陆军司令见情况危急万分,心里也十分着急:“俾斯麦这家伙,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正在此时,俾斯麦回来了。
国王首先分析了目前的政局,而后坦白地表示:“在此国家有难之时,我找不到一位能挽救危局的有力内阁人员,因此我已决定退位。”
俾斯麦立即回答道:“陛下应该知道臣自今年5月以来,早已准备就绪,只待陛下授命。”
国王问:“卿是否准备力排众议,而强行扩充军备一案?”
“不错!”
“那么我以为自己也有义务在卿的支持下继续奋斗,我决意打消退位之念。”
9月23日,国王正式任命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当时俾斯麦正值四十七岁的壮年。
新首相面临的形势是,除了国王与陆军司令,没有人能帮助他,举目所见,皆是敌人,他究竟应该如何计划才能担负此重任呢?
如果俾斯麦稍一不慎,不但他的前途将会毁于一旦,说不定还得赔上一条性命,甚至还会使普鲁士王室遭受覆灭的命运。
因为当俾斯麦初掌首相之职时,普鲁士为一贫穷小国,在国际上是没什么地位可言的。
全国上下都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首相。
俾斯麦担任首相的消息惊动了朝野上下。
“什么?这个流氓议员居然能担任首相?”柏林的政治家都大吃一惊。
从英国嫁来的年轻王子妃叹道:“这好像查理一世和斯特拉佛。”
王后和王子也倍感讶异!
他们想到两百年前,英王查理一世因无视议会决定而课征重税,激怒了议会与民众,因此出现了民主英雄克伦威尔,发生革命事件,其结果是将查理一世和辅佐大臣斯特拉佛爵士被一起处死。
整个柏林似乎处于革命前夕般的紧张气氛中,人心惶惶。可是俾斯麦的行动却出人意料。
人们过去对他的印象是性急、傲慢、专断、褊狭、绝不妥协。但是担任首相后的俾斯麦却完全改变了!他似乎并不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而仍悠闲自在地工作着。
他用冷静的头脑首先来解析、判断一切事务,从各个角度详细检讨,得到结论之后,便开始实行。
在选择内阁阁员时,他选择了自由主义派的党魁们入阁。其中之一的爱德卡,在日记中描述了他与俾斯麦见面的情形:当我要去拜访他之前,心里想他可能是一位善于逢迎、懒惰而喜爱狩猎的人,可是见面后不久,我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身材高大、体格强健、举止优雅,站在门前亲热地欢迎我。在握过手后,他顺手拉了张椅子要我坐下,并微笑问道:“听说你也是个民主主义的反对者。”然后他又说到现在的政情和当初他反对革命主义时已完全不同了。并且叙述一些他在法兰克福所得到的许多有益的知识。
从这段描写中,人们又仿佛见到青年时代俾斯麦的风采。
如今人们所能见的俾斯麦画像,大都是他成为“铁血宰相”,威震全欧时的老年肖像。那魁伟肥壮的体格、炯炯有神的眼睛、威严的八字胡须、粗糙的皮肤以及冷酷的表情。不过在俾斯麦就任首相的时候,他年仅四十七岁,对未来的成败尚难预料。
从爱德卡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壮年时期的俾斯麦:我们可以知道他并非是像顽石般无情的一介武夫。虽然他体格魁伟,但动作却如运动员般灵活有力。同时他待客时满脸笑容,谈吐优雅,这一切都已不是昔日在哥廷根大学时整日与人决斗的不良青年,也不是在兴奥森乡下成日狩猎的土绅士所能做得到的。而是他在巴黎社交界和俄国宫廷中历经磨炼所形成的典型外交官风采。
他将政敌一个个地拉拢,他可以随时翻脸,但在当时,减少一位政敌就是除去一份阻力,所以他采取笑脸外交,四面讨好。
不过,他也常向敌人显示他的拳头。所以上下两院的政治家们,在表面上虽迎合其笑脸外交,而暗地里都对他的拳头提高警觉。
当时俾斯麦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有一次,新首相在议会失言,令全欧哗然,并使得普鲁士全国产生了轩然大波。宫廷内的反俾斯麦党人不断地逼迫国王下令放逐俾斯麦,而威廉一世则愁眉苦脸的,不知该如何处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是因为俾斯麦在议会中公然放言:“天下的大问题,并不能靠议会辩论便可解决,唯有铁与血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这句话犹如一枚炸弹,震撼了全欧政界。
一向谨慎的俾斯麦,为何如此失言呢?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俾斯麦在下议院小组委员会中,对数十位议员及数位内阁阁员发表谈话,这是一次非正式的演说,连内容都未列入记录。当时他说:“虽然这不是我们所要求的,迟早会在德意志发生。德意志并不是惧怕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在静观普鲁士的实力演变。德意志诸邦早已踏上自由主义之途,而普鲁士所该做的,是集中力量以备日后之需。维也纳会议中所决定的普鲁士国界,对我们国民的健全生活极为不利。我认为天下的大问题,并不能靠议会辩论及多数人意见改变……唯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他的最后一句话,被夸大地刊载在报纸上,甚至将铁与血的次序颠倒,改写为血与铁来大肆渲染,认为血就是流血,铁就是武器。也就是说,俾斯麦要以战争的方法来统一德意志,而敌人当然是奥地利帝国和南部德意志的巴伐利亚王国。维也纳和慕尼黑政府为此大为恐慌。
俾斯麦马上发表声明,澄清他所说的血是指血税(指老百姓有义务服兵役),即招募新兵,扩充军备之意,并非意味要发动战事。然而世人并不愿意听他的解释。
而此时的威廉一世最为气愤,因为王后、王子及王子妃都齐声指责俾斯麦的不是。当时国王一家人正在巴登温泉胜地度假。
俾斯麦偷偷地离开柏林,只身前往乡下车站迎接正在归途中的国王。
国王显得很不高兴,不待俾斯麦辩解就说:“事情经过我都知道了,你必定会在王宫的墙下被民众砍下脑袋,然后……”
俾斯麦平静地反问道:“那么然后呢?陛下?”
“然后?然后我们两个就都死掉了!”国王大声地吼叫着。
俾斯麦接着说:“一点都不错,陛下!到那时我们都已经死掉了!不过陛下,请您想想,反正是难逃一死,难道还有比这种死法更有意义的吗?臣希望为陛下与祖国奋斗而死。陛下,请您想想路易十六,他懦弱地死去;再想想查理一世,为拥护君权而战,虽败犹荣,保持了王者的威严而死。事到如今,陛下只有奋战到底,绝对不能屈服。就算有生命的危险,也绝对不能做任何让步。”
听完俾斯麦的话,国王稍显镇静,脸上现出了满足及刚毅的神色。继承了腓特烈大帝军人血统的威廉一世,听到俾斯麦劝解他要为维护神圣的君权而不惜一战时,变得坚定起来并充满了斗志。
当国王专车到达柏林时,国王已决心和这位首相并肩作战,为统一德意志而不惜一死。
由此看来,俾斯麦虽然失言引起了国内的轩然大波,但他挽回了因失言而造成的和国王的僵局,可见其杰出的政治手腕。
世人也因此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了“铁血宰相”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