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伟大帝王与他的帝国
20513300000021

第21章 震撼世界的大清帝国(1)

帝国档案

时间:公元1636年~1911年

首都:赫图阿拉,辽阳,盛京,北京

国家领袖: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民族:满族

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为最后的封建帝国。它可谓是封建帝国的最后疯狂,在中国历史上,大清帝国最为鼎盛时期的版图仅次于曾称霸全球的大元帝国,但是,到了近代却受尽了西方殖民帝国的欺凌。清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最后灭亡宣告了封建帝国时代的结束,曾经震撼世界的封建帝国在世界历史上消亡了。

大清帝国,荣辱参半

清朝,是由满族人在远东建立的殖民国家,它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大清帝国曾雄极一方,有宏大的版图,但是,到了近代受尽了西方殖民帝国的欺凌,慢慢走向衰亡。

清朝初期

清朝初期,清政府积极改革明朝宦官乱政等弊政,同时兴修水利,完善农业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使得经济得到了一定恢复,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康乾盛世”,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清朝统治者对内采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制造文字狱,压制汉族思想;对外则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拒绝外国先进思想和技术。这些政策维护了清朝的疆域扩张和社会稳定,但却导致了其统治时期内的民族问题和统治末期的国家极度贫弱。

清朝后期

清朝后期,它成为了,英,法等殖民国家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维护其统治,晚清政府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1898年,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但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挠,变法失败。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结束。清朝共十帝,历268年。

后金建立,清军入关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肃慎”,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国”。辽金时期称“女真”,辽书中也作“女直”。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元朝以来,女真族一直居住东北地区。

马背民族,迅速崛起

明朝洪武帝时,明朝欲压抑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在东北一带设立奴尔干指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当时明朝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女真族建州部猛哥铁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野人女真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猛哥铁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1583年,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五大臣”及杨古利、冷格里等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当这些功臣出了差错时,他着重指出“贫时得铁,犹胜于金”,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努尔哈赤招徕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烧杀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定都于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

战争中的胜利者

明清间的战争,如果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突袭抚顺之役开始,至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占领北京为止,前后历时28年。其中重大战役不下十五六次,较小的战役更多。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发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起兵抗击明朝,举国震惊。同年,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今沈阳苏家屯十里河),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后金就此迁都沈阳。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大金”国号为“大清”,称帝,正式建立清朝。改元崇德。

1640年松锦之战爆发,1942年洪承畴被俘降清。明朝与清朝在辽东的争夺至此也就基本接近了尾声,辽东境内已经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了。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明朝山海关大将吴三桂夹在农民军和清军中间腹背受敌,迫于形势邀请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平贼”。联军打败大顺军。李自成军一路南撤。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

一代圣君,康熙皇帝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复了经济,使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康熙平定内乱,将台湾收回,加强了祖国的统一,使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复了经济,使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康熙平定内乱,将台湾收回,加强了祖国的统一,使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雍正乾隆,全盛时期

到雍正、乾隆时期,国家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人们生活富庶,社会安定,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达到高峰。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也是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

雍正皇帝

雍正帝盛年登基。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快刀斩麻,并且心狠手辣,大兴了“文字狱”。

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道谕旨,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还有武官,告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空额,违者严重治罪。雍正还成立会考府,就是对财政进行审计,审计出问题,要严肃处理。

雍正先后下令取消“贱民”的称呼,取消贱籍,让他们编为民籍,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这种人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在历史上是有一种积极的进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