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文】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①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注释】①心忪(sōng):指心悸。《伤寒明理论》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
【译文】(逍遥散)可以治疗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面颊红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嗜卧,及血热相搏,月经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潮热,肌体消瘦,渐成骨蒸。炙甘草15g,当归、白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各30g。以上药物研为粗末。每服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药液还剩7成时,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按语】本方证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又为藏血之脏,体阴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不仅使肝的疏泄失常,致肝郁气滞,也影响肝的藏血功能,使肝体失于柔和,导致肝郁血虚证。肝脉布胁肋,上行头目,肝郁血虚则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郁而化火,则口燥咽干。肝木为病易于传脾,脾胃虚弱故神疲食少。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受损,不能调和而致往来寒热。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脾弱,在妇女多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方中柴胡入肝经,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气机舒畅,为君药。
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与白芍合用,共补肝体,二者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俾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肝郁不仅可导致血虚而使肝之体用失常,亦极易出现木郁土壅、肝病及脾的情况,根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故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抑木,且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少许,有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以助柴胡疏肝解郁之意;煨生姜既能降逆和中,又能辛散达郁,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合芍药缓急止痛,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为调肝养血之名方。本方具有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疏养并施,寒热同行的配伍特点。
【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趣味速记】荷归芍姜苓柴术草(想象:河龟少将令采猪草——薄荷、当归、白芍、生姜、茯苓、柴胡、白术、甘草)。
临床应用
(一)痛经
【原文】经欲行而肝不应①,则拂②其气而痛生。(《傅青主女科》)
【注释】①应:指呼应,适应之意,这里指肝功能不能调整适应。②拂:通“悖”,违反,逆乱之意。
【译文】月经快要到期,而肝功能不能调整适应,就会使肝气逆乱而出现经痛。
【按语】“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是女子月经之源,故肝功能失调常会导致女子月经失调。而痛经的常见病机就是肝气郁滞,故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逍遥散不仅疏肝解郁,养血和营,可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全身气机运行通畅,如此则痛经可止。
【病案举例】李某,女,23岁,教师。2006年4月15日就诊。主诉:近1年来经前、经期腹痛,经行不畅,经色黯红,伴有小腹胀痛,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恶心,纳呆,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质黯,苔薄,脉弦滑。诊断为痛经。中医辨证:肝郁气滞,瘀阻胞中。治法:疏肝健脾,调经止痛。予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
醋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5g白芍15g
白术15g茯苓10g薄荷(后下)5g生姜3g
甘草3g木香10g延胡索12g牛膝6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日后症状大减,以后每次月经前服药3剂,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消失。[李影华.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2008,30(11):1178-1179]
【中医解析】痛经的发生多见于未婚女青年,经期受凉、劳累、情绪不佳均可伤及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肝藏血,肾藏精,女子以血为用,故治血在肝。本例肝气郁滞,脾失健运。故用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赤芍药活血祛瘀止痛;木香疏肝理气健脾;延胡索活血祛瘀止痛;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调经止痛之功效。
(二)乳癖(乳腺增生病)
【原文】乳癖乃乳中结核①,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积而成。(《外科正宗》)
【注释】①结核:指结成核状肿块。
【译文】乳癖是乳房生成的核状肿块,形如弹丸,或重坠作痛,但乳房表皮颜色不变。其肿块大小可随喜恕的变化而改变,多是由于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机郁积而成。
【按语】足厥阴肝经分布经过乳房,故肝气郁结,气机积滞会导致乳房肿块的产生,故治疗也常以疏肝解郁为主,如此气机通畅,积滞可除,则乳房肿块可消。
【病案举例】吴某,女,38岁,干部。2006年09月15日就诊。主诉:6个月来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经前尤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倒饱,口苦咽干,纳呆,二便调,舌质淡黯,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乳腺增生。口服开胸顺气丸,乳癖消等,症状略有减轻。中医辨证:肝郁气滞。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散结。予逍遥散加减。处方:
醋柴胡10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白术10g
茯苓30g薄荷5g川芎10g青皮10g陈皮10g
海藻10g昆布10g王不留行1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日后乳房胀痛减轻,续服10剂症状明显改善。[李影华.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2008,30(11):1178-1179]
【中医解析】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以中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生理功能趋于衰退,易导致肝郁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行不畅则瘀血停滞于经脉,不通则痛,久则形成肿块。故用逍遥散疏肝理气;加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川芎行气止痛;青皮疏肝消滞,助柴胡解肝郁;陈皮理气燥湿;王不留行活血消痈;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诸药相配,共奏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之功效。
(三)头痛
【原文】怒气伤肝,及肝气不顺①上冲于脑,令人头痛。(《证治准绳·杂病》)
【注释】①顺:通顺、通畅之意。
【译文】怒气伤肝,以及肝气不畅致肝气上逆冲脑,则会使人头痛。
【按语】肝气不疏,上逆冲脑而致的头痛,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主,气机运行通畅,肝气就不会上逆冲脑,头痛自消。
【病案举例】刘某,男,43岁,2001年5月10日初诊。左侧偏头痛、头闷不适半年。多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失眠多梦,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口苦,身倦乏力,食欲不振,头痛时常伴以胃脘部也痛,舌淡苔白,脉弦而急。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失养之头痛。治以疏肝解郁,养血止痛。予逍遥散加味。处方:
柴胡18g当归18g白芍18g茯苓15g白术12g
何首乌10g藁本10g炙甘草10g川芎8g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剂,患者感觉头痛明显减轻,但仍感身体困倦,加入夜交藤20g。继服10剂,痊愈。[李志青.逍遥散临证治验举隅.山西中医,2009,25(2):41]
【中医解析】患者本为肝气郁结、气血失养之头痛。故方中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配伍川芎祛风活血,通络止痛;配伍藁本温养经脉,散寒止痛;配伍何首乌补益精血,养血止痛。诸药相配共成疏肝解郁、养血止痛之剂。服药后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二诊加入夜交藤,增加养血通络之功,服药后使患者肝血养,经络通,郁结解,头痛止,患者痊愈。
结语
本方既是调和肝脾的要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兼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若肝郁气滞较重者,可加香附、郁金、青皮以疏肝解郁;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生栀子、生地黄以清热凉血;血虚甚者,加熟地黄以养血。
临床上,本方多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病证。据药理研究证明,本方能减少肝细胞脂肪变及退行性变,有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作用,所以对慢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阴虚阳亢者,慎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