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20716900000057

第57章 辨胸痹心痛短气奔豚气病脉证并治 (8)

第八章 辨胸痹心痛短气奔豚气病脉证并治 (8)

上气,就是气逆的厉害,张口抬肩,卧不下。还烦躁的很。这个叫做肺胀。容易出现体表的那个风水,要发汗才能好。肺胀这个病,类似于西医的肺心病、肺气肿。吸进的氧气吸收不好,体内的浊气还呼不出来,一派气虚乏氧状态。烦躁欲死的感觉。什么原因呢?就是心下水饮折腾的。水饮入肺,寒则气不纳而溢出,肺中气胀。肺和皮肤同属表位,就要有表证的。肺气开合吐纳不利,那个体表也要开合不利。脏腑辨证也这样认为,就是肺合皮毛。我们经方是按照表证归纳为主,参合里证去辨证。这个病,有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参与,属于合病或者厥阴病范畴。

2.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喘息上气,动肩,端着肩膀喘,很厉害。颜面浮肿。水饮上聚的厉害,脉要是浮大而洪的,还急数,那就是要逸出的这个气太多,不能纳入体内,要离根了。这个一般都是达到西医所谓的“心衰”了,难治了。如果加上下利,不断的腹泻,就要阴阳离绝了。

3.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肺胀,眼睛往出鼓,水饮气逆的太厉害了,但是还没有面肿抬肩的,脉也浮大,烦躁的也厉害。这个其实也很危险的。

方子呢,是越婢汤加半夏。越婢汤,是因势利导,通表去水,因为水饮郁阻而蕴热,是有阳明热的。这个就不要紧,证明阳明气没衰。太阳阳明合病。用半夏呢,半夏降逆去水饮的,是针对太阴水饮去的。这样一来,就有三家参与,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这个可以纳入厥阴病,里证外证都是厥阴。

不要小瞧越婢汤,麻黄量很大,越婢越婢,将下面上逆的都发越出去,因势利导,是个治标的好方。你们看看脑中风的方子,都有越婢汤参与。西医说,什么心衰哮喘不能用麻黄,那指的是******的单一成分,不要被误导。放胆用,不要紧。有心衰的,加一味茯苓更好。本身半夏和茯苓配伍,就能恢复心功能。二尖瓣狭窄的,少不了这两味药。用上两个月以后,很多人的瓣膜就都恢复了弹性。这是真的。

4.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这个比上条的那个证轻,是标本兼治的方子。为什么加石膏?还是有里热烦躁参与的。小青龙汤有太阴和少阴病的影子,辛温药多。加上了石膏,好了,明确病性了,厥阴无疑了。小青龙汤里面的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三个药是去水饮的配伍法式。两辛一酸,降逆去水饮。苓甘五味姜辛汤方,就是本着这个法式的配伍,去饮祖方。

有些寒热错杂的水肿水湿,虚寒的皮水等,都要用它去发越。但是要注意配伍,单用了可不行。没有水肿,也没有寒邪束表的,用了要伤津液的。麻黄汤其实并不可怕,那个麻黄的量和这些方子比,小菜一碟。

学生:这个病人会有汗吗?

会有的。因为有个阳明热在熏蒸,看那个舌苔,水滑偏黄腻。

学生:汗症麻黄使用的问题,是个重要的课题,经方有汗用麻黄的还真不少,还有一些厥阴方,续命类方等等,可以见到麻黄和石膏,半夏,附子等的配伍。麻黄用30克以上,还是有很多患者要失眠一些的,估计是宣发卫气的作用,卫气昼行于阳而夜行于阴。

肺胀,以哮喘为主,严重了要水肿。属于寒热错杂的厥阴病。要外发越,内治饮。高中生学习头脑昏沉的,可以用少量麻黄泡水喝。但不能常用的。小孩昏睡尿床,轻的,用些麻黄就好。顽固尿床的,肾着汤加麻黄就很好。他那个水,往膀胱里跑习惯了,发发汗,修正一下水液的分布。有病,就是失衡了,用药调过来就成。

痰饮咳嗽上气

感冒咳嗽,一般容易治疗,但是感冒好了,还是咳嗽,就不好治疗。什么原因呢?就是一个痰饮啊。一个简单的咳嗽,难死名医啊。痰饮包含的病种不少,其中,咳嗽是一大类。因此,我们还是把咳嗽和痰饮并到了一篇来谈,会清晰些。有很多小孩子感冒了,咳嗽。感冒好了,顽咳不断,百治无效。你看看他舌头,舌红苔白腻,问大便,多数干燥,两颧发红。

学生:还有干咳,嗓子一痒就咳。

干咳那个,参考肺痿。

光知道有水饮问题了,热怎么解决?水热射肺。如果是水热互结,还有些表证无汗,可以小青龙汤加石膏,或者苓甘五味姜辛汤加石膏或者大黄。石膏不要小瞧它,这个药去热结,散邪啊。药书说它辛,是对的,辛寒,散热结。不要以为石膏就是清热除烦的。白虎汤,解热利水,还散结。热证,发炎了,淋巴结、扁桃体化脓肿大了,都好使。大黄通里闭,石膏散外结。阳明里实,大便燥结不通。阳明中风外证,也要有热结,一般体现在局部红肿热痛上。嗓子发痒顽咳,也要考虑这个阳明热结的局部刺激。而双花呢,是里外兼通。麻杏石甘汤,就要注意这个石膏和杏仁的配伍,你在苓甘五味姜辛汤上加个石膏和杏仁试试?

久咳而顽固哮喘的,那是顽痰停于心下,要攻了,要下重药的。一般用吐法。那个痰,你看着病人一派寒象?用药吐出来就知道了,像绿脓或者黄脓,已经年久郁热了,严重的,真的要用砒霜的,俗话叫寒包火,术语叫做热被寒郁。癌症,是寒被热郁,就是围困的意思。

饮证,是个大证。人体有三大实邪,痰饮、血瘀、气滞。它是其中一种。它导致的疾病,是最为广泛的。它的称谓一般有:饮、水饮、痰饮三种。其中,称谓其“饮证”,是最规范的。一般书上都会说,稀薄为饮,黏稠为痰。没有谈到水的问题,很不完善。它的病机是这样的,由于机体虚寒,不能蒸化水液成津液,才形成“饮”。如果向虚寒的方面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水邪而泛滥。如果向热证转化,就会形成“痰瘀”。它可以随着津液血液,流转全身内外,造成多种疾病,甚至怪病。因此,古人说,百病痰作祟,是有道理的。只要是机体功能出现异常,就会有它出现,它一旦出现了,就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产生恶性循环,久治不愈。很多疑难疾病,往往从饮入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饮邪一旦留存下来,紧接着就是导致血瘀和气滞,日久天长,三邪互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会变生恶性病的。这三邪,形影不离,辨证时候要注意到。在六纲辨证中,是三阴病,多饮证。三阴都是虚寒为主啊。

辨饮邪,有几项指标:

(1)无论什么病,见到舌苔滑腻垢浊,舌胖大有齿痕,或有紫斑,脉沉、弦、滑。

(2)形体肥胖,而面色晦滞。或以前身体肥胖,如今消瘦,肠鸣如走水。

(3)局部肿胀疼痛,积聚肿块,包括良性或者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