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居家疗法
20717600000023

第23章 辨证论治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这一识病方法就是辨证。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医生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并以此反映疾病本质的思维过程。所谓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指导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原则要求人们辨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要重视一病可能出现的多种证候,又要关注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性质的证候,因而临床实践中常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

总之,中医治病注重于病机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指相同的病机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病机体现着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是该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疾病在此阶段所表现的证候。显然这种针对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进行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中医辨证有很多学说,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简单地理解,各个学说的不同之处就是根据各自对人体功能系统的不同划分,从患者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找出内在联系,然后归入自己划分的功能体系中。如脏腑辨证,就是将症状归纳判断,确定是属于脏腑学说的“心系”功能紊乱,还是“肝系”功能紊乱等。

八纲辨证是辨证论治的纲领,脏腑学说是八纲辨证以外所有辨证体系的基础,脏腑辨证是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脏腑学说的核心作用就在于将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入人体的五脏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症状,都可以分别归入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中。概要而论,发生在人体的疾病不外乎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发生部位,脏腑学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个是病证性质,八纲辨证将发生在人体的疾病性质归纳为8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六淫学说”则确立了病因,为“风、寒、暑、湿、燥、火”。

1.八纲辨证 八纲共计4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阴阳: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协调则体健,阴阳失调则疾病生。阴阳不和主要为4种形式的盛衰不均,阴平阳盛,外在症状为阳证;阴衰阳平,外在症状为阳证;阳平阴盛,外在症状为阴证;阳衰阴平,外在症状为阴证。

(2)表里:表里基本是指病变位置在表还是在里。表者在肌肤腠理,指邪气侵入机体,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所反映的轻浅证候。表证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可以发散治之,如外感风寒初期以散寒发汗药治疗。里者在脏腑营血,或为外邪袭表而表证不解,病邪传里,或为外邪直接入里,或情志内伤、饮食劳倦所致,当以清解、攻下、温固等法治之,如脾阳虚以温中理气药治疗。

(3)寒热:寒证、热证,总由阴阳偏盛而成,阳盛(阳证)则热,阴盛(阴证)则寒。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热证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总的治则为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

(4)虚实: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堆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证候。虚证是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征候。从阴阳论,则阴平阳盛为阳实证,治疗通常需要大寒药物攻阳;阳平阴盛为阴实证,治疗通常需大热药物攻阴;阴衰阳平为阴虚证,治疗通常需滋阴治本,凉药清解虚热治标;阳衰阴平为阳虚证,治疗通常需补阳治本,温药暖寒治标。

2.六淫辨证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言。六淫在中医理论中主要被归于外感病因,也就是说6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造成人体受伤,发为疾病。中医基本的病因学说为“三因论”,即人之病因不外3类,六淫外感为外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为内因,房事、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外因。

(1)风:指风邪侵入人体肤表、经络,卫外功能失常反映的证候。外风常发症状为发热、恶风、自汗、瘙痒、痛无定处等;内风常发症状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麻木、强直,乃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内风诸证多与肝相关。

(2)寒:指寒邪侵机体,阳气被遏所反映的证候。外寒常发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骨节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肢体拘急、脘腹冷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喜热饮、肠鸣腹泻、食少纳呆等;内寒则主要由于阳虚所致。因此,又称为“虚寒”,常见症状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等。虚寒证多发于脾肾。

(3)暑:指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所反映的证候。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呕吐、多汗心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即通常所谓“中暑”。

(4)湿: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所反映的证候。外湿常见症状为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汗出而热不解、痛处固定不移、有沉重感等;内湿主要是脾病的表现,多为脾阳虚导致水液不化,聚而为饮,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呕恶、痰涎清稀、头重身沉、便溏或泻、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等。

(5)燥:指外界气候干燥,耗伤阴津所反映的证候。外燥常见症状为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吐不爽等;内燥证主要是津液损耗,起因或由阴虚,或由阳亢,或由年老久病致精血亏损等。临床常见症状为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治则以滋阴养血为主。

(6)火:指外感火热邪毒,阳热内盛所反映的证候。外感多见于温热病,起初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继则但恶热不恶寒、大渴引饮,待热入血室则心烦不寐,甚则动血生风;内伤实火多为心、肝、肺、胃等病变反应,如口舌糜烂、口苦目赤、咽喉干痛、咳吐黄痰或脓血、齿龈肿痛、口渴喜冷饮、心烦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内伤虚火则多属肺、肾、心、肝的病变,症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二、中医食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