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居家疗法
20717600000003

第3章 大肠的结构 (1)

(一)大肠的结构 (1)

大肠长约1.5米,起于右髂窝处的回肠末端,止于****,呈方框形围绕在空、回肠周围,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盲肠

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长6~8厘米。下端为膨大的盲端,上续升结肠。盲肠内侧壁有回肠末端的开口,即回盲口,回肠在此形成唇样黏膜皱襞,称为回盲瓣。回盲瓣具有控制回肠内容物过快排入盲肠,并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

阑尾

阑尾是连于盲肠后内侧壁上的一个蚓状突起,长6~9厘米,外径0.5~1厘米。对于不同的人体来说,阑尾的位置变化较大,但无论如何变化,阑尾根部的位置都比较恒定,阑尾根部位于3条结肠带的起始处。临床上将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称为麦克伯尼点(McBurney点),即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兰氏点(Lanz点)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表示。急性阑尾炎时,此处有压痛或反跳痛。

结肠

结肠起于盲肠,呈方框形包绕小肠周围,在第3骶椎前方向下续直肠。按部位将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升结肠移行为横结肠的转折处称为结肠右曲;横结肠移行为降结肠处称为结肠左曲。乙状结肠通过乙状结肠系膜固定于左髂窝盆壁,该系膜较长,活动度大,若系膜过长,易发生肠扭转。

直肠

直肠长10~14厘米,位于盆腔内。在第3骶椎前方接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方下行,逐渐移行为肛管。人体的直肠并不直,可见数个弯曲,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要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直肠在外形上已失去大肠的外形特征。由于储存粪便,直肠下部膨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内面有3个半月形的直肠横襞。其中间的一个位于直肠前右壁上,位置恒定,距****约7厘米。直肠横襞具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肛管

肛管长约4厘米,上端在盆膈平面续直肠,下端终止于****,通外界。肛管上段黏膜形成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在相邻肛柱下端连接有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肛瓣。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共同围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当某些原因引起静脉淤血、曲张由黏膜突入管腔时称为痔。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称内痔,齿状线以下的痔称外痔。因神经支配不一,内痔一般不痛,而外痔常感疼痛。

在齿状线稍下方有一宽约1厘米的环状区域称肛梳,其下缘有一环形线称白线,此线距****约1.5厘米,相当于****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肛管周围有括约肌环绕,包括****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具有协助及控制大便排放的作用。

(二)大肠液

与小肠相比,大肠壁厚、腔大、无绒毛。在外形上盲肠和结肠具有3个特点,即结肠袋、结肠带和肠脂垂。结肠带是肠壁纵行肌肉增厚形成的突起;结肠袋是肠管被许多横沟分隔形成的囊状突起,尤如袋状;肠脂垂是结肠带附近脂肪形成的突起,大小不等。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粪便并暂时储存;将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的分泌物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其pH为8.3~8.4。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黏液蛋白,它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此外还含有少量二肽酶和淀粉酶,但它们对物质的分解作用不大。大肠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刺激副交感神经可使大肠液分泌增加,而刺激交感神经则可使正在进行着的分泌减少。

(三)大肠的运动形式

大肠的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这些特点有利于粪便在大肠内暂时储存。

1.袋状往返运动

这是是空腹时最多见的运动形式,由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引起。这种运动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2个方向做短距离的位移,起缓慢的揉搓作用,但并不向前推进。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1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把内容物推进到下一段的运动称为分节运动,多个结肠袋收缩并推移食物,称为多袋推进运动。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刺激时,这种运动增加。

3.蠕动

将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收缩波前方的肌肉舒张,往往充有气体;收缩波后面的肌肉则保持在收缩状态,使这段肠管闭合并排空。

4.集团蠕动

在大肠还有一种进行快且行程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开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这种蠕动每日3~4次。

第三节 食物的吸收和粪便的形成

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在人的整个消化道中,口腔和食管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的最主要功能也不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胃只可以吸收水分和乙醇,这也是大部分人喝酒后很快就脸红(乙醇导致面部血液循环增加)的原因。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这里,通过魔术般的反应,食物变成了身体细胞可以吸收的物质。糖类转变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小肠绒毛襞很薄,其中富含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大部分营养物质由毛细血管吸收入血,甘油和脂肪酸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

消化和吸收是肠道最基本的工作,人体99%的营养物质都是在肠道被吸收。没有消化吸收过程,人体无法获得养分和能量,就像手机没有电、汽车没有油一样,生命活动将停止。

二、大肠是重要的粪便储存器

每天约有1 000毫升的液体从小肠进入大肠,其中90%的水分和盐被结肠黏膜吸收。水分被吸收后,食物残渣和部分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了粪便。粪便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细菌,以及机体的代谢废物,如肝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以及由血液通过肠壁排至肠腔中的某些重金属,如钙、镁、汞等的盐类。

食物中的纤维、细胞和其他不能被细菌发酵的固体物质成为粪便的基本成分。粪便直到进入乙状结肠(结肠下段,在直肠之上)后才开始成为固态。固态的粪便随乙状结肠的收缩推进到直肠,并使直肠扩张。正常人的直肠中平时没有粪便。一旦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就会引起便意。****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收缩,这样的结果使粪便不会立即排出,允许人们选择排便场所或推迟排便。

当条件许可时,就会发生排便反射,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收缩,****内括约肌的舒张;同时,使阴部神经的传出冲动减少,引起****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此外,由于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经兴奋,腹肌和膈肌也发生收缩,腹内压增加,促进粪便的排出。

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结肠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骨盆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均可能引起便秘。

排便反射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如果对便意经常予以制止,则直肠渐渐地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这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第2章 便秘的诊断和检查

第一节 便秘的病因和易患因素

一、便秘的病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包括肠道本身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病变等,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太久,水分含量降低,变干变硬,以至于不易排出。引起便秘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排便动力缺乏

排便动力主要来自于膈肌、腹肌、骨盆底肌、肠道平滑肌等,若肌肉虚弱无力则可引起便秘。排便动力不足有以下原因。

1.全身因素 年老衰弱、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引起肌肉衰弱无力。

2.局部因素 大量腹水、多产妇引起腹肌衰弱;产后过早劳动引起骨盆底肌衰弱;麻痹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引起肠道平滑肌衰弱等。

(二)肠道所受刺激不足

结肠的蠕动需要足够的肠内容物和膳食纤维的刺激。正常饮食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如饮食习惯不良,挑食、偏食、厌食,或饮食中纤维过少,就不能对胃肠道产生有效的刺激,胃肠蠕动减慢,由此产生便秘,又称原发性便秘。在脱水或饮水过少时,粪便干燥、坚硬,也可引起便秘。

(三)胃肠道梗阻

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而滞留在胃或肠道内发生便秘,如幽门梗阻、肠梗阻、肠粘连、****狭窄等。

(四)肠黏膜应激性减退

正常情况下,结肠内容物可刺激结肠黏膜,引起结肠蠕动,特别是在结肠集团蠕动后,粪便充盈直肠,基于黏膜的正常应激性才能有效刺激直肠压力感受器,形成排便反射。当结肠应激性减退时,虽有粪便进入直肠并不能引起便意及排便动作。

1.直肠黏膜应激性减退 平时忽视便意(有便意,但习惯性地“憋着”,而不及时排便)、不及时排便、用药不当等因素,使直肠黏膜对刺激的敏感性减弱,造成排便反射减退,发生直肠性便秘。多见于工作过度紧张,生活习惯突然改变,滥用泻药,肛裂或直肠病变等。

2.小肠结肠黏膜应激性减退 见于长期习惯用药者、肠道炎症恢复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五)肠道平滑肌功能异常

当低血钾、长期卧床、消瘦无力、应用抗胆碱能类药物等,皆可使结肠平滑肌张力减低,而发生弛缓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慢性铅中毒等,皆可使肠道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引起便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发生顽固性便秘。其原因为摄食减少,基础代谢低,肠蠕动迟缓,胃肠肌肉张力减低,可发生胃、小肠、结肠扩张,甚至可出现肠麻痹。

(六)****直肠疾病

如肛裂、****周围脓肿等,因而在排便时发生剧痛,不敢排便而发生便秘。

(七)精神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抑制自然排便反射,此时粪便滞留于直肠,故属于直肠性便秘。

二、便秘的易患因素

(一)肥胖症者易便秘

要了解什么是肥胖,首先需要知道“BMI”这一概念,BMI即体重指数,其计算方法为: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世界卫生组织为亚洲成人制定的BMI标准为:BMI在23~25为超重;BMI>25为肥胖;BMI>30为重度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