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健康小百科
20719200000013

第13章

第七章 (3)

让我们来看看曾获得《我们爱科学》杂志举办的《小小发明家》的比赛中获得“小小发明家”称号的林恒韬的成长过程吧。林恒韬的父亲林维佑在回忆他是怎样培养孩子创造力时说:“要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完善的事物,启发孩子充分发挥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天,他看见孩子拆开了收音机,正在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他仔细地看了一下,发现已经弄坏了几个元件。但他没有发火,而是肯定了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而,使孩子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美国两个小发明家的母亲玛丽·劳森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她的家规中有一条是让两个孩子每天完成功课后,做两个小时创造性劳动。两个孩子发现母亲开车喝水时,总会把热水溅到车里,于是他们在多次清洗污迹后,萌发了设计防溅饮水器的念头。这两个孩子现已拥有10项发明专利,获得了美国发明奖章。

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除家长高度重视教育外,学校老师的教育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介绍五个重要的途径:

第一,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提出问题。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以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接触到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如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先提出“我们用手拍桌子为什么会手痛”等问题,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动手动脑,特别是理科教学要进行各种实验,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测量、记录,然后,分析现象和数据,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概念。

第三,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第四,指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储存创造性思维的表象。因为儿童是依靠观察去认识周围世界,积累表象的。所以,通过仔细的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步骤。然而,儿童的观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序”。要培养儿童的独立观察能力,掌握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使儿童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儿童的观察进行分类指导。从观察对象来说,应该从单一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变化明显到不易发现变化;从观察的角度来说,从全面到细节,由外到内,由表到里,形成一个规律。

第五,开拓想像空间,提供创造的契机。人的想像活动,总是充满创造性的。即便是再造想像。也同样包含着人的创造精神。想像,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契机。善于想像,往往是创造的前提。与此同时,要提高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离不开想像,想像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越深。要培养儿童的想像能力,教师应凭借教材来进行。一般说来,应通过想像去学习课文,先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环境和场面,进而去想像课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像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以及欣赏课文的精彩片断。这样一来,儿童通过想像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既理解了寓意,又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65.如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要使孩子聪明伶俐,有一条可取的途径,那就是加强孩子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特别提醒家长们,在对幼儿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思维的过程中,经专家的综合概括,可分为:一是分析与综合;二是比较;三是抽象与概括;四是分类与系统化等。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一切思维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创造性思维,都属于头脑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据专家们的介绍,对于孩子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按照小孩的年龄特点,从各方面循序渐进培养。例如:

——幼儿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儿童的思维经历了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几个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生活实践和教育影响相关。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性思维,与自身的动作和对物体的直接感知联系密切。由于孩子活动范围受限,又缺乏语言中介。所以,直觉行动性思维的范围狭隘,内容肤浅,属低级思维。

——3~6岁幼儿的思维属具体形象思维,仅仅是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这时的儿童思维已摆脱动作的束缚,能初步计划自己的行动,并预见行动的后果。

幼儿的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始有发展,已能借助词语的概念判断事物的本质与特征,是高级思维的模式。但是,由于知识、经验、抽象、概括的水平有限,属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期。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知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性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否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因此,家长和教师不可放松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种活动,开发幼儿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66.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所谓的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集中和指向。注意的对象既有外部的事物,又有自身的行动与观念。注意,在心理学上分为:无意和有意两种,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主要是外界的刺激和个人兴趣的原因;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注意,有意注意对活动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保持的时间就越长。保持有意注意,需要意志的保持、注意的范围和排除注意内外的干扰(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注意力,则是指注意的程度而言。对于幼儿来说,注意分散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因此,现代儿童教育学专家们指出,在对幼儿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宜重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这是因为:幼儿期间,儿童的无意注意是主要的,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注意才逐步得到发展。

相反,如果忽视了注意力的培养,就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活动的集中指向。幼儿处在复杂的环境中,每一时刻都有大量的事物作用于自己的感官。孩子不能同时反映周围所有的事物,只能有选择地反映少量的事物,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所要反映的对象,将心理活动保持在所要反映的对象上,这就是心理指向。显然,“注意力”是人类接受知识的门户。由于有了“注意”,幼儿才能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现实最清晰、最完善的反映,才能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注意直接关系到孩子入学后的学习成败的问题,所以,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幼儿“注意”的培养与发展。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总结出孩子的有意注意有一个发展的过程:3~4岁的幼儿的有意注意还不稳定,需要家长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讲究方法,一方面帮助他们完成事情,一方面帮助他们组织注意;5~6岁的幼儿,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在教育的参与下,幼儿的“注意”品质,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注意的稳定性提高和注意范围的拓宽。

专家们强调,“注意”的稳定性因孩子年龄、活动方式、对象刺激的不同而异,注意的保持时间有长有短:3岁幼儿的连续集中注意时间为3~5分钟;2~4岁为10分钟;5~6岁的15分钟,如果组织得法,可达20分钟。

此外,孩子的性格、对知识的兴趣,也能影响幼儿的注意稳定。而注意分配、注意范围、注意转移(统称注意品质)在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因此,老师要根据个别差异施教,必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的教具,以激发孩子的兴趣,集中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教法切忌千篇一律。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持久,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是很弱的,特别是3~4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学习时,如果旁边有新颖的玩具,他们就会禁不住要去摸摸玩玩。如果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要想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学习,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种准备,让孩子吃好、喝好,穿着适当。孩子在学习时,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讲那,甚至听广播、看电视,就会严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第二,适宜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幼儿注意力的条件。如果让孩子学习的内容与他的需要无关,或是教的内容太深,超出了他的经验范围,孩子不能理解,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内容太深,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到”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长要善于从纷杂的现实中,选择孩子尚未掌握,但经过努力能理解的内容教给他,其注意力自然会集中。

第三,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是集中幼儿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边玩边活动中学习,特别是一些有竞赛内容的活动,孩子的思维就更积极,注意力也能更集中和持久。例如:吃花生时,让他自己数,数对多少就给他多少;或者是一边放三个,一边放两个,让他算一共是几个,算对了就给他;再大一点,就可以让他摆弄这些实物编应用题,比比谁编得新颖,编得多,只要活动生动有趣,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

第四,明确的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注意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明确,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力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幼儿的注意持久,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强迫他做什么。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明意义,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例如:父母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认字,就不能对孩子说:“今天你非要把这五个字记住不可!少一个你看我怎么对付你!”这样孩子感到被人强迫,心里不高兴,缺乏主动性,不但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不容易记住,也会引起孩子厌倦、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要在孩子兴趣正浓或刚开始降低时及时停止,使其留有余兴,下次还愿再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注意力持久不衰。

67.怎样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过去生活中感知过、思考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并能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被回想起,或当它们重新出现时被再认出,这就是记忆。

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人脑可储存海量信息,脑的容量是目前世界上任何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人脑保持信息的时间也很长,人到老年时,还常能清晰地记起童年、青年时期的许多事情。

然而,人的记忆力是靠从小培养起来的。因为:幼儿时期,是掌握知识、道理的“黄金”时期。比如说,往往一件小事,会使他或她终生难忘。

记忆力是属于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分为: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运动记忆。如何培养和教育幼儿记住一些有用的东西,使他们养成正确的记忆方法呢?

首先,要抓住幼儿好奇的特点,将一些需要幼儿接受记牢的事情化作生动的形象,进行描述从而引起幼儿的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