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胎十月生活宜忌
20721000000014

第14章 要重视防病用药禁忌 (3)

第八章 要重视防病用药禁忌 (3)

(7)孕妇切忌自己滥用药物或听信所谓“偏方”“秘方”,以免发生意外。用药要去可靠的大医院,以免用了假药和不合格的药物,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13. 要忌用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

有些药物极容易造成流产,孕妇必须慎用或忌用。

(1)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要禁用。比如麦角、益母草、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催产素)、前列腺素、天花粉、奎宁等,这些药物有导致流产或早产的危险。

(2)泻药及强烈刺激性药物要禁用。如硫酸镁、蓖麻油等,由于对肠管的刺激作用,可反射性引起盆腔器官充血和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故一般应禁用。

(3)中药中有不少药物会造成“轻则动胎,重则堕胎”的后果,所以根据药性可将一些中药分为妊娠期禁用、慎用和避免单独使用三类。前两类大多属于重镇、滑利、攻破、峻泻、辛香走窜、大毒、大热的药物。禁用药物有巴豆、牵牛子、铅粉、水银、大戟、牛膝、商陆、麝香、蜈蚣和莪术等。慎用的药有附子、草乌、生大黄、芒硝、甘遂、芫花、三棱、刘寄奴、皂角刺、生五灵脂、穿山甲、雄黄和乳香、没药等。妊娠期应避免单独使用的药物有当归尾、红花、桃仁、蒲黄、苏木、郁金、枳实、槟榔、厚朴、花椒、葶苈子、牛黄、木通、滑石等。以上药物中,有的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如麝香、大戟、红花等;有的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盆腔充血及子宫收缩,如巴豆、芦荟、芒硝、生大黄、牵牛子、商陆等;狗皮膏药(活血风寒膏)、伤湿止痛膏中含有麝香、三棱、乳香、没药等成分,故不适于孕妇贴于腰部。

14. 不可用利尿、驱虫和泻药

妇女怀孕后,随着月份的增加,下肢等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俗称“胎肿”。对于妊娠期水肿,一般不需处理,除非是高度水肿并伴有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要到医院做适当处理。有些孕妇为了减轻水肿,自己使用利尿剂来消肿,这是很危险的。

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药物,不但可导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还可以引起胎儿心律失常、新生儿黄疸、血小板减少症。现已证明,在妊娠期间使用利尿剂,还可使产程延长、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粪污染羊水等。还有报道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导致胎儿患出血性胰腺炎。

肠寄生虫病,特别是蛔虫症,在卫生习惯不太好的人群中相当普遍,患者多是采用吃驱虫药和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孕妇有肠寄生虫病也用此法治疗则十分不利。医生告诉孕妇,在妊娠期间,若无紧急症状,一般不要服药进行驱虫。因目前所用的各种驱虫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副作用。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早期,胎儿处于器官分化阶段,孕妇不宜使用有毒性药物。此外,驱虫时需要在服药时加些泻药。而泻药可使肠蠕动增快,引起流产、早产,故孕期也不宜使用。

妇女最好是在怀孕前检查有无寄生虫病,若有则应及早治疗,减少孕后的麻烦。

15. 忌食过量鱼肝油和含钙食品

有些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生长发育,盲目地大量服用鱼肝油和含钙质的食品,这样对体内胎儿的生长是很不利的。因为大量食用鱼肝油和钙质食品,会引起食欲缺乏、皮肤发痒、毛发脱落、神经过敏、眼珠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及维生素C代谢障碍等。同时,血中钙浓度过高会出现肌肉软弱无力、呕吐和心律失常等,这些对胎儿生长都是有危害的。有的胎儿生下来已萌出牙,原因有二:一种可能是由于婴儿早熟的缘故;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大量服用鱼肝油和钙制剂或含钙的食品,使胎儿的牙滤泡在宫内过早钙化而萌出。因此,孕妇不要随意服用大量鱼肝油和钙制剂。如果因治病需要,应按医嘱服用。

16. 忌过量服用维生素

一般人认为,维生素是人体正常需要的营养素,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妇女怀孕期间过量服用维生素可造成胎儿畸形。

现已证明,妊娠期服用大量维生素A的孕妇,生出先天缺陷患儿的风险较大,维生素A是视黄醇类的一种,视黄醇类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出现脑积水、小脑畸形,也可导致泌尿道生殖器官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服用维生素B12过量,可造成胎儿短肢畸形和神经感觉功能障碍等。

如果孕妇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胎儿出生后很可能发生坏血病,还可能出现自然流产和死胎。

若维生素D摄入过多,可能引起母体高钙血症,导致胎儿高钙血症,使胎儿骨骼过度骨化。

维生素E过量服用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时间一长可出现出血、腹泻、肌力下降、血脂增高等症状。

妇女怀孕后,如果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为了减轻不适,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适当服用维生素B6,一般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但不要任意加大剂量和增加服药的次数。大剂量服用会出现维生素B6中毒的症状,甚至还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形成维生素B6依赖症。美国医学专家对300名生下神经系统畸形儿的母亲调查发现,60%的母亲在怀孕时过量服用维生素。孕妇有必要服用维生素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

17. 忌用哪些中成药和西药

孕妇应忌用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大活络丹、至宝丹、六神丸、小活络丹、跌打丸、舒筋活络丹、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紫血丹、黑锡丹、开胸顺气丸、复方当归注射液、风湿跌打酒、十滴水、小金丹、玉真散、失笑散等。这些中成药对孕妇均有明显伤害,必须禁用。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防风通圣丸、上清丸、蛇胆陈皮米等。

孕妇忌用的西药如下。

抗癌药物,如甲氨蝶呤、巯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在妊娠早期应用,可使胎儿发生无脑、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兔唇、腭裂、四肢发育异常等畸形。如果几种抗癌药物合用,致畸作用更强。即使胎儿幸存,出生后往往智力低下。

激素类药,如可的松、泼尼松、睾酮、甲羟孕酮、黄体酮、雌激素、己烯雌酚等,可以引起早产、死产、无脑畸形、女胎男性化、男胎女性化、脑积水、内脏畸形、脑脊膜膨出等危害。

以上2类药物肯定可使胎儿发生畸形,孕妇禁忌使用。

下面5类药物可能使胎儿发生畸形,也不宜服用。

抗癫药:妊娠期间服用扑痫酮、苯妥英钠、三甲双酮、苯妥英钠,可使胎儿发生兔唇、小头、耳异位、脑损伤、并指(趾)、出血、塌鼻、上睑下垂,外生殖器异常等畸形。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丙基硫氧嘧啶及放射性碘剂,可使胎儿发生呆小病、甲状腺功能不全、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死胎等。

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在妊娠期间可发生流产、死胎、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兔唇、腭裂等。

维生素类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K,有可能使胎儿发生骨骼畸形、并指、腭裂、眼畸形、脑畸形及智力低下。

镇静安定药:氯丙嗪、利眠宁、西地泮、氯苯那敏、布克利嗪、茶苯海明、美克洛嗪、苯海拉明等,在妊娠期使用,有可能使胎儿发生视网膜病、肢体畸形,兔唇、腭裂、血胆红素增多、脑损伤、肝中毒、呼吸抑制等。

抗生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可使胎儿发生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脑假性肿瘤、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急性脂肪肝等;氯霉素、合霉素在妊娠晚期应用可能使胎儿发生血小板减少及肝损害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可使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和前庭损伤;磺胺类药物在妊娠后期应用,可使胎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等。

水杨酸盐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在妊娠早期应用,可引起胎儿脑及肾脏畸形;在妊娠晚期应用,可使胎儿发生肝脏损害和黄疸。

18. 不可盲目打预防针

有些预防针孕妇必须打,而有的预防针则不应打和不需打。正确掌握打预防针的适应证,是有利于母子健康的。

(1)不应打和不需打的预防针有麻疹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疫苗、乙脑疫苗等。

(2)非打不可的预防针有:①狂犬病疫苗:孕妇一旦被疯狗咬伤,很可能发生狂犬病,必须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否则胎儿死亡率极高。②白喉疫苗:当某地区白喉暴发流行时,孕妇若与白喉病病人有过密切接触,为防止染上白喉,应紧急接种白喉咬苗。③破伤风疫苗:2/3的产妇和新生儿对破伤风没有免疫力,因此,一旦受到破伤风杆菌感染,就可能发病。而分娩对于母亲和新生儿都是一个容易感染的机会。为防止新生儿患破伤风,应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疫苗。

打预防针的时间除了必须立即注射者外,一般应在预产期前1个月注射,因为抗体产生于注射后的2~4周。

风疹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春季发病。有的妇女怀孕以后就要接种风疹疫苗,以预防风疹的发生。殊不知,怀孕的妇女绝对不能接种预防风疹的疫苗。这是因为,疫苗是用一种活的病毒培养制成的,尽管这种病毒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仍然可能给胎儿带来危险。孕妇妊娠4个月内患风疹,应终止妊娠。

19. 忌滥用补品

有些妇女在怀孕后滥用人参、龙眼(桂圆)、鹿茸、蜂王浆等补品,认为这些补品服用后可使胎儿发育更好,将来能生一个既健康又活泼的宝宝。其实服用这些补品后,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流产或死胎。

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妇女怀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就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即“气有余,便是火”。明代名医李时珍指出:“人参甘温助气,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说明服人参不当,易致阴虚阳亢。服用人参过多可产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肿。由此可见,孕妇滥用人参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也可促使阴道出血而导致流产。

从胎儿方面来看,胎儿对人参的耐受性很低,孕妇服用过量人参有造成死胎的危险。所以孕妇不宜滥用人参。

不仅人参要少用,就连鹿茸、鹿胎膏、鹿角胶、蜂王浆、胎盘、洋参、蜂乳等温热大补之品在孕期也不宜使用。

蜂王浆中的激素样物质会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适宜的补品就是饮食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只要日常饮食全面、合理、营养充足,孕妇是不需要使用大补之品的。

孕妇用药要十分小心

用药是为了治孕妇的病,但不可伤害了胎儿。所以,孕妇患了病,不可滥用药,一定要请医生诊断后酌情用药。特别是一些家庭备的常用治小病的药,如果随意吃药,可能对胎儿造成较大的伤害。比如吃了驱虫泻药,排出寄生虫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流产。